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渾水摸魚第三
-
1.摸魚為何要水渾:①水清不可摸
②水不至渾難摸
2.何為水渾:①群龍無首
②雙方酣戰(zhàn)
③內患不已
④民憤士怨
3.如何使水渾:①使其無主
②散布謠言
③里應外合
④突襲掠之
⑤反間之計
⑥魚目混珠
4.如何破解本計:①防備不測
②以靜制動
③破除謠言
渾水摸魚
隨
兌上
震下
原典: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
趁敵人內部發(fā)生混亂,利用其力量薄弱,沒有核心主導,使其歸順于我。隨應天時去作息,向晚則入室休息。
“隨,以向晦入宴息”,這句話出自《易經·隨卦》!峨S卦》的《象傳》說:“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薄峨S卦》的卦象是異卦相疊,震在下,兌在上。震代表雷,兌代表澤,雷入澤中,澤隨雷聲而動,萬物蟄伏,故稱為《隨卦》。因此本計引用《隨卦》卦象的涵義,是說為將者應當善于利用時機,因勢而動,隨而取之,就像天色晚了則入室休息一樣。
為什么應當水渾的時候摸魚呢?
第一,水清不可摸。水若清而不渾,我稍有動靜,魚兒必先察覺,警惕性也隨之升高,因此捕獲它比較困難。
春秋的時候,楚莊王想攻打晉國,為了保險起見,他先派豚尹去打探情況。豚尹先到晉國潛伏觀察了一陣子,然后返回向莊王稟報說:“大王。∧壳吧胁豢少Q然出兵,對方身居高位之人能夠體諒民心,百姓其樂融融,上下團結一心,非常團結。而且對方還有一個叫沈駒的賢臣,實在是不容小覷!”第二年,莊王又派豚尹去打探,豚尹視察一番后,回報莊王說:“恭喜大王,賀喜大王!現在可以出兵征討了!晉國的賢人大都已經死了,晉王左右大多是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之輩,晉君愛好音樂而沒有禮數,他的臣民怨恨主上,上下離心,凝聚力早已不復存在,大王現在帶兵討伐他,他的百姓一定先造反!鼻f王聞言大喜,依豚尹所言,出兵攻晉,果然大獲全勝。對方的局勢若穩(wěn)定的話,一是警惕性會比較高,可下手的機會比較少;二是實力較為強大,強攻很難取勝;三是清與濁相對而言,對方清,我方是否濁呢?若自家的門戶不干凈,又怎能保證后院不會起火呢?
第二,水不至渾難摸。水雖然不澄清,可是也還沒有達到很渾濁的狀態(tài),不能讓魚暈頭轉向,此時我抓捕它,它一定會作困獸之斗。而且水有自凈功能,濁而能請。
春秋的時候,魯國發(fā)生動亂,魯侯死于非命,季友于是帶著公子申返回魯國,以繼承魯侯的大位,并派人向齊國告難。齊桓公接到消息后,覺得魯國軍政混亂,認為有機可乘,想要落井下石,吞并對方,但有人卻對齊桓公說:“魯是秉持之國,目前雖然遭受了禍亂,可一時之變,人心未忘周公,尚且有共同的信仰,故而難以攻取。況且公子申熟悉政務,季友有平定戰(zhàn)亂的才華,兩人聯(lián)手合作,主政魯國,必能勵精圖治,安撫百姓,聚集人心,重造魯國,征討他難有勝算,不如趁機保存它,這樣魯國還欠我方一個人情,對我們必定心存感激。”桓公聽完,深覺有理,魯國雖然有動蕩,可不過是烏云遮住了太陽,終能撥云見日,重現光明,就像是水暫時的渾濁了,可以慢慢沉淀,又能變得澄清,因此齊桓公打消了攻打魯國的念頭。拿破侖曾經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因此中國近代雖遭戰(zhàn)亂,飽受列強的凌辱與瓜分,可是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長存。中國人民頑強奮斗的精神打敗了列強,建立了新中國。
摸魚當趁水渾,渾則濁,濁則亂,亂則不知所向,故取之,猶探囊取物也。而敵我之間,我想渾水摸魚,又當何時出擊呢?
