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3節(jié) 第三章

 

 
  6月21日下午3時,希特勒和第三帝國的要員抵達談判地點,其中包括德軍海、陸、空三軍司令格雷德爾、勃勞希契、戈林以及外長里賓特洛甫等人。在離車廂停放地點200碼處的阿爾薩斯—洛林雕像前,希特勒走下汽車。德國人將雕像上的一把劍用納粹軍旗覆蓋,以防讓希特勒看見,那把劍剛好插在一支巨鷹上,那頭鷹代表舊德意志帝國。這一雕像,幾乎囊括了法、德間近百年的恩怨。普法戰(zhàn)爭中,普魯士得到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這兩處的煤礦為德國的崛起提供了不可忽視的推動力。一戰(zhàn)后,法國人收回了這兩處,并立了雕像。現(xiàn)在,德國和法國這兩個堪稱歐洲最大的兩個國家,又一次以戰(zhàn)爭的方式糾葛到一處。
  在空地中央,有一大花崗石,希特勒和他的要員駐足了好一會兒。上面以大字碑文鐫刻著: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在此屈膝投降——被他所企圖奴役的自由人民所擊敗。
  希特勒讀了遍碑文,戈林也跟著讀。6月的陽光照在這片寂靜的森林中,但化不開的是兩個偉大民族間的仇恨。
  隨后,希特勒一行進入了早已準備好的車廂,坐在了1918年福煦坐的那把椅子。對法國人來說,這里可謂是一處圣地,但他們要接受的將是恥辱。德國人提出了苛刻的條件,法國代表團在6月22日18時50分被迫簽字。
  除去諸多對法國不利的要求外,法國得到的“溫和”對待是在南部和東部繼續(xù)保留自己的政權,相對于任何一個被納粹乃至歷史上任何一個被侵略國家完全擊敗的國家而言,這幾乎是難能可貴了。德國人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整個法國占領。這樣,在戰(zhàn)爭進行的數(shù)年中,以維希為首都的法國依舊以獨立國家的形式存在,并統(tǒng)治著法國五分之三的領土。
  至6月22日,曾經(jīng)擁有300萬大軍,和歐洲乃至世界最強大陸軍的法國,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僅僅6周即投降。
  法國的投降是二戰(zhàn)中的一件大事,納粹鐵蹄從此統(tǒng)治了幾乎整個西歐大陸,前者也成了二戰(zhàn)中向軸心國投降的唯一大國。但法國的自由之火并沒有就此熄滅,戴高樂將軍流亡倫敦,開始領導“自由法國”運動。
  另一方面,法國陷落以后,不列顛成了孤島——納粹鐵蹄的下一個目標。
  第四節(jié) 流亡倫敦,戴高樂建立自由法國
  法國投降了,但法國人并沒有屈服。在投降前夕,時任國防部次長的夏爾•戴高樂流亡倫敦,開始領導抵抗運動。這就是有名的“自由法國運動”。
  戴高樂(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生于法國西北邊境城市里爾,父親參加過普法戰(zhàn)爭,頗具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對幼年的戴高樂影響甚大。年輕的戴高樂,身材魁梧,一心從軍,并在1909年考入圣西爾軍校。畢業(yè)后任駐阿臘斯第三十三步兵團少尉軍官。有趣的是,該團團長即一戰(zhàn)中的法國英雄以及維希法國的首腦貝當。早期的戴高樂,和貝當關系極為密切,兩人間的友誼保持了很長時間,在二戰(zhàn)期間又走向了對立。
  一戰(zhàn)期間,戴高樂參加對德作戰(zhàn),在1916年凡爾登會戰(zhàn)中受傷被俘。德國投降后,重新回國。但沒多久又被派往波蘭和蘇俄紅軍作戰(zhàn)。二三十年代,戴高樂擔任過圣西爾軍校講師,又先后在東地中海地區(qū)參謀總部和國防部總秘書處任職,并發(fā)表了一系列軍事著作。1937年,擔任坦克團團長。他提出了不少建立機動性部隊的建議,但均未被采納。
  1940年夏,德國閃擊西歐,戴高樂被擢升為準將,授命組織一個裝甲師,可惜為時已晚。6月5日,雷諾任命戴高樂為國防和陸軍部次長。隨著德軍的步步緊逼以及投降派在政府中占了上風,法國已經(jīng)危在旦夕。戴高樂建議將政府遷往北非繼續(xù)抵抗,但貝當將首都遷往維希后,向德國投降。
  6月17日,戴高樂隨英機飛往英國。次日下午6時,戴高樂在英國廣播公司的演播室向全法國發(fā)表講話:“我是戴高樂,我現(xiàn)在在倫敦……法蘭西抵抗的火焰絕不應該熄滅,也絕不會被熄滅!”
