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jié) 第五章
-
高士謙閱歷頗深,善察人物。見李世民,便知其為非常人,后必大有作為,即將甥女許世民,大業(yè)九年(公元613年),十三歲的長孫氏即與十七歲的李世民結(jié)婚。李淵之妻因病去世,十三歲的長孫氏即成為李氏家族的主婦,她為人賢惠,通情達理,協(xié)調(diào)人心,操持家務,府中上下一片和諧,使李淵父子能安心處理外界事務,無后顧之憂。李世民大為高興。
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后,嫉恨李世民,并拉攏四弟李元吉共同傾軋李世民,長孫氏見雙方矛盾益烈,形同水火,她明察局勢,對高祖極盡孝道,對其妃嬪們也極為恭順尊敬,贏得了宮廷上下的好感,由于她的努力彌合,兄弟之間的矛盾沒有公開化,這對李世民的伺機發(fā)展奪權(quán)大有好處。
在玄武門事變中,長孫氏為鼓舞士氣,在刀光劍影、箭如飛蝗的血戰(zhàn)中,她親自為將士發(fā)放盔甲,并慰問鼓勵他們,全軍將士,士氣高揚,似山呼如海嘯,終獲全勝,玄武門大捷,是李世民后來取得皇位的關(guān)鍵一戰(zhàn)。
李世民即位后,時常向她征詢治國之道,她說:“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很虔誠地回避。后人不當以封建思想視之,此實乃長孫皇后富有遠見的政治家風度。這樣一則可以避免家庭凌駕于朝廷之上,再則可以避免枕頭邊的甜言蜜語干擾朝臣們的正確決策。長孫皇后不僅自己不“豫聞政事”,而且也“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唐太宗欲讓她的兄長長孫無忌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右仆射(仆射即宰相)。長孫皇后堅決不同意,然“太宗不聽”,她又密遣無忌向太宗“苦求遜職”。無忌與太宗原是布衣之交,又是太宗的功臣元勛,功勛卓著,按理是受之無愧。長孫皇后多次苦求辭職,太宗不得已改授無忌“開府儀同三司,后意乃懌!遍L孫皇后為什么高興了呢?因為“開府儀同三司”為一品文散官的稱號,沒有多大實權(quán)。
中國封建社會,女為皇后,隨之而來的便是外戚漸次登上政治舞臺,封侯拜相,或大將軍、大司馬,或窺伺帝座,或逼宮弒君。西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一心護著娘家人,斷送漢王朝。其子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譚、商、立、根,逢為關(guān)內(nèi)侯!巴跏献拥芙郧、大夫、侍中、諸曹,分據(jù)勢官,布滿朝廷!薄巴跏嫌,郡國守相,刺史皆出其門下。五侯群弟爭為奢侈。”“五將十侯”“王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青、紫、貂、蟬充盈幄內(nèi),魚鱗左右。”王氏兄弟相繼居大司馬高位,凌駕皇帝之上,外戚勢力惡性膨脹,終于培育出一個篡漢的大野心家王莽。東漢桓帝時外戚梁氏專權(quán)“梁冀一門,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夫人,女食邑稱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其結(jié)局是滅族之禍隨之而來,國家亦隨之崩潰解體。略一回顧比較,便可見長孫皇后的明智遠見,高瞻遠矚了。長孫皇后不讓親戚托庇于自己的裙帶,其根本動機,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同時也為了長孫家族的安全。她臨終前對太宗說:“妾之本宗,因緣葭莩(親戚)以致祿位,既非德舉,易致顛危,欲使其子孫保全,慎勿處之權(quán)要,但以外戚奉朝請足矣。”長孫皇后熟諳兩漢歷史,呂后專權(quán)贏得的是呂氏滅族,而王政君、梁皇后的貪權(quán)禍國滅族慘劇,更令她清醒明智。她深知保護子孫宗族安全的唯一辦法是“慎勿處之權(quán)要!遍L孫皇后這種不愿“豫聞政事”“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的做法,似浩浩濁流側(cè)畔的一泓清泉,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綠洲,眾多權(quán)勢熱昏者隊伍外的一位山林隱士?鬃佑辛粤沃f,世上事物大抵是利弊相生。居高位,掌大權(quán),可干大事,可發(fā)大財;但也可闖大禍,犯大罪,受大辱。居下位,甘勞苦,平平淡淡;但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終生自得其樂。