第一,群龍無首。一個組織若失去核心領導,必將導致號令不一或相互混戰(zhàn),各自為政,無法團結到一塊,而我則可趁亂取利。
唐武周朝時,武則天對內雖重用酷吏,打擊異己,可對外卻積極進取,開拓疆域,是一個在內政和外交上都很有作為的女政治家。當時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它們與唐王朝的關系一直不是很和睦,雙方多次交戰(zhàn),各有輸贏。恰好西突厥興昔亡繼往絕可汗死了,十姓無主,其治下部落大多逃亡了。武則天聞訊大喜,以為天賜良機,決不可錯失,遂提拔興昔亡之子元慶為將軍兼昆陵都護,命其率兵攻打興昔亡可汗押王咄咄的部落,以趁機消滅對方,壯大自己的實力,拓展大周的疆域,實現自己的富國強軍夢。群龍無首的危險性在于,一是權臣早就對王位虎視眈眈,為了取得最高權力,可能會大動干戈;二是即使接班人繼承了王位,也會因為剛上任,能力、威望與魄力不夠,難以駕馭群臣。
第二,雙方酣戰(zhàn)。當另外兩方正在激戰(zhàn),糾纏在一起的時候,必將全力以赴,一決勝負,而無暇他顧。我方則可以乘其不備,暗中謀利。
東漢末期,赤壁之戰(zhàn)后,周瑜想乘勝攻打南郡,不料身中毒矢,昏倒在地。周瑜被搶救回營后,遂散布自己毒發(fā)身亡的謠言。曹軍聞訊就率軍離開南郡,夜襲吳營,想奪取周瑜的尸身向曹操獻功,結果卻中了周瑜的埋伏,大敗而歸。而劉備早就對南郡虎視眈眈了,所以孔明則趁他們雙方酣戰(zhàn)時,派趙云率軍輕易攻下了南郡,又憑借著得到的兵符,假裝去搬救兵,一連攻下了荊州和襄陽。等到周瑜到達南郡,準備入城占領時,卻發(fā)現南郡已經被劉備奪取了,自己一無所獲,怒不可遏,急火攻心,竟當場吐血昏迷。當雙方處于激戰(zhàn)狀態(tài)時,彼此心里盤算的是如何將對方干掉,因此無暇他顧,而我作為第三股勢力,正好可以來個攻其不備,坐收漁翁之利。
第三,內患不已。敵人內部若憂患重重,槍口無法一致對外,我則可以趁火打劫,使敵軍腹背受敵,內外交困,難以應付。
隋朝的時候,隋文帝發(fā)兵準備攻打都藍,可隋軍剛到達未寒時,敵軍內部卻發(fā)生了叛亂,都藍被部下殺死了,達頭自立為步迦可汗,一時間人心惶惶,逃亡者絡繹不絕,國內一片大亂。長孫晟言得知這一情報后,遂向文帝進諫說:“現在我軍已經逼近敵人邊境,多次交戰(zhàn)皆有功績,而敵人內部已散亂不堪,主子被殺,人心不服,新君主的地位不鞏固,政權亦不穩(wěn)定,若趁此多事之秋,派人招撫對方,必定可以讓他們乖乖投降。如此,則不勞我軍即可屈人之兵,實為上策也!蔽牡勐劗叄腥淮笪,于是采納了他的建議,派人前去招降,這一招果然奏效,敵軍紛紛來降,果如長孫晟言所言。內部憂患主要來自于敵對勢力的作梗,他們反抗自己的統(tǒng)治,不斷制造恐怖事件以攪亂局勢,引發(fā)群眾的恐慌情緒,以此降低政府的威信,趁機東山再起。
第四,民憤士怨。得民心者得天下,若軍民皆有怨言,則其朝政必乃烏煙瘴氣,已是飄搖不定、土崩瓦解之勢。
春秋的時候,梁君無道,大興土木,不恤民力,只顧自己享樂,根本不顧軍民死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士兵們也沒好日子過,因此怨聲載道,很多人為逃避苛重的勞役,都徙往秦國。秦穆公見梁君如此胡作非為,知道他的王位是做到頭了,因此就命百里奚率兵襲擊梁國,面對秦軍壓境,梁君嚇得六神無主,軍民卻是熱烈歡迎,因為梁君的倒行逆施早已喪失了民心,軍民皆想擺脫其暴政,重遇明君。今秦穆公替天行道,正是解脫苦厄的好機會,因此還未等秦軍動手,梁國軍民就已倒戈相擊,反攻梁君。梁君孤立無援,沒有人愿意為他賣命,結果被暴亂的百姓所殺,梁國因此滅亡,為秦軍所占,成為秦國的屬地。民憤士怨主要是由于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與無道引發(fā)的,群眾對當局者產生不滿情緒,急欲推翻它,而建立新的政府與秩序,對我來說,這是一股可以巧加利用的巨大推力。