  6月17日,貝當政府已經(jīng)通過西班牙向德國發(fā)出了求和聲。同一天,戴高樂和法國軍政要員前往機場為離開巴黎的英國將軍斯皮爾斯送行。在飛機行將起飛時,戴高樂突然跑向飛機。當追上以后,醒悟過來的斯皮爾斯急忙用手抓住追上來的前者的胳膊。時間剛剛好,當戴高樂的雙腿尚在空中亂蹬之時,飛機就帶著他往倫敦飛去。在場的法國官員無不目瞪口呆。
  流亡倫敦后,戴高樂即向法國人發(fā)表了那篇著名的廣播《告法國人民書》。這標志著自由法國運動正式開始。起初,戴高樂對于自己此前的同僚魏剛將軍仍心存僥幸,曾寫信表示希望他也能離開法國,憑借他的威望領導抵抗運動。但魏剛已經(jīng)甘做亡國奴,心安理得地做了維希法國的國防部長,并通過軍事法庭宣判戴高樂死罪。
  號召法國人民繼續(xù)抵抗時,戴高樂可謂是手無寸鐵,他有的僅僅是滿腔熱情。另一方面,當維希政府投降后,英國表示承認戴高樂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當時,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幾乎所有國家均承認維希政府為法國政府,英國人對戴高樂提供的支持也極為有限,僅將之視為對抗納粹德國的一個工具。戴高樂并未氣餒,而是以滿腔豪情開始了他的新角色。慶幸的是,法國民眾紛紛響應了他的號召,巴黎的學生走上凱旋門,表達他們對戴高樂的擁護。從敦刻爾克撤退的法國士兵,亦有不少人投入“自由法國”運動。6月底,海軍中將米塞利埃抵達倫敦,宣布擁護戴高樂將軍。7月底,已經(jīng)有近萬人拿起武器為自由法國而戰(zhàn),他們有的從北非經(jīng)過直布羅陀海峽而來,有的從法國本土繞道西班牙而來。自由法國的總部位于泰晤士河畔的一棟大廈,在簡陋的辦公室中,戴高樂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
  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節(jié)。這天清晨,戴高樂對新組建的武裝力量進行檢閱。一周后,一批“自由法國”飛行員隨英軍參與了對德國工業(yè)心臟魯爾區(qū)的空襲行動。8月,戴高樂組織一支艦隊進攻德國,但遭到失敗。其后不久,戴高樂在法屬北非建立了作戰(zhàn)基地和行政機構,并開始出版“自由法國”的報紙。這意味著戴高樂在非洲站穩(wěn)了腳跟,這和法屬非洲對自由法國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在非洲,法屬殖民地包括乍得、喀麥隆、剛果、加蓬等地,取得這些地方的支持后,戴高樂的流亡政府擁有了70多萬人,同時還避免了廣闊的殖民地受到納粹鐵蹄的踐踏。除此以外,法屬印度支那(現(xiàn)越南)也對流亡政府表示支持。
  法國投降后,英國為了避免法國戰(zhàn)艦被德國人獲得,將部分法國戰(zhàn)艦擊沉或奪走。經(jīng)過戴高樂的努力,英國人交回了部分戰(zhàn)艦,其中包括“巴黎”號戰(zhàn)列艦。
  戰(zhàn)爭中期,戴高樂將“自由法國”總部遷往北非。自此,法國流亡政府可以避免受到英國的掣肘。1943年5月,法國境內(nèi)有16個政黨團體組成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自由法國在本土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1944年3月,抵抗組織已經(jīng)擁有50萬兵力。1944年7月,法國光復,自由法國政府完成歷史性過渡,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取代了流亡政府。
  8月20日,戴高樂率軍向巴黎挺進。26日,行抵凱旋門。星形廣場和香榭麗舍大街人山人海,法國人再一次站立了起來。
  自由法國盡管只是一個流亡政府,但在戴高樂的領導下,為反納粹的斗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有上百萬法國人拿起了武器投入到反納粹戰(zhàn)火中;另一方面,大大減輕了其后盟軍在北非作戰(zhàn)的壓力和光復法國的損失。這些既是戴高樂的功勞,又是法蘭西人民不屈的象征。
  第五節(jié) 不列顛空戰(zhàn),英吉利海峽成天塹
  “鷹”計劃,酣戰(zhàn)不列顛
  法國投降后,英國毫無疑問地成了下一個目標——在西歐,除了希特勒的盟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外,已經(jīng)全部被納粹占領。