長孫皇后并非心如枯井的世外人,有的政事她是愿意“豫聞”的,而且“豫聞”的方式十分高超、絕妙。某次,唐太宗要殺魏征,她心中一震,立即挺身而出,挽救了魏征!吧蠂L罷朝,怒曰:會須殺此田舍翁。后問為誰,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驚問其故。后:‘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賀!’上乃悅!必懹^之初,法律較嚴,對死刑有多次復審的規(guī)定。但是皇帝在盛怒之下隨意殺人的事是常有的。長孫皇后聽說要殺魏征,她深知太宗脾氣,此時用正面講大道理的方法去規(guī)勸恐未必奏效,于是急中生智穿朝服祝賀。朝服是宮中朝會,參加受冊封,等隆重大典時皇后才穿的禮服,故太宗見之大吃一驚。長孫皇后用表面贊揚實暗中諷喻之法點醒太宗,實妙不可言,她柔中有剛,溫柔可人,這是多么聰明的方法。
長孫皇后不僅自己不去“亂天下法”,而且她在后宮中也能按法而治,替太宗解除了不少后顧之憂。據(jù)《新唐書》記載:“后廷有被罪者,(長孫皇后)必助帝怒請繩治,俟意解,徐為開治,終不令有冤。”她在太宗盛怒時,能實事求是地排難解紛,不使暴怒的夫君把事情弄糟,既按法處置,又不令臣下含冤受屈,為太宗“補闕”。《通鑒》記載:“太宗或以非罪譴怒宮人,后亦陽怒,請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為申理,由是宮廷之中,刑無枉濫!痹谔诒┡瓡r,不趁怒進諫,待其息怒時,再依法徐徐處理。
長孫皇后對子女的態(tài)度,亦值得后世師法!锻ㄨb》記載:她的女兒長樂公主將要出嫁,太宗因為她是皇后的女兒,“特愛之”。“敕有司資送倍于永嘉長公主”。永嘉長公主,是李淵的女兒,唐太宗的姐姐。唐制,皇帝的姐姐、女兒同屬“視一品”,所受的待遇是一樣的。唐太宗,出于私心,偏愛女兒,令其嫁妝比姐姐多一倍,這就違反了舊制。經(jīng)魏征進諫,太宗接受了。
當太宗和長孫皇后談及此事時,皇后十分感動,嘆息說:“妾亟聞陛下稱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觀其引禮義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與陛下結(jié)發(fā)為夫婦,曲承恩禮,每言必先候顏色,不敢輕犯威嚴,況以人臣之疏遠,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從!彼志粗匚赫,以一個臣子的身份敢于直諫,為國堅持正道,比自己有膽量。隨即“遣中使赍錢四百緡,絹四百匹以賜征,且語之曰:‘聞公正直,乃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緡此心,勿轉(zhuǎn)移也!被侍永畛星膶m中缺少什用器物,太子乳母勸長孫皇后出面“奏請”皇帝給予添置用物。她表示堅決反對說:“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憂少于器物也!彼龂栏褚筇樱攧罩笔切摒B(yǎng)身心,立德?lián)P名,研習治國之道,對物質(zhì)享受不可沉迷,這是一種有遠見的督導教育。
封建社會后宮的妃嬪之間嫉恨仇殺屢見不鮮,司空見慣。但長孫皇后不是這樣,她秉性仁厚善良,心胸闊大。據(jù)《新唐書》記載:“下嬪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視如所生;媵侍疾病,輟所御飲藥資之,下懷其仁!庇帧锻ㄨb》記載:長孫皇后對豫章公主“慈愛逾于所生”。“妃嬪以下有疾,后親撫視,輟己之藥膳以資之,宮中無不愛戴”。她愛人以仁,待人以寬,穩(wěn)定后宮,在她率先垂范的治理下,嬪妃互敬互愛,宮廷井然有序,一派升平祥和氛圍,為李世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恬靜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這需要政治家的非凡的氣魄與才干,所以她贏得了上自唐太宗下至后宮妃嬪諸皇子的敬重和愛戴。她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為紀念她興建了“慈恩寺”,成為大唐帝都的名勝(即今大雁塔所在地),瞻仰之人絡繹不絕。