如果我想渾水摸魚,而水卻清而不濁,又當如何?對曰:讓水變渾?扇绾螌⑺當嚋喣兀
第一,使其無主。既知群龍無首必致散亂,那么就將對方的核心領導干掉,使對方失去主導力量,難以團結一致,而我再坐收漁利。
春秋的時候,楚靈王率兵消滅了陳國和蔡國,蔡公子流落楚國,日夜謀劃著報仇雪恨。當時靈王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正出兵攻打征國,楚國內部空虛,防守出現大漏洞。蔡公子覺得機不可失,遂與流亡的陳國君主聚眾造反,殺死了楚國太子,立楚王的另一個兒子熊干為王。楚軍聞訊,皆無心戀戰(zhàn),竟?jié)⒉怀绍,靈王后來無奈自殺了。而蔡公子則派人先潛入楚宮,欺騙他們說靈王已凱旋。靈王的那些兒子們擔心楚王興師問罪,竟嚇得先后自殺了,因此楚國失去了王位的合法繼承人。而蔡公子則冒充靈王,乘勝入主楚宮,成功登上王位,是為楚平王。使其無主其實就是擒賊先擒王。先將對方的核心主導力量干掉,使其組織陷入無領導狀態(tài),無法指揮作戰(zhàn)。因此對方的魁首和儲君都會是我打擊的目標,這樣做可謂是事半功倍。
第二,散布謠言。所謂三人成虎,謠言一旦迅速傳開,則必人心惶惶,驚慌失措,無心向戰(zhàn),最終不戰(zhàn)自亂,令對方有可乘之機。
東晉的時候,秦、晉雙方在淝水展開對峙。當時前秦苻堅率幾十萬大軍在淝水邊上安營扎寨,自稱投鞭可以斷流。由于秦軍守在岸邊,晉兵無法渡河作戰(zhàn),晉將謝玄遂派人對苻融說,秦兵若肯稍微后退,晉軍愿渡過淝水跟秦軍真刀真槍地干上一場,一決高下。苻融知道“兵半渡可擊”之理,因此爽快地答應了,以為到時候可以將晉軍打得落花流水。誰知秦兵才移動陣腳,往后撤退時,潛伏在秦軍陣后的晉國間諜朱序就喊道:“秦兵戰(zhàn)敗后退了,大家快逃命!”秦兵聞言,信以為真,因此軍心渙散,悉無斗志,竟如潰堤之水,一敗不可收拾,個個心驚膽戰(zhàn),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晉軍大獲全勝,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又一經典戰(zhàn)例。堂堂幾十萬大軍竟因為一句謠言而被打得一敗涂地,謠言的殺傷力已可見一斑。現在很多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很多就是不知內情的群眾受到謠言的蠱惑和煽動,盲目從眾,沖動而失去理智,從而將矛盾升級,加劇了沖突,醞釀出慘劇。
第三,里應外合。外面的軍隊發(fā)動突襲,里面的乘勢搗亂,如此里應外合,必可令敵軍不知所措,防不勝防。
南北朝的時候,梁朝原州刺史投奔了陳悅,陳悅極為高興,遂派自己的黨羽王伯和等人率兵幫助對方鎮(zhèn)守原州。宇文泰命陳崇帶兵攻打原州,陳崇為了使對方掉以輕心,出其不意,因此自己只帶了十個騎兵在夜里趕到原州城下,而命眾軍埋伏于附近的路上。原州方面見對方兵微士寡,以為是來打探情況的,因此不防備。誰知陳崇一聲令下,伏兵突起,從四面八方包抄過來,迅速占據了城門。原州守軍始料未及,嚇得手忙腳亂。正當他們驚慌失措時,李賢和他的弟弟李遠穆在城中響應陳崇,擂鼓吶喊,城內外喊殺聲此起彼伏,原州守軍亂成一片,根本不知如何應戰(zhàn),結果被打得一敗涂地,主將也被對方生擒活捉了。里面的人若沒有外面的人接應,往往是孤掌難鳴;而外面的人若沒有里面的人響應,也往往是收效甚微。外面之人主要是吸引敵軍注意力,讓里面之人有機可乘,來個火上澆油,攪亂局勢。。