  在對待英國的問題上,希特勒采取了以空軍為主的作戰(zhàn)方式。這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因素的考慮:
  1.“和平”攻勢的破產(chǎn)。希特勒崇尚武力,但更崇尚外交訛詐。這在英國人面前顯然行不通,英國人并未對納粹妥協(xié)。
  2.納粹的海軍實力遠遜于英國。納粹的空軍和陸軍,均是世界第一,但海軍實力連意大利都不如。這既是陸權國家的特性使然,又是一戰(zhàn)的后續(xù)影響,德國無力在希特勒上臺7年的時間內(nèi)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
  這樣,以空軍為主轟炸英國,消滅其有生力量后再發(fā)起登陸戰(zhàn)的“海獅計劃”開始實行。當時英國剛從法國撤出,陸軍尚在整編之中,空軍也在西歐戰(zhàn)場損失不小。英國人僅剩下500門大炮,200輛坦克,飛機只有1200架(戰(zhàn)斗機700架,轟炸機500架)。以這種力量和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相抗衡,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英國人唯一的辦法是阻止德國人登陸英倫三島,他們的最有力武器是英吉利海峽。歷史上,這道天塹曾讓英國人避免了“太陽王”路易十六和拿破侖一世的鐵蹄。
  希特勒一直認為英國會急于求和——就像法國一樣。他在5月下旬就已經(jīng)開始將主要兵力從西線調(diào)往東線,準備和蘇聯(lián)開戰(zhàn),6月15日,希特勒還通知他的陸軍將領將陸軍縮減四分之一,從160個師裁減到120個師。在整整兩個月的時間中,幾乎并未做任何對英國繼續(xù)作戰(zhàn)的準備。一直到7月16日,希特勒才下達了“準備在英國登陸作戰(zhàn)”的第十六號指令(海獅計劃),并要求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所有準備工作。
  德軍在一個月內(nèi)集結(jié)了近4000艘各類艦船,13個師已經(jīng)整裝待發(fā)。英國對這場毫無把握的戰(zhàn)爭采取了積極的應對姿態(tài)。截止到8月20日,國防部為200萬人配發(fā)了步槍和刺刀。組織了龐大的國民警衛(wèi)隊,這些人中很多還拿著木棍,準備為抵抗納粹入侵而作戰(zhàn)。
  戈林又一次誤了事。這位帝國元帥甚至認為僅僅依靠他的空軍就能迫使英國屈服,甚至都不需要用到陸軍。顯然,他已經(jīng)忘了在敦刻爾克的教訓。
  或許戈林有這樣的資本,他總共有3個龐大的航空隊:第二航空隊、第三航空隊和第四航空隊,分別由凱塞林元帥、斯比埃爾元帥和施登夫?qū)④娭笓],可從低地國家、法國北部以及挪威和丹麥等處起飛。單是第二和第三航空隊,就有兩千架飛機,實力遠超英國皇家空軍。
  7月下旬,德國空軍開始發(fā)動進攻,目標主要是英國南部港口和英吉利海峽的商船,這可視為德軍的前期行動,其目的是引出英國戰(zhàn)機并將之殲滅。為保留有生力量保護本土,英國皇家空軍司令休•道丁鮮少派出戰(zhàn)機迎戰(zhàn)。整個7月,德國人擊沉了4艘驅(qū)逐艦和18艘商船,但有296架飛機被擊毀,英國人損失了148架戰(zhàn)斗機。
  8月13日,戈林下令在次日開始實施“鷹計劃”。此前一天,德國空軍已經(jīng)大規(guī)模出動,襲擊了英國雷達站,5個雷達站被擊壞,1個被炸毀。但很顯然,德國人并未了解到雷達站將起到的關鍵作用,他們并未繼續(xù)攻擊這些雷達站。8月13日到14日的兩天間,德國出動了1500架飛機,主攻目標為英國空軍機場。后者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德國戰(zhàn)機被擊毀47架,英國損失13架。
  8月15日,德國空軍傾巢而出,總計出動了2000多架次。在東北沿海,由于德國方面認為英國不會在這里設防,故駐扎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第五航空隊派出了100架轟炸機在34架戰(zhàn)斗機的護航下襲擊英國東北沿海。結(jié)果,英國人出動了7個中隊的戰(zhàn)機進行攔截。缺乏戰(zhàn)斗機保護的德國第五航空隊損失慘重,有30架飛機被擊落。英軍毫發(fā)無損。在南邊,德軍的攻擊相對順利,炸毀了數(shù)個飛機工廠以及戰(zhàn)斗機機場。德國人損失75架飛機,英國損失34架。