封建后宮制度,冷酷無情,幾千宮女,紅顏妙齡時選入,一生孤眠冷宮,從紅顏到白發(fā),青春虛耗。一日長孫皇后陪太宗游覽后宮,見許多宮女在旁侍候,年已老大,精神萎靡不振,經(jīng)長孫皇后詢問方知其十二三歲入宮而今已三十五六歲了,說罷黯然神傷。長孫皇后心中酸苦,對太宗說:“妾想陛下一人,精力有限,何苦用這多人伺候,使這班青春女子,終身禁錮宮中,不如放一些出去,讓她們各自婚配,下半生過上好日子。”太宗欣然點頭贊成,立即命人造冊點名,揀年紀大的三千余宮女盡放歸各自家中,令其自擇佳偶,宮女叩頭謝恩,如鳥出籠,似魚歸海。朝野四海對太宗及長孫皇后的寬仁厚德頌聲不絕。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秋天,長孫皇后陪同唐太宗到九成宮,因旅途疲勞,偶感風寒,皇后病倒了,雖多方醫(yī)治,但終無效,病勢延續(xù)兩年之久。太子承乾出于孝情,“請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獲冥!。長孫皇后表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為善有福,則吾不為惡;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國之大事,不可數(shù)下,道釋異端之教,蠹國病民,皆上素所不為,奈何以吾一婦人,使上為所不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愛母心切,雖自己不敢向父皇奏請,卻請求房玄齡,讓他轉(zhuǎn)告太宗。太宗感嘆不已,決定大赦,長孫皇后得知,堅決不同意,太宗只得作罷。她對禍福善惡,佛教,道教采取了極為清醒的理智態(tài)度。
長孫皇后對疾病、死亡表現(xiàn)出極為豁達,理智的態(tài)度。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她病危,留下的遺囑發(fā)人深思。
“妾生既無益于時,今死不可厚葬。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天下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葬,則是不忘妾也!保ā杜f唐書》)
《通鑒》中記載,她在病榻上對唐太宗說:“妾生無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壟勞費天下,但因山為墳,器用瓦木而已。仍愿陛下親君子,遠小人,納忠諫,屏讒慝,省作役,止游畋,妾雖沒于九泉,誠無所恨。兒女輩不必令來,見其悲哀,徒亂人意!
此時太宗熱淚如傾,長孫皇后說罷,從衣袋中取出一小包毒藥,告訴太宗:“前年皇上生病時,臣妾就準備好了這包東西,心想萬一有什么三長兩短,臣妾立即服下,追隨皇上于地下。如今妾先行矣,望陛下多保重。”說罷,瞑目而逝,時僅三十六歲。
唐太宗為失去這樣一位患難與共的賢妻而悲痛欲絕,在整理皇后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有她親筆書寫的《女則》一書,共三十卷。書中編纂了歷史上婦女賢愚得失之往事,總結(jié)了經(jīng)驗教訓,用以鞭策激勵自己。太宗手捧《女則》淚如泉涌。他回憶皇后平生好讀書,即使梳頭戴飾時也手不釋卷的情形,邊讀邊哭,之后,他對群臣說:“皇后此書,足以垂范后世。朕非不知天命而為無益之悲,但入宮不復聞規(guī)諫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懷耳!鼻按朔啃g獲遣歸第,皇后臨終前惦記此事,對太宗說:“玄齡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謀秘計,未嘗宣泄,茍無大故,愿勿棄之!碧诹⒄傩g,使復其位。
貞觀十年冬十一月,長孫皇后葬于昭陵,并追謚為文德皇后。昭陵在長安西北醴泉縣。太宗傳諭有司道,筑墳工匠百人則可,十日可成,殉葬器以陶瓷或木器代金銀財寶,自古以來,帝后陵寢均為盜賊盜挖,今不置一值錢之物,盜賊即不會前來。后世子孫咸應遵守此家法。
安葬長孫皇后之后,太宗仍思念不已,在禁苑中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望樓,他時常登上望樓眺望那埋葬皇后的地方……他親自撰寫碑文,刊刻在陵墓之傍。
“貞觀盛世”是中國歷史的輝煌和驕傲,當我們在高度評價李世民、魏征、房玄齡、杜如晦、李靖、尉遲敬德時,不應忘記,唐太宗的良佐長孫皇后,她是位偉大的女性,令人敬佩的政治家。
鐵面無私、執(zhí)法如山的包拯
