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節(jié) 有飯大家吃下篇
-
張之洞被清廷調(diào)到北京后,湖北官場走馬燈一樣調(diào)換官員,黎元洪的官職沒有得到升遷。有一任湖廣總督叫陳夔龍,其女兒病死,在湖北大辦喪事,張彪送喪儀十 幾萬元,而黎元洪僅送了5元錢。時隔不久,湖北地區(qū)遭受洪澇災(zāi)害,漢口慈善機構(gòu)募捐,黎元洪一捐就是3000元,是其半年的薪水!抖Y記•儒行》曰:“儒 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難得而易祿也,易祿而難畜也。非時不見,不亦難得乎?非義不合,不亦難畜乎? 先勞而后祿,不亦易祿乎?其近人有如此者。”觀黎之處世,差可近之。
黎元洪吃得了苦,他在任上以廉潔自律著稱。他經(jīng)常住在軍 營, 深知士兵的疾苦,對待士兵十分愛惜體貼,他為士兵慷慨解囊的故事極多。武昌起義之初,他與軍政府的職員一樣,每月只支20元的生活費。這與他效命清廷時 500元大洋的待遇不啻天壤之別,據(jù)說,海軍提督薩鎮(zhèn)冰奉命率海軍來漢鎮(zhèn)壓民軍,聽到這個消息后,內(nèi)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五 卅”慘案時,黎元洪的長子黎紹基所在的天津南開大學(xué)學(xué)生為聲援罷工,推黎紹基為后援會募捐組組長。黎元洪得知此事后,除自己出資捐助外,還親筆函介黎紹基 前往拜見顧維鈞、楊以德、鮑貴卿等名流,故使黎紹基在三日內(nèi)募得11萬余元,大大超過了預(yù)計數(shù)目!抖Y記•儒行》曰:“儒有居處齊難,其坐起恭敬,言必 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yǎng)其身以有為也。其備豫有如此者。”此黎元洪之謂也。
…………
退出政壇后的黎元洪投身實業(yè)。他很佩服孫中山的《建國方略》,認為實業(yè)救國才能使中國富強。黎元洪去世前,曾留有遺書告誡子女勿問政治而從事實業(yè)。當(dāng)時 的《申報》發(fā)表了黎元洪的遺囑,念念仍在國家社會:“振興實業(yè),以法律保障人民權(quán)利”、“正德、利用、厚生,不可偏廢”、“革命為迫不得已之事,但愿一勞 永逸”、“參酌近今中外情況,似應(yīng)采用國家社會主義,不可逮思廢除國界,為列強所利用”……
黎元洪的政治實踐光芒為強人所遮, 但 他的實業(yè)成就在當(dāng)時即有影響。他先后投資于銀行、采礦、證劵、面粉、保險等行業(yè),獲利豐厚。他的很多資金最后都投向了教育及一些社會事業(yè)。他不斷地捐資助 學(xué),先后創(chuàng)辦多所學(xué)校,比如天津北塘貧民小學(xué)、武漢黃陂黎家河孝義小學(xué)、黃陂私立前川中學(xué),并給了南開大學(xué)不少捐款,還在武漢大學(xué)修建了宋卿體育館。他一 直想在武昌創(chuàng)辦一所江漢大學(xué),可惜直至去世都未能如愿。
黎元洪被稱為“泥菩薩”,可以說,雖然他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但多數(shù)時候 仍 是善意的,是菩薩心腸的。有人說他后來更像一個裱糊匠,希望撐住民國的大舞臺。有一年雙十節(jié),因為共和重建,他發(fā)表大批授勛令,幾乎囊括中國社會的各派勢 力,其中首授孫中山大勛位;蔡鍔、唐繼堯、陸榮廷、梁啟超、黃興、岑春煊六人是勛一位;段祺瑞、王世珍、馮國璋三人授一等大寶光嘉禾章,其他的如西南反帝 制派、北洋帝制派,乃至遜清皇室的載濤等人,分別都有頒賞。
由此可見黎元洪的為人。
六
黎元洪頗有幽默感,他在武昌起義被逼為軍政府都督時剃了光頭,摸著自己的腦袋說:“像個彌勒佛了。”他知道別人說他傻,稱他為“黎大苕”,但他不以為 意,還說:“大家都說我是黎大苕,今天我,黎大苕,又回來坐天下了!”他流露的真情也令人感動,1925年2月12日孫中山不幸病逝,黎元洪甚感悲傷,在 私宅中設(shè)立靈堂祭奠他。
