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父親在蔣介石的批示后加上一批“此人有無死罪,應交軍法執(zhí)行總監(jiān)部依法審訊”。父親同時電告軍法總監(jiān)說:這不過是委員長一時動了氣,非了得的事,“關(guān)幾天就夠了。有什么事我負責任”。
過了兩天,蔣伯母請父親去,問他:“文白兄,聽說委員長要槍斃一個人,這個人是遺族學校的學生,并沒有犯罪呀!你想想辦法,好嗎?”
這些事情都是父親擔任侍從室第一處主任期間辦的。侍從室有三個處,第一處主管軍事機要,第二處主管黨政,第三處主管人事,不少人說第一處的工作為重中之重。
我和張自忠將軍的女兒張廉云很熟悉,我們父親的名字很接近,經(jīng)常被人弄錯了。張自忠將軍殉國后,撫恤的唁電就是父親擬寫的。前方電話打到侍從室,說:張自忠陣亡!父親為了爭取時間,穩(wěn)定軍心,替蔣介石擬了電稿,蔣介石只改了一兩個字就簽發(fā)出去了。
父親“既不愿站在國民黨立場來反共,也不愿站在共產(chǎn)黨立場來反蔣”。他至少四次上書蔣介石,為國共合作問題不惜大膽在蔣介石面前直言利弊。
第一次上萬言書是“皖南事變”爆發(fā)后的1941年3月2日。
父親向蔣介石上萬言書,痛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問題處理的失策,父親認為是招致兩黨破裂的開始,關(guān)系甚大。他在萬言書中建議:“為保持抗戰(zhàn)之有利形勢,應派定人員與共黨會談,以讓步求得解決”,“若猶是聽其拖延,其結(jié)果將對我無利而有害”。
可惜,蔣介石并沒有接受父親的建議。
他“二到延安”之后的1945年11月,重慶正在準備展開軍事會議,為發(fā)動內(nèi)戰(zhàn)做準備。父親在新疆再寫萬言書,通過郭寄嶠帶給蔣介石。父親在信中力言 對中國共產(chǎn)黨問題采取政治方式解決是獨一無二的途徑,反對重起內(nèi)戰(zhàn)。他在萬言書中說:“我國經(jīng)八年之長期抗戰(zhàn)……民窮財盡,無日不在水深火熱之中。……倘 戰(zhàn)爭再度爆發(fā),必益增人民之痛苦,違反人民之愿望。”①
此后兩黨關(guān)系日益惡化,國民黨軍隊對中國共產(chǎn)黨部隊發(fā)動了全面進攻。1947年2月,父親給蔣介石寫了一封長信,詳細分析政府威信之低落,其錯誤的根源是國民黨不革命,不實行三民主義。請蔣介石務必改弦更張。
但父親那時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張群當上了行政院長,竟無視父親對他“力謀恢復和平”的勸告,下了“戡亂”的命令。最嚴重的是南京政府勒令中國 共產(chǎn)黨駐京辦事處撤回延安。同年3月7日,董必武先生率辦事處人員飛離南京,父親和邵力子先生到機場送別,心情非常沉重。
第三次是在1948年5月5日,此前的5月1日蔣介石和李宗仁分別當選為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父親在西安給蔣介石寫了一份長信,在信中父親認為當前大局已經(jīng)到了最嚴重的階段,提出補正之道是:執(zhí)行親蘇政策、和共政策、農(nóng)民政策、改革土地制度。
蔣介石對這封信很重視。5月12日,父親就收到了蔣介石的回電。蔣在電文中說:“來函與意見書今始詳閱,應再加研究后另行電告。”②但是,此后蔣介石對此并無下文。
1949年參與北平和平談判時,父親還給蔣介石寫過長篇改革建議,這封信由屈武帶回南京托吳忠信轉(zhuǎn)交。此前,父親在溪口勸蔣出國未成,在北平更是感到 蔣介石留在國內(nèi)是對和平的最大障礙,所以在萬言書里痛陳利害③。父親后來回憶起自己最后一封萬言書時說:“不知蔣介石看后反應如何,事實已經(jīng)說明他是不會 接受的。”
、 張治中著,《張治中回憶錄》,華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56頁。
、 張治中著,《張治中回憶錄》,華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76-477頁。
③ 張治中著,《張治中回憶錄》,華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96-498頁。
外界一直猜測,在1950年初,張治中以到廣州接返國的女兒為名,曾乘船去某個地方與國民黨代表進行密談。臺方究竟是誰至今已無從考證,成為歷史之謎。
父親與國民黨有著長期的聯(lián)系,加上他與蔣介石的特殊關(guān)系,使其在國民黨內(nèi)有較大的影響力和較高的聲望。他是1949年后兩岸對話的牽線人。多年來父親耿耿在心的,就是祖國統(tǒng)一的問題。他曾為臺灣回歸祖國做了大量工作。父親病中一直念念不忘在臺灣的老朋友和故舊。
從1949年到1965年,他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參加對臺廣播、給臺灣故舊去信,分析國際形勢,介紹祖國建設(shè),詳陳利害得失,希望臺灣回歸祖 國,但他卻無法看到這一天了。這對一生致力于祖國統(tǒng)一事業(yè)的父親來說,是最大的遺憾。如今我們兄弟姐妹六人,還有父親的孫輩,依然秉承父親愛國愛家的精 神,無論是加入民革,還是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還是無黨派知識分子,無論我們在北京、在上海,還是在紐約、在洛杉磯,甚至于去臺灣,我們心懷父親的遺愿,始終 心系祖國統(tǒng)一、祖國昌盛的大業(yè),貢獻一己之心力。
外界一直猜測,在1950年初,張治中以到廣州接返國的女兒為名,曾乘船去某個地方與國民黨代表進行密談。臺方究竟是誰至今已無從考證,成為歷史之 謎。而此次廣州之行實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率領(lǐng)由屈武、李俊龍、余湛邦等人員組成特別工作小組,通過香港的舊識友朋對逃臺的國民黨政要做勸說開導工 作,達到促成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目的。這件事情我并不知道,當時我還在香港。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幾個姐妹沒有前往廣州。
據(jù)素初說,1950年初,父親以到廣州接返國的她為名,實際上負有特殊使命,乘船去某一個地方與國民黨代表(外傳是蔣經(jīng)國、陳誠)進行密談。臺方究竟是何人。今已成了永久的謎。
不過,所謂的歷史之謎在一純看來,只是自己兒時的一場驚心動魄的往事。“周伯伯安排我父親,跟蔣經(jīng)國、陳誠見面是在廣東的一個小島上。這個小島在廣東 番禺,從番禺可以坐船過去。我們就住在島上。這個島叫什么名字,當時就不知道,我們是秘密過去的。有個重要情節(jié)是,我們住的是個兩層樓,在夜里快2點鐘的 時候,葉劍英葉老帥說你們要趕快搬家,國民黨特務已經(jīng)知道你們住在這里了,趕緊離開這里。我們連夜就離開了那個地方。第二天果然被情報言中,國民黨的飛機 就把我們住的樓炸掉了。葉老帥救了我們?nèi)摇?rdquo;①
為何父親會成為國共密派特使?
父親早年一直受到蔣介石的信任與重用,在臺灣的國民黨政要和軍事將領(lǐng)中,學生、部屬和故交好友非常多。因此,他擔負的一項重要任務,其目的是以各種方式對昔日的故舊、部屬、學生做一些開導、解釋、說服的工作,以喚起他們的回歸之心,完成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
1949年以后,他與蔣介石、陳誠保持通信往來,直到“文革”。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