包拯,字希仁,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0年)出生于廬州府合肥縣東(今安徽肥東縣謝集鄉(xiāng)包材)。其父包令儀,進士及第,曾授朝散大夫等職。包拯“少有孝行,聞于鄉(xiāng)里!薄靶郧椭薄薄皠斩睾瘛薄芭c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cè)!比首谔焓ノ迥辏ü?027年)中進士,時年二十八歲,被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江西永修縣)知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他在墳前結(jié)廬守墓,十年不仕,極盡孝道,包拯這種“孝行”,廣為傳頌。幾年后,父母相繼去世,包拯才踏上仕途。曾任知縣、知府、轉(zhuǎn)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任過監(jiān)察御史、御史中丞、知諫院等監(jiān)察大臣、樞密副使等軍事要職,曾出使遼邦,又任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
包公初仕,出任天長縣知縣,即遇一“牛舌案”!坝斜I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包拯迅速破案,嚴懲了刁民。一時稱為明察善斷,聲譽漸起。不久包拯升為端州(廣東肇慶)知州。端州盛產(chǎn)端硯,早在唐朝即已聞名天下,成為“文房四寶”之一。朝廷規(guī)定端州每年要向朝廷呈繳一定數(shù)量的硯臺。歷任知府,在定量之外,大量中飽私囊,往往巧取豪奪數(shù)十倍的硯臺,至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包公到任,明令硯工只按朝廷規(guī)定數(shù)目制作,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當?shù)孛癖娋埔慌_好硯送他以為紀念,包拯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民人奔走相告,盛贊包拯為政清廉,為人清白,嫉惡如仇。他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由三司使改任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對政令得失,大臣營私腐敗之事,他都敢于直言相諫。著名的“三彈張堯佐”事件即發(fā)生于此時。
張堯佐是宋仁宗張貴妃伯父,為人不學無術(shù),無德無才,但極善投機鉆營,奉迎諂媚仁宗,而受青睞。無功受祿,屢屢晉升。仁宗授予他宣徽南院使,淮康軍節(jié)度使等四項要職。因為任用不當,滿朝震驚。包拯和群臣上疏極諫,懇求收回成命,仁宗不聽。包拯非常擔心張堯佐此后鉆進樞密院,有可能通過張貴妃的關(guān)系,爬到宰相之位,那樣他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握朝廷生殺大權(quán)了。包拯置個人得失危險于不顧,上疏向仁宗反映了任命張堯佐在群臣中所引起的強烈不滿,要求仁宗改弦易轍,修正錯誤。言詞尖銳,含義深長。但仁宗看罷上疏,數(shù)月之間,不予理睬。包拯并不氣餒,以更激烈的言辭再次上書仁宗:“臣伏以陛下凡事克己,鮮有過舉,止于堯佐厚甚,不無眾口交非。若厭物情,理須降抑。”(《彈張堯佐二》)包拯在上疏之后耐心啟發(fā)仁宗,對他曉以利害,期以深明大義。他反復叮嚀,要仁宗把吏員的任用提高到國家興衰的高度來認識。但是仁宗仍無動于衷。是時由于對張堯佐過分重用,敗壞了朝綱政紀。于是包拯又三彈張堯佐:“緣張堯佐久以非才,濫司大計,利權(quán)反復,物議沸騰。臣等累次論列,陛下務欲保全,乃曲假榮寵,并領(lǐng)四職。求之前代則無例,訪之人情則不安,臣實憂危,罔知所措!比首陔m固執(zhí),但懾于包拯等人的極諫,不得不免去張堯佐兩個職務。同時明確規(guī)定:后妃之家的親屬不能出任宰相之職。這對杜絕外戚干預朝政是極為有利的。這是包拯的一大功勞。史載他“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
包拯對于地方州郡首領(lǐng)的罪惡劣跡絕不放過。李淑已兼侍讀學士,端明殿學士之職,背后又攀附權(quán)貴,又獲翰林學士侍從一職。一時朝野議論紛紛,且翰林學士一職每日追隨陪伴皇帝身邊,隨時可以進讒,屆時,志士仁人,還可以立朝嗎?包拯上疏彈劾李淑,仁宗不得已罷免了他的翰林學士一職,但保留其侍讀學士職務。包拯以為仍不妥,在《彈李淑二》中奏道:“且陛下日御講筵,博詢經(jīng)義,當用篤厚方正之士,以備師臣之列;豈宜以奸險悖慢之臣得預進讀于前哉,此尤不可之甚者也。”皇帝每天要聽講經(jīng)史,理應選用公正忠厚的學者作為師臣,怎能任用那些陰險犯上之人作為侍讀學士呢?仁宗無奈免去李淑的職務,降為壽州知州。對此,朝廷中的奸佞之臣怎能不膽寒!
