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2003年10月24日,我在家里接到幾個電話,他們說宋美齡去世了。跨越三個世紀的宋美齡在美國紐約長島的家中逝世,雖然享年106歲,但是我還是沉浸在悲痛中。我到電報局想給宋美齡遺屬發(fā)一封電報,但是價格太貴了我只好放棄,于是我找到了孔令儀20多年前留給我的一個電話號碼,沒想到撥通了。我遺憾的是,54年來,我沒能再見蔣伯母一面。
我印象中的宋美齡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雖然她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受的也是西方的教育,但是,她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非常精通,書法、繪畫樣樣在行。不管走到哪里,她都是一身傳統(tǒng)的中式服裝。她優(yōu)雅的氣質、美麗的容貌、流暢而悅耳的英語講話以及永遠著中式服裝的身影,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記憶中。她出生在東方、在中國,但從小就在西方、在美國上學,她在文化、思想和理念上接近了世界上較先進的教育;她出身于中國近代有名望和財富的宋氏家族,嫁給了民國最有權力的蔣介石,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孔令儀沒有子女,她于2008年去世。我聽在美國的朋友,也是遺族學校的學生說,她去世后草草就葬了,我很難過。想起70多年前我們同在南京金陵女大的同窗情誼,想起分別多年后她在美國兩次盛情招待我,我真的很難過。
聽說,當兩年前美機轟炸時,這所房子就是日本海軍指揮部。那時在屋頂上大大地寫了“女子學校”字樣,竟將美機騙住了。旁邊許多房子被炸得精光,而這座房子獨存。
10月28日下午1時,我們去臺中參觀制糖廠。該廠規(guī)模宏大,機器的分工極為精細,從榨甘蔗到出糖、裝包共需18道工序。廠內通到各處甘蔗田,有輕便鐵道的設置。
我最感興趣的是參觀一所女子中學。這是臺灣省立第一中學,接收后才改為這個名字。這個學校共有學生900余人,有一個設備極完善的烹飪實習室,一個大房間里造了十幾個固定的用白瓷磚砌成的爐灶,各種用具一應俱全,同時可供十幾組學生實習。又有一個縫紉實習室,里面有10來個縫紉機。據那位余校長告訴我,她身上穿的衣裙就是學生替她做的,足見該校對家事教育的重視。走出縫紉室,余校長引我們去看游泳池,那是個相當大的游泳池,池水碧清。臺灣氣候溫暖,盛行游泳,所以各級學校都有游泳池的設備。
我們又去參觀學校的膳廳和寢室。這兩處都是最不容易保持清潔的地方,但是這里卻是特別的清潔。膳廳的桌子下面有一層板子,上面放學生的餐具。學生采取分食制,每人有一個小方盤子,盤子上放一雙筷子、一只碗和兩個小碟子,吃完飯自己洗好放回原處。在日記里,我建議這種辦法內地的學校大可效仿,可免“搶飯吃”的風氣。記得去臺灣的前幾年在重慶時到北碚復旦大學去看志復表妹,她曾帶我去參觀她們女生食堂。我忽見墻上有一張紙條上寫著“請勿到他桌游擊飯菜”。如用分食制,就不會有這樣的顧慮了。后來,我在任教的對外經貿大學發(fā)現(xiàn)大陸也采用了這種就餐辦法了。
學生的寢室是日本式的房間,每間住六個人,一進門就要脫鞋。房間里除有三張小書桌和凳子外別無他物。被褥枕頭都放在壁櫥里,到晚上臨睡時才拿出來,多么簡單、干凈!
其他物理化學及生物實驗室的設備都很完備。
參觀完畢,母親說:“這個學校真是太好了,將來最好能送素久來這里讀書。”在當時,即便是京滬一帶,也很少見到如此完備的學校。南京的中華女子中學、上海的中西女塾,在教會學校中算是最有規(guī)模的,然而在各種設備方面真是望塵莫及。
在日記里,我還為當時我們女子教育的前途發(fā)愁。國家對于女子教育根本就沒有確定一個目標。在一個純粹的女學校里就很少有適合女子個性的課程,或女性所必需的家事課程;在一個男女合校的學校里更是用不著說了,頂多教教手工,講講看護學而已。此外簡直沒有實習家事的機會,以致一般女學生們一旦結束了學校生活,結了婚,有了家,對家事難免大感頭痛。
我還忘記提一提臺灣省立第一女子中學的音樂設備。全校共有三個鋼琴,15個風琴,差不多可讓每一個學生有學一種樂器的機會。
這一切都令人羨慕,如果有一天憑借上帝的大力,我能退回到中學生的年齡,我愿再進一次這樣理想的學校以補以前所學之不足。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評價:表情: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發(fā)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