第四,突襲掠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突然發(fā)動閃電戰(zhàn),對方必將猝不及防,不是被我沖得七零八落,就是落荒而逃。
南宋的時候,愛國詩人辛棄疾投奔了耿京的抗金隊伍,并深得其器重。耿京派辛棄疾率兵向宋高宗表示他們愿意歸順朝廷。辛棄疾不負眾望,順利完成使命。誰知辛棄疾返回時,耿京竟被叛將張安國所殺,而安國已投奔金國去了。辛棄疾悲痛萬分,發(fā)誓要為耿京報仇,給朝廷一個交代,于是決定將安國生擒回來。可要在金兵千軍萬馬中將安國活捉,又談何容易?棄疾毫不畏懼,即刻率領五百精兵,日夜兼程,千里追敵,最終趕上金兵。那天夜里,金兵毫無防備,棄疾揮師直入,金兵頓時亂了陣腳,只好棄安國不顧。棄疾眼疾手快,一把將安國擒住,策馬揚長而去,可謂來無影,去無蹤。等到金兵集合好陣勢,準備迎戰(zhàn)時,棄疾早已不知所向。面對突發(fā)情況,若沒有足夠的涵養(yǎng)和經過嚴格有素的訓練,誰又能做到臨危不亂、鎮(zhèn)定自若呢?處理偶發(fā)事件的能力,考驗的不僅是一個人的本事,更是膽識與定力!
第五,反間之計。施行反間計,破壞對方的團結性,使其相互混戰(zhàn),以此削弱對方的實力,而后趁亂坐收漁利。
東漢末期,馬超和韓遂聯(lián)手攻打曹操,曹操與對方交手多次,皆占不了便宜。于是決定離間他們,使他們反目成仇,自相攻擊,以此獲勝。他跟韓遂以前相識,因此兩軍對峙時,就在陣前請韓遂出來與自己見面,私下交談了一番,有說有笑,只是未涉及交戰(zhàn)之事。韓遂回去后,馬超盤問他與曹操的談話內容,韓遂回答說沒有什么,只是朋友敘舊而已,別無他意。馬超不信,遂開始懷疑韓遂。接著曹操又派人送信給韓遂,并故意讓馬超撞見。馬超看到信中有許多圈點過的地方,好像被改過的樣子,因此更加懷疑韓遂。韓遂自知勢急,不肯坐以待斃,于是決定先下手為強,想干掉馬超,因此率軍自相攻擊,曹操則趁其混戰(zhàn)之時,發(fā)兵夾擊馬超,馬超大敗而歸,單騎逃亡了。如果以一己之力實在打不過對方,那么能打敗對方的便只有對方自己了,也就是說要善于施行反間計,借力打力,借對方之手打對方的耳光,令其自相殘殺,我才有取勝的希望。
第六,魚目混珠。我可以假亂真,掩人耳目,使對方難辨真?zhèn)危虼俗韵嗷鞈?zhàn),而后趁其勢衰,一舉打敗敵軍。
東漢的時候,馮異率兵與赤眉軍交戰(zhàn)。為了在戰(zhàn)場上混淆敵人的視聽,馮異先是讓自己的士兵跟赤眉軍穿一樣款式的衣服,而后埋伏在道路兩邊。早上的時候,赤眉軍派一萬多人來攻打馮異的先頭部隊,馮異故意命他們敗退。赤眉軍見馮異勢單力薄,因此傾巢而出,全軍出擊,攻打馮異,馮異遂領兵跟對方激戰(zhàn)。這果然是一場惡戰(zhàn),戰(zhàn)爭從早上打響后,一直持續(xù)到下午,不曾停過。接近傍晚時,赤眉軍氣勢漸漸減弱,馮異知道時機已到,于是命伏兵出擊。那些伏兵衣著打扮與赤眉軍一樣,對方打了一天的戰(zhàn),早已筋疲力盡,而今服色雜亂,又怎能辨別,故相互混戰(zhàn),最終被馮異一舉擊潰。在大型公共場所干偷雞摸狗之事最容易得手。以前曾見過小偷經常出沒于學校中行竊,穿著對方的校服,而后趁放學人員擁擠的時刻再行溜走,屢屢得手,極少被察覺。
而敵人若渾水摸我方之魚,我又當如何應對呢?對曰:使水變清。水清則敵人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觀察得一清二楚,一切盡在我的掌控之中,對方必不敢輕舉妄動。