封建社會,宰相地位很重要,因為他處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常常代表皇帝日理萬機。宰相的人選關(guān)系到人民的禍福、朝政得失,國運之安危。我國興旺的朝代,都極重視宰相人選,對其無顯著政績的宰輔之臣,縱無大過,也要罷斥。然而宋仁宗時的宋庠,充任宰相七年之久,卻毫無建樹。已雖碌碌無為,但卻洋洋得意。包拯認為宋庠是庸相應予罷斥。他上疏仁宗說:“(宋庠)自再秉衡軸,首尾七年,殊無建明,略效補報,而但陰拱持祿,竊位素餐,安處洋洋,以為得策,且復求解之際,陛下降詔,未及斷章,庠乃從容遂止其請,足見其固位無恥之甚也。”(馮景《書包孝肅彈宋庠疏后》)宋庠也曾虛偽地自求解職,但當仁宗猶豫不決之際,忽又停止請求。豈非貪戀高位,無恥之尤嗎?包拯的耿直、正派、不畏權(quán)貴可見一斑。
包拯做過許多任地方官,其中最棘手的是廬州和開封兩地。廬州是包拯家鄉(xiāng)親朋故舊,熟人熟事,易受人情包圍,徇私枉法。當包拯調(diào)回廬州上任時,親戚朋友無不笑逐顏開,紛紛前來拜謁,結(jié)果都吃了閉門羹,大失所望!端问贰繁緜髡f他“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平時連私人的書信都斷絕了!杏H朋來訪,全部謝絕,概不接見。一切均處之公事,繩之以法。他認為:“法令者,人主之大柄”,因此“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即使遇到自家親戚,也依法從事,違法必究,不留情面。其堂舅倚仗外甥包拯是現(xiàn)任知府,胡作非為,橫行鄉(xiāng)里。受害人向包拯告狀,包拯即時把舅舅傳來,升堂審訊,詢明情況。命衙役依法打他七十大板。消息傳開,市民百姓奔走相告。盛贊包拯秉公執(zhí)法,鐵面無私。“自是親舊皆屏息”,親族中再也沒有人敢橫行鄉(xiāng)里,為非作歹了。于是有人說他不近人情,六親不認,沽名釣譽。包拯面對擾攘的流言,揮筆寫下了一首五律:“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在詩中包拯形象地勾畫出自己無所畏懼的性格,表達自己不茍且求榮的志向,表明要為國家,為天下蒼生作一番事業(yè)的抱負。
開封府是京師重地,皇親國戚,世家權(quán)貴,豪門巨富他們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或直通皇帝,或聯(lián)絡外戚,后臺堅牢,政令不易推行。包拯對此早有思想準備,他鐵骨錚錚,無所畏懼。上任伊始,他發(fā)現(xiàn)百姓申訴冤枉上訴時,要先把狀紙交“門牌司”,由他們收轉(zhuǎn),這些人從中勒索,造成“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惡名聲。包拯深知其弊,撤銷“門牌司”,百姓可以直接到他面前遞狀紙,有理無錢也能伸冤了。開封城內(nèi)有一條惠民河,城內(nèi)達官貴人紛紛占地修庭園,筑亭榭,擠占地皮,使河道越來越窄,越淤越淺,洪水暴發(fā),泛濫成災,市民深受其害。包拯令其交出地契,逐一審驗,發(fā)現(xiàn)多是偽造的。他下令對于偽造地契修筑的花園亭榭樓臺,不論其官爵品階一律拆除。并把名單上報皇上,一律免去官職。為此,朝中貴戚宦官都十分畏懼他。京城百姓傳說:“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老包!”說他不貪污,不受賄,懲治壞人,鐵面無情。
包拯一生生活清苦!端问贰繁緜髡f他“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逼溟L子包夭折,晚年喜得一子,名叫包,包拯病危時,幼子僅五歲。他留下一條遺訓:“后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彼麌谄渥迦税堰z訓刻在石上,砌在堂屋之東,“以昭后世”。充分表露了包拯廉潔愛民的情懷。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六十三歲的包拯正在府衙理事,突然發(fā)病,抬回家中即與世長辭,時人聞之,都為之悲傷。據(jù)出土的包氏墓志記載:“其聲烈表爆天下之耳目,雖外夷,亦服其重名,朝廷士大夫達于遠方學者皆不以其官稱,呼之為‘公’。待其去世時,忠讜之士,哭之盡哀,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于衢路!卑簧鸀楣偃迥曛,生前與仁宗爭論時,竟“進對之時,喧嘩失禮”,甚或唾濺帝面,但他一心為國,并無私心,仁宗也不見罪,依之如股肱。故其死后,仁宗臨門吊奠,以示哀悼。并派遣人夫護送其靈柩回故鄉(xiāng)合肥安葬。今合肥包公祠仍懸一副對聯(lián):“理冤獄,關(guān)節(jié)不能,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善無量,依然菩薩心腸!备叨雀爬税簧恢\私利,廉潔愛民的品格。后人稱其人為“真御史中丞”,冠一“真”字,使其在萬千貪官污吏庸官猾吏之中鶴立雞群。包公祠四周包河,遍生紅花鮮藕,傳言藕內(nèi)無絲,“無絲”乃包拯鐵面“無私”的諧音。祠旁有亭,亭內(nèi)有井,名曰:廉泉,相傳為官不廉者不敢飲此水。
包拯生前,人們即尊稱為“包公”,死后同樣受尊重,甚或遠及塞外。據(jù)《甲申雜記》載,西羌于龍呵歸順宋朝后,對押運使說:“平生聞包中丞拯,朝廷忠臣,某既歸漢,乞賜姓包!鄙褡谛廊粦,賜名為順。當時在開封府題名時,唯獨包拯姓名為人所指,且“指痕甚深”,可見其得民心。
歷代忠臣,良將,賢相很多,往往忠而見謗者,信而見疑者,甚或遭殺身滅族之禍者亦史不絕書。和包拯前后同時的名臣如范仲淹、韓琦、杜衍、富弼、歐陽修等或?qū)以赓H謫、竄斥遐荒;或宏圖未展,抱憾終生。唯包拯在宋仁宗時代,馳騁縱橫,或地方或朝廷,直至位列清華,享有侍從之尊。其為官三十五年之久,而立于不敗之地,原因何在?
首先,包拯官運不敗是北宋社會的需要。包拯生于北宋前期中期,當由治趨亂之時,社會矛盾日深,內(nèi)外交困、仁宗時思儒家“保民而王”“仁者無敵”等教誨,更覺需要包拯一類的能臣干將來收拾危局。仁宗有求賢之心,有知人之明,而包拯有匡危之念,又有濟世之才,于是君臣相得。仁宗能容納像包拯那樣具有遠見卓識,剛毅不屈的臣僚,而包拯的大孝愚忠又符合仁宗物色人選的條件。仁宗之遇包拯,乃有伯樂得馬之快,而包拯之奉仁宗,自有如魚得水之歡。
其次,包拯在北宋長期的黨爭之中無所偏倚。北宋自仁宗朝開始,就有