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我天生對舞臺就沒有恐懼感
-
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聲窩子,我是在天津?qū)W藝長大的,后來來到北京發(fā)展。我離開天津移居北京大概是在1995年。
我父親是警察,我母親是老師。我小時候住在天津的老城區(qū),附近有很多劇場、茶館什么的。我父親有時候要執(zhí)勤,就把我放在劇場里,時間長了就對相聲產(chǎn)生了興趣。第一次說相聲是九歲左右,就是說著玩。那時候還喜歡掛著胡子扮包公,被小朋友叫作“老頭秧子”。
我天生對舞臺就沒有恐懼感。
我沒有別的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相聲,因此,從小就跟同齡人玩不到一塊兒去。直到今天,我不會抽煙、不會喝酒、不會打撲克、不會跳舞,也沒有應(yīng)酬。臺上說相聲,臺下琢磨相聲。對相聲的感情是我從小培養(yǎng)起來的,天津的氛圍很好。我為了這行拋家舍業(yè),受了這么多年的罪,相聲對我來說就是我的生命?赡苡腥四孟嗦暜(dāng)個手藝,養(yǎng)家糊口,跟剃頭、修腳、賣包子一樣;有人當(dāng)是玩具,玩會兒就擱下,可玩可不玩。但對我來說,這就是我的命。
第一次進北京是在1988年,當(dāng)時我是在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那時候根本什么都不懂,就跟著混。當(dāng)時腦子里也常想,我什么時候能當(dāng)上相聲大腕兒?這是那時的真實想法。那一年,我十六歲,待了兩三年,因為種種原因就回去了。有一年的春節(jié),我碰到了當(dāng)年全總文工團的老團長。跟老團長吃飯的時候,他一臉愧疚,再三敬酒。我跟老團長說,您不用這樣,我當(dāng)年確實一文不值。這不是謙虛,回想當(dāng)初,我只是比不會說相聲的好那么一點點,離開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是我第一次進北京。
1994年,第二次進北京,漫無目的,到處瞎撞,也沒有什么頭緒,待了十幾天就回去了。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天在民族宮大戲院看演出,之后從戲院出來,晚上十一點多順著長安街由西往東走,一直走到了前門大柵欄。當(dāng)時我還穿著雙很新的鞋,不適合步行,腳后跟都磨破了,一步都走不了,干脆把鞋跟都踩塌了接著走。終于走到一個小旅館,在那兒住下來,一晚上十八塊錢。那旅館的屋很破,屋里面還有樹,就跟貧嘴張大民家的樹似的。里面住著的幾個人都是小商販,有很刺鼻的一股腳臭味兒。我在那兒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就買了張票回天津了。第二次進北京,也以失敗告終。
第三次到北京大概是1995年,一直熬到今天。
當(dāng)時進北京的時候很急功近利,要當(dāng)大腕兒,想一場掙好多錢,發(fā)財。只不過來了之后,現(xiàn)實把我敲醒了。
數(shù)載浮游客燕京,遙望桑梓衣未榮。
苦海難尋慈悲岸,窮穴埋沒大英雄。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