第一,防備不測。所謂未雨綢繆,提高警惕性,以防患于未然,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破綻,讓敵人無機可乘。
晉朝的時候,晉惠帝的太子司馬遹,自幼聰慧過人,深得其祖父晉武帝的喜愛。宮中曾經夜里失火,火勢很大,武帝被吵醒,于是登樓觀望,想看個究竟。誰知司馬遹迅速跑到他的身邊,牽著他的衣服,二話不說就把他拉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武帝很奇怪,不知孫子又搞什么名堂,因此就問他說:“你干嘛把爺爺拉到這里啊?”只見司馬遹左顧右盼,而后小聲說道:“夜里倉促,更應該防備不測。〔豢勺尰鹫找娭魅恕!痹瓉硭抉R遹是擔心有人心懷不軌,想趁亂對武帝下毒手,所以讓他小心提防。武帝對孫子能有此舉措,感到萬分驚喜,故而對其越加器重和疼愛。任何防備都難以做到牢不可破、無懈可擊,只是我們要時刻提高警惕,減少不必要的失誤,降低風險,不讓敵人有機可乘。因為有時候,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赃是謹慎為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第二,以靜制動。臨危不亂,以靜待動,則敵人的陰謀難逃我的法眼,能一覽無遺,故可以守為攻,渡過難關。
東漢末期,張遼奉曹操之命,屯兵長社。臨發(fā)之時,軍中有人想謀反,在夜里縱火制造動亂,舉軍皆驚,亂成一團。張遼得到報告后,知道形勢迫在眉睫,可他卻充分表現出作為一名將軍的鎮(zhèn)定,他料到必是少數心懷不軌之人想趁亂蠱惑不明真相的士兵一起暴動而已,只要拆穿其陰謀,使其他士兵不盲目從眾,對方自然原形畢露,無計可施。他下令說:“眾軍不許亂動,這不是全營的人想造反,只是居心叵測之人以此攪亂軍心罷了,不想造反的人都給我安坐別動,違者格殺勿論!”言畢,親自率領數十個親兵,在營中嚴陣以待。果然,過了一會兒,三軍就安靜下來了,那幾個帶頭謀反之人也水落石出。張遼將其等斬首示眾,軍心乃大穩(wěn)。越是危急關頭,越當鎮(zhèn)定自若。首先,心浮氣躁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讓局勢一發(fā)不可收拾;而處之泰然,一可作出理智的決策,二是可以平復周圍人員的情緒。
第三,破除謠言。謠言止于智者,只要破除謠言,便可穩(wěn)定局面,使敵人的陰謀不攻自破。否則,謠言蔓延,亂勢就一發(fā)不可收拾。
南北朝的時候,宋將劉道濟率兵與趙廣等人交戰(zhàn)。道濟先是派方明出城迎敵,結果敗下陣來。對方就在城外揚言說:“方明已經死了。”城內一片驚恐。道濟遂乘夜列炬火,出示方明給眾人看,大家伙很快就打消了疑慮,安下心了。后來城中又有傳言道濟死了,可再也沒有人相信了。唐朝景云年間,皇上對侍臣說:“術家說五日內有急兵入宮,此事如何是好?”左右皆不知所措,莫能應對,唯有張說進諫說:“這不過是奸人想動搖東宮的地位罷了。陛下若以太子監(jiān)國,那么就可以確定太子名分,破除奸人詭計,阻斷流言傳播了!被噬弦榔渌,非議果然煙消云散了。局勢不明朗,信息閉塞不流暢時,流言就會甚囂塵上,小道消息就會滿天飛。破除謠言的有效渠道就是及時公開信息,以權威之聲澄清事實,擺出真憑實據,打消觀眾疑慮。
大俠點評:渾水摸魚,是乘勢之計。渾為錯失叢雜,亂為心智不寧。敵若渾亂,則可乘危取利。敵弱而無主,則乃我方強大而可以有所作為之時。伺機而動,進退自如,則可多得少失也!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