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風(fēng)水人間不可無,也須陰騭兩相扶。
時人不解蒼天意,枉使身心著意圖。
話說近代浙江衢州府,有一人姓王名奉,哥哥姓王名春。弟兄各生一女,王春的女兒名喚瓊英,王奉的叫做瓊真。瓊英許配本郡一個富家潘百萬之子潘華,瓊真許配本郡蕭別駕之子蕭雅;都是自小聘定的。瓊英方年十歲,母親先喪,父親繼歿。那王春臨終之時,將女兒瓊英托與其弟,囑咐道:“我并無子嗣,只有此女,你把做嫡女看成。待其長成,好好嫁去潘家。你嫂嫂所遺房奩衣飾之類,盡數(shù)與之。有潘家原聘財禮置下莊田,就把與他做脂粉之費。莫負(fù)吾言!”囑罷,氣絕。殯葬事畢,王奉將侄女瓊英接回家中,與女兒瓊真作伴。
忽一年元旦,潘華和蕭雅不約而同到王奉家來拜年。那潘華生得粉臉朱唇,如美女一般,人都稱玉孩童。蕭雅一臉麻子,眼眍,好似飛天夜叉模樣。一美一丑,相形起來,那標(biāo)致的越覺美玉增輝,那丑陋的越覺泥塗無色。況且潘華衣服炫麗,有心賣富,脫一通換一通。那蕭雅是老實人家,不以穿著為事。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哪一個不欣羨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顛唇簸嘴,批點那飛天夜叉之丑。王奉自己也看不過,心上好不快活。
不一日,蕭別駕卒于任所,蕭雅奔喪,扶柩而回。他雖是個世家,累代清官,家無余積,自別駕死后,日漸消索。潘百萬是個暴富,家事日盛一日。王奉忽起一個不良之心,想道:“蕭家甚窮,女婿又丑;潘家又富,女婿又標(biāo)致。何不把瓊英、瓊真暗地兌轉(zhuǎn),誰人知道?也不教親生女兒在窮漢家受苦。”主意已定,到臨嫁之時,將瓊真充做侄女,嫁與潘家,哥哥所遺衣飾莊田之類,都把他去。卻將瓊英反為己女,嫁與那飛天夜叉為配,自己薄薄備些妝奩嫁送。瓊英但憑叔叔做主,敢怒而不敢言。
誰知嫁后,那潘華自恃家富,不習(xí)詩書,不務(wù)生理,專一嫖賭為事。父親累訓(xùn)不從,氣憤而亡。潘華益無顧忌,日逐與無賴小人酒食游戲。不上十年,把百萬家資敗得罄盡,寸土俱無。丈人屢次周給他,如炭中沃雪,全然不濟(jì)。結(jié)末迫于凍餒,瞞著丈人,要引渾家去投靠人家為奴。王奉聞知此信,將女兒瓊真接回家中養(yǎng)老,不許女婿上門。潘華流落他鄉(xiāng),不知下落。那蕭雅勤苦攻書,后來一舉成名,直做到尚書地位;瓊英封一品夫人。有詩為證:
目前貧富非為準(zhǔn),久后窮通未可知。
顛倒任君瞞昧做,鬼神昭鑒定無私。
看官,你道為何說這王奉嫁女這一事?只為世人但顧眼前,不思日后,只要損人利己。豈知人有百算,天只有一算。你心下想得滑碌碌的一條路,天未必隨你走哩,還是平日行善為高。今日說一段話本,正與王奉相反,喚做“兩縣令競義婚孤女”。
這樁故事,出在梁、唐、晉、漢、周五代之季。其時周太祖郭威在位,改元廣順。雖居正統(tǒng)之尊,未就混一之勢。四方割據(jù)稱雄者,還有幾處,共是五國三鎮(zhèn)。那五國:周郭威,南漢劉晟,北漢劉晟,南唐李昇,蜀孟知祥;那三鎮(zhèn):吳越錢镠,湖南周行逢,荊南高季昌。
單說南唐李氏有國,轄下江州地方。內(nèi)中單表江州德化縣一個知縣,姓石名璧,原是撫州臨川縣人氏,流寓建康。四旬之外,喪了夫人,又無兒子,止有八歲親女月香,和一個養(yǎng)娘隨任。那官人為官清正,單吃德化縣中一口水。又且聽訟明決,雪冤理滯,果然政簡刑清,民安盜息。退堂之暇,就抱月香坐于膝上教他識字,又或叫養(yǎng)娘和他下棋、蹴踘,百般頑耍,他從旁教導(dǎo)。只為無娘之女,十分愛惜。一日,養(yǎng)娘和月香在庭中蹴那小小球兒為戲。養(yǎng)娘一腳踢起,去得勢重了些,那球擊地而起,連跳幾跳,的溜溜滾去,滾入一個地穴里。那地穴約有二三尺深,原是埋缸貯水的所在。養(yǎng)娘手短攪他不著,正待跳下穴中去拾取球兒,石璧道:“且!”問女兒月香道:“你有甚計較,使球兒自走出來么?”月香想了一想,便道:“有計了!”即教養(yǎng)娘去提過一桶水來,傾在穴內(nèi)。那球便浮在水面。再傾一桶,穴中水滿,其球隨水而出。石璧本是要試女孩兒的聰明,見其取水出球,智意過人,不勝之喜。
閑話休敘。那官人在任不上二年,誰知命里官星不現(xiàn),飛禍相侵。忽一夜倉中失火,急救時,已燒損官糧千余石。那時米貴,一石值一貫五百。亂離之際,軍糧最重。南唐法度,凡官府破耗軍糧至三百石者,即行處斬。只為石璧是個清官,又且火災(zāi)天數(shù),非關(guān)本官私弊。上官都替他分解保奏。唐主怒猶未息,將本官削職,要他賠償。估價共該一千五百余兩。把家私變賣,未盡其半。石璧被本府軟監(jiān),追逼不過,郁成一病,數(shù)日而死。遺下女兒和養(yǎng)娘二口,少不得著落牙婆官賣,取價償官。這等苦楚,分明是: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fēng)。
卻說本縣有個百姓,叫做賈昌,昔年被人誣陷,坐假人命事,問成死罪在獄,虧石知縣到任,審出冤情,將他釋放。賈昌銜保家活命之恩,無從報效。一向在外為商,近日方回。正值石知縣身死,即往撫尸慟哭,備辦衣裳棺木,與他殯殮。合家掛孝,買地營葬。又聞得所欠官糧尚多,欲待替他賠補(bǔ)幾分,怕錢糧干系,不敢開端惹禍。見說小姐和養(yǎng)娘都著落牙婆官賣,慌忙帶了銀子,到李牙婆家,問要多少身價。李牙婆取出朱批的官票來看:養(yǎng)娘十六歲,只判得三十兩;月香十歲,到判了五十兩。卻是為何?月香雖然年小,貌容秀美可愛;養(yǎng)娘不過粗使之婢,故此判價不等。賈昌并無吝色,身邊取出銀包,兌足了八十兩紋銀,交付牙婆,又謝他五兩銀子,即時領(lǐng)取二人回家。李牙婆把兩個身價交納官庫。地方呈明:石知縣家財人口變賣都盡,上官只得在別項挪移貼補(bǔ),不在話下。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