1928年6月1日,黎元洪的生命到了最后關(guān)頭,他找來秘書起草遺囑:“元洪遭逢時會,得與創(chuàng)建民國之役,德薄位尊,時深惕厲……不意十七年來,民生疾苦愈甚。所幸南北宗旨,既已相同,此則深望我同志相策勵者也……”兩天之后,黎元洪去世,享年64歲。
第二天,天津《大公報》載:“綜觀君于民國首義元勛任合法元首,及晚年下野,愛好和平,反對專制……君可謂保其勛明之人矣!中華民國史之第一頁,將永遠與君名字以并傳。”
國民政府于當(dāng)年6月8日發(fā)出優(yōu)恤令,并囑內(nèi)政部按元帥典禮規(guī)范治喪。黎元洪病逝后,民國政府曾兩次發(fā)令舉行國葬,其喪葬過程經(jīng)歷天津殯殮、北京追悼、武 昌安葬三個階段,歷時近10年,盛況空前。在第三階段,即1935年11月24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于武昌為黎元洪舉行國葬典禮,遺體歸葬于武昌卓刀泉。
黎元洪的遺囑和多次通電中一再強調(diào)自己“德薄”,但他的功德在當(dāng)時人心中已經(jīng)顯示出重量。孫中山稱其為“民國第一偉人”,他的老師嚴(yán)復(fù)說:“黎公大德, 天下所信。”湖北省國民黨黨部給他送的挽聯(lián)是:“首義建共和,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自項城以下無余子;平民起革命,見利不趨,見害不避,除中山而外獨以 公。”人們稱他是“共和磐石”!
當(dāng)時的名作家蔡東藩在《民國演義》中說:“黃陂起義武昌,首創(chuàng)民國,論革命之功,自屬千秋不 朽, 即以人格而論,民國十余年來,自總統(tǒng)以迄軍閥,亦未有潔身自好如黃陂者。故以功業(yè)言,以道德論,均不得不為民國完人。惜其才識稍短,不免受人利用……不能 不哀黃陂之長厚,而痛恨軍閥政客之無賴也。”
遺憾的是,當(dāng)時以至今天的漢語世界仍對人格、德行、尊嚴(yán)等文明要素漠然置之,我們 多 信奉“歷史由勝者書寫”、“勝利者不受譴責(zé)”……我們對革命、成功等的理解也停留在一個極片面的地步,難以理解黎元洪的意義。在黎元洪那里,革命就是請客 吃飯,革命不是要人死而是要人活的,革命不是趕盡殺絕……因此,黎元洪才有那樣一句名言:“有飯大家吃。”這在今天的中國和文明社會,都是一種文明理性, 值得成功人士、精英權(quán)勢者們記取。
在黎元洪寓居津門期間,常帶家人一起光顧劇院。一次看完電影,黎夫人的鉆戒被小偷偷了,小偷還給他寫了一張字條:“貴夫人的鉆石戒指本人想借用一下,明晚放在門口右角處。”黎元洪大笑說:“有飯大家吃是我多年的宗旨,有鉆戒大家戴又何妨?”
這樣的人在強權(quán)邏輯支配的國度里無疑是一個異數(shù)。就是這個人成為我們現(xiàn)代中國的開國之父之一,作為政治家,他在民國政府兩任大總統(tǒng)、三任副總統(tǒng)。武昌起 義出任鄂軍都督,在武漢首倡“軍民分治”,開創(chuàng)民國黨政分開、軍政分開的先河;率先實行“省長制”;二度當(dāng)國時提出“廢督裁兵”等依法治國主張,旗幟鮮明 地反對袁世凱稱帝,斷然起用自己的政敵段祺瑞鎮(zhèn)壓張勛復(fù)辟。此外,他還是篤信實業(yè)救國的企業(yè)家,是書法家、慈善家……
魯迅先生 涉 筆成趣,在他的傳世小說《阿Q正傳》里就寫到了黎元洪。黎在小說里是一個不出場的人物:“我是性急的,所以我們見面,我總是說:洪哥!我們動手罷!他卻總 說道No!——這是洋話,你們不懂的。否則早已成功了。然而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請我上湖北,我還沒有肯。”
魯迅的老師章太炎(炳麟)在《大總統(tǒng)黎公碑》里贊美黎元洪遠超同時代人,章太炎的這篇墓志銘被稱為民國潤筆費最高的文字,他評價黎元洪:“公豐肉舒行,身短,望之如千金翁,而自有純德,不由勉中,愛國懇至,不怵強大,度越并時數(shù)公遠甚。”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