  英國的雷達站成了英國空軍獲取先機的關鍵。德國飛機往往剛起飛就可以被雷達監(jiān)測到,他們的航線被精確地計算出來后,英國戰(zhàn)機能選擇最有效的地點和時間進行攔截。新研制的雷達技術,為英國空軍贏得不列顛空戰(zhàn)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除了雷達站,英軍的另一大功臣是扇形站。扇形站可簡單地理解成地下控制中心,利用扇形站,英國人根據(jù)空中的駕駛員、地面觀察站以及雷達上獲取的情報,指揮空軍的“颶風”和“噴火”式戰(zhàn)斗機進行作戰(zhàn)。但德機駕駛員發(fā)現(xiàn)英機的駕駛員經(jīng)常使用無線電講話后,意識到了英軍地面控制中心的重要性,遂于8月24日改為主攻扇形站。
  8月17日,德軍的損失依舊很大,總計有71架被擊落,英國空軍僅損失27架。戈林被迫將攜彈量大,但航速緩慢的施圖卡式俯沖轟炸機撤出戰(zhàn)斗,執(zhí)行對英轟炸的德國轟炸機由此減少了三分之一。19日到23日,天氣惡化,雙方未爆發(fā)空戰(zhàn)。
  8月24日起到9月6日,德軍每天出動上千架飛機,目標是英國皇家空軍。德國的數(shù)量優(yōu)勢開始顯現(xiàn),德國飛行員破壞了英國南部5個前進戰(zhàn)斗機場,7個關鍵的扇形站中有6個遭到嚴重損毀,英國空軍賴以取得先機的通訊系統(tǒng)處于崩潰邊緣。另一方面,在這段時間中,英國總計有446架飛機被擊毀或擊傷,皇家空軍駕駛員有兩百多名陣亡或重傷,占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
  很難想象,德國人如果繼續(xù)以英國空軍為主要目標,英國還能堅持多長時間,他們的總數(shù)只有七八百架的戰(zhàn)斗機,無法在短期內(nèi)得到補充。但在這一時刻,希特勒犯下了自敦刻爾克后的人生第二個關鍵性的戰(zhàn)略錯誤。
  納粹擴張腳步第一次被遏制
  早在8月23日的空戰(zhàn)中,有一小隊德國轟炸機由于航向出了偏差,將炸彈投向了倫敦市中心。作為報復,英國在次日晚上出動了81架飛機飛往柏林,并執(zhí)行了轟炸計劃。德國方面在這次空襲中受到的損失幾可忽略,但對士氣的打擊卻很大。28日,英國再次派遣飛機轟炸柏林。歇斯底里的希特勒,隨后下令將主要空襲目標改為倫敦等英國主要城市。 對于倫敦的轟炸,希特勒尚有另一層考慮,即迫使英國屈服。
  9月7日,德軍開始對倫敦進行大規(guī)模轟炸。鑒于英國戰(zhàn)機是夜間對柏林發(fā)動襲擊,故希特勒指示德國空軍也只在夜間攻擊英軍。當天晚上,有625架轟炸機在648架戰(zhàn)斗機的掩護下飛往倫敦。一批又一批的德國飛機在倫敦上空呼嘯著,僅在9月7日和9月8日的兩天間,就有3000多人被炸死或炸傷。倫敦這座古老的城市遭到了巨大的破壞。
  對倫敦的大規(guī)模轟炸,持續(xù)了整整一星期,但這卻為英國空軍贏得了喘息的時間。9月15日,堪稱是不列顛空戰(zhàn)的轉(zhuǎn)折日。緩過氣來的英國空軍,大舉出動,在德機進入倫敦以前就進行攔截。當天,英國人宣布擊落了185架德國飛機,自己僅損失26架。
  經(jīng)過丘吉爾所評價的這一“關鍵性”的一天后,德國空軍開始勢弱。盡管戈林依舊在吹噓將在四五天內(nèi)殲滅英國的所有戰(zhàn)斗機。但很顯然,德國空軍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承受這等損耗。9月17日,希特勒下令無限期推遲登陸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
  英國取得保衛(wèi)英倫三島的勝利,民眾的同仇敵愾固然重要,但德國指揮階層的朝令夕改也從反面幫了倒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德國放棄轟炸戰(zhàn)斗機機場、飛機制造廠等戰(zhàn)略目標,改為轟炸倫敦。有一個數(shù)據(jù)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問題。英國人在此前月產(chǎn)飛機700架,但僅在8月份就有總計1600架飛機出廠,有效地補充了戰(zhàn)斗中的損耗。
  無論如何,德國的擴張勢頭第一次被遏制住了。面對橫亙眼前的英吉利海峽,希特勒將目標放回了東線。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