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4節(jié) 開墾學術的處女地——序韓晗《紙上風流:消失的民國雜志》

  開墾學術的處女地——序韓晗《紙上風流:消失的民國雜志》
  
  樊星
  
  韓晗出生于1985年,屬于“80后”。這個年齡段的青年喜歡寫詩、寫小說的不少,喜歡研究文學的似乎不多。而作家陳應松在向我推薦韓晗時一再強調的一句話就是:“這個人是真的喜歡這個東西(指文學研究),這樣的年輕人現(xiàn)在真的不多!”后來,我了解到韓晗已經(jīng)出版了散文集《大國小城》、學術專著《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三十年》等八種,更感到了應松兄此言不虛。這不,作為一名博士研究生,入學不到半年,韓晗又拿出了他的最新成果《紙上風流:消失的民國雜志》,并告訴我,其中的幾篇已經(jīng)或即將在《書屋》、《汕頭大學學報》等刊發(fā)表。借此書出版之機,韓晗希望我能寫篇序言,我當然樂意玉成此事。
  
  期刊研究、文學的傳播研究都是近年來學界的熱門話題。關于那些深刻影響了現(xiàn)當代文學發(fā)展的重要期刊的研究,已經(jīng)有了相當可觀的成果。韓晗一面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新的學術增長點,一面迅速進入了對于那些學界一時尚未關注的期刊的研究,通過對原刊的細致閱讀、研究,有所發(fā)現(xiàn),從而開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園地。例如《絜茜》、《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吶喊(烽火)》這些學界的研究顯然還不夠的刊物,韓晗都能拂去歷史的煙塵,還其清晰的歷史面目,揭示其在歷史上也許不那么深遠、但不容忽略的文化意義。這樣,這本書就具有了某種拓展新知、填補空白的意義。同時,韓晗有意在對于不同期刊的研究中剔發(fā)不同的文化意義,努力呈現(xiàn)出對于期刊研究的多側面理解,也使得本書具有了搖曳多姿的靈動感。此外,更有意義的是,韓晗能夠走入歷史的深處,去理解那些前輩文化人的追求與迷惘,去發(fā)掘那些好像已經(jīng)湮沒在歷史廢墟中的文化陳跡,我覺得是顯示了一個“80后”學人對于前輩和歷史的濃厚興趣、也是顯示了文心的薪盡火傳的。


  
  現(xiàn)在有不少青年學人,常常習慣從某一西方的流行理論入手去討論問題。然而,西方的理論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釋中國千變萬化的文學現(xiàn)象,卻是一個問題。甚至在西方,對文學評論的理論化傾向的質疑也時有所聞。美國文學評論家韋勒克就曾經(jīng)指出:“當前迫切的問題……理論是接受了,而與文本的接觸卻越來越少了”。因此,如何從對于文本的閱讀感覺入手,去感受、描述文學的豐富與微妙,進而深刻領悟人生的豐富與微妙,就成為避免淪為流行理論附庸的關鍵所在。我在讀了這部書稿以后,感到韓晗既能關注新的理論,并從中攝取研究的靈感,又能不為理論所囿,努力還原文學與歷史的復雜多變,讀來常有移步換景之感。例如《“遺失的美好”》一章對《絜茜》月刊的研究對于“三個張資平”、“兩個《絜茜》月刊”的發(fā)現(xiàn)就頗有新意地揭示了中國文人命運的多變;《知識分子、公共交往以及話語范式》一章中對《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創(chuàng)刊號”特色的發(fā)現(xiàn)——“‘重中輕西’、‘昌明國粹’仿佛是《季刊》的辦刊宗旨——這與以歐美留學生為主要撰稿梯隊的刊物似乎十分不符”,同時這一現(xiàn)象也有特別的文化意義:“恰恰因為有著一群優(yōu)秀的留學生(尤其是歐美留學生)供稿者,他們既有著西學的視野,又有著國學的底子”,做起“昌明國粹”的事業(yè)來才別具特色……都能體現(xiàn)出作者從史料的鉤沉、分析入手,去重新發(fā)現(xiàn)歷史的風云變幻、歷史人物的命運多變的求實精神。
  
  另一方面,還應該看到,還原歷史的復雜絕非易事。任何一種文學現(xiàn)象,都與特定的歷史背景、社會問題、人事糾葛纏繞在一起,沒有深厚的學養(yǎng),是難以透徹地做到“知人論世”的。而深厚的學養(yǎng),當然是建立在常年的積累基礎之上的。由于作者畢竟年輕,雖然在對于那些“冷門”期刊的研究上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但當他試圖“以點帶面”評論那些錯綜復雜的思潮時,有時難以做到深處,就顯示了作者之短。例如書中對于現(xiàn)代文學史上唯美主義、民族主義思潮的評述就明顯有簡單化之嫌。因此,這本書雖然已經(jīng)出版,還是需要進一步打磨的。我相信韓晗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既然他真心地喜歡學問。而且,他還如此年輕!
  
  2010年12月24日于武漢大學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