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5節(jié) 韓靖序言

  當我打開白翎編輯發(fā)過來的熊顯華先生所著《你,幸福嗎?》一書的書稿時,因著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和自信從容的敘述語態(tài),沒有多少時間就讀完了。掩卷過后,如在早春臨窗喝下一杯清茶,心里流溢著喜悅滿足。因為此刻,我也正處于這樣的一個尋找自我的關鍵時段。因著過去很多人性的貧弱,認知的褊狹以及外界加諸于身的扭曲和傷害,導致今天這尋找自我、回歸自我的愿望如此強烈。仿佛不能夠再回去就不知明天該怎樣活下去似的,即使死了也不能夠甘心,就這樣讓自己糾結在人到中年的門檻上。
  
  我相信,世間如我這般地尋找自我的人,其實很多很多。世間的癡男怨女,他們真正痛的是和最愛的自己分離。然而,人性總是要求著回歸的。正如熊顯華先生所說的:“那些不屬于我們的外在的東西,終將在我們生命的本質(zhì)回歸到適合自己的航線上而離去。”而《你,幸福嗎?》一書就是為那些迷失了自我且想找回自我的人寫的,正如書中所說:“本文不適合一直都快樂的人閱讀,只適合遭遇突變而迷失了自己的人閱讀。”
  
  “迷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觸目驚心的心靈主題。個體難以抵抗時代的力量,一個人的眼淚將如同微鹽融化于時代的海洋之中。微博轉(zhuǎn)載一位叫林爻的家長發(fā)表在《中國青年報》上的文章《六年后我將收獲一個怎樣的孩子》。她寫到,在孩子上學前,她用了6年時間力圖把女兒培養(yǎng)成“她自己”,告訴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然而,進入小學一個月發(fā)生的故事幾乎摧垮這位家長堅持6年的教育觀。我們應該都能想得到,那就是用一種專制的,沒有溝通和尊重的教育方式扼殺著孩子的自我以及創(chuàng)造性。這樣的教育會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人呢?是喪失了全部的精神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一個不快樂的人。然而想一想,我們大部分人不都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嗎?大都是等到人到中年,青春和活力都已不在,才猛然醒悟到半生都不快樂,這才回頭去尋找自我,只是為了在生命結束前能真正享受一回做人的樂趣。就是這樣,傳統(tǒng)文化壓抑人性的痼疾,新的世界物化人性的新傷,還有人性與存在本然的缺憾,重壓之下,脆弱的心靈怎能承受?怎能夠不迷失?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書店里心理靈修類的書籍前所未有地多了起來,這一方面說明大家已經(jīng)普遍認識到心靈迷失已經(jīng)成為時代性的病痛,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人們正在急切地尋找自我救贖、自我治療的藥方。


  
  若要我談一談讀過《你,幸福嗎?》一書的感受,我首先要說的就是作者在書中所顯示出的那份“我寫我心”的自信和“贈人玫瑰”的熱誠。而這緣于,在我看來,《你,幸福嗎?》一書首先是熊顯華先生自我心路歷程的一個經(jīng)驗總結。熊顯華先生坦言,自己的生命旅程中也有迷失的時候。因為生命目標的混亂和自以為是而導致與自己生命有關聯(lián)的人日漸疏離,遭遇家庭變故;因忙于功利性的寫作而積勞成疾,最終身患重癥……生命航線的迷失讓一個人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價。就是這樣的痛創(chuàng),使一個曾經(jīng)長于對別人進行心理指導的人重新審視起自己,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幸福的本質(zhì)。幸運的是熊顯華先生經(jīng)過這一番反省找回了自我,“我愿意從此刻起,做我真正想做的事,寫我真正想寫的書”,而這也使他重新獲得了幸福。“在這一刻來臨之前,在這一刻來臨之時,兩者心境不同。前者浮躁急利,后者祥和安靜。所以,我才擁有這樣幸福的時光,在電腦前敲打著如水流出的一行又一行的字。這是我最真切的體驗”。“夜晚來臨,入睡醒來,總盼望著早點天亮。我感覺到天明后又可以進入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之中,享受生活的美好”。這是多么彌足珍貴的幸福體驗,要知道,每天有多少憂郁癥患者正是選擇在太陽升起的時候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不愿意再一次面對白天的人世紛爭……可以說,熊顯華先生的心路歷程就是對他的幸福哲學的最好檢視和證明。

  
  作為一本指引人走向幸福的書籍,《你,幸福嗎?》一書的最大亮點在于,不同于眼下某些同類書籍將通往人生幸福的途徑寄托在以否定生命為前提的“出世”上,熊顯華先生的幸福哲學則始終以肯定,激發(fā)個體生命的自由創(chuàng)造的本質(zhì)為前提,以引領人實現(xiàn)自我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在世的快樂為目的。就是基于這樣對于生命和幸福的理解,很多問題在書中都得到了更具深度和超越性的闡釋。比如,針對時下流行的“活在當下”的說法,熊顯華先生非常明確地指出:時時刻刻活在當下是不可能的,而生命迷失的時刻,才是人生需要開啟,需要重新回歸,“活在當下”的時刻,從而凸顯了“開啟”和“活在當下”的人生救贖意義;那么如何“活在當下”,作者指出了一個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忠于自我生命最單純的本質(zhì)”。對此書中有許多精彩論述,并反復論證了忠于自我生命本質(zhì)與積極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之間的正面關聯(lián)。我認為,熊顯華先生指出的這條幸福之路是比較有現(xiàn)實意義和具有可操作的實踐性的。
  
  圍繞著生命迷失與開啟的主題,《你,幸福嗎?》一書分別針對寂寞、孤獨、恐懼、誘惑、人際、婚姻、工作、健康等問題展開了具體的論述,熊顯華先生說證實這些問題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我們盡早地察覺那些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癥結所在。其中有不少前人所未發(fā)的高見。比如,如何對待來自他人的傷害與不公,以往的教育單是一味提倡寬容、諒解他者,而熊顯華先生則認為這是對于接納主體的“自我”的遮蔽,因此不必非要強迫自己來消融接納他者的傷害和不公,而是接納自己對他人的“不接納”,專注于自己靈性的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從而通過掌控自己做到真正地接納他人。

  
  在通向人生的修行中,熊顯華先生特別注重自我體驗和覺察,以及自我提問和反思的重要性。書中引用了不少佛教禪宗義理和小故事,但熊顯華先生告誡讀者不要機械地為佛理禪宗所困,“佛語禪機一定不要離開生活,我們只需要注重修行即可,不要過于注重修行的結果”,“活在當下就是切身體驗,少了很多煩惱,多了一些智慧,然后生命價值更容易彰顯,看待事物清晰”。他甚至要讀者不要執(zhí)迷于書本和文字:“當你合上書,轉(zhuǎn)身去看你的床時,依然會發(fā)現(xiàn),它還是一如既往地放在那里。這樣‘一本書’只是給你改變,而不是讓你‘沉迷’。”因此還要回到現(xiàn)實,每個人通往幸福的道路還有賴于自己在生活中體會摸索。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覺得這正是一個好老師的授業(yè)思路。更何況掩卷之后,我們的心境真得已經(jīng)有所不同。
  
  韓 靖
  
  2012年10月20日于清華園“荷塘”之畔
  
  韓靖,文學博士,美術學副教授。從事藝術理論和美術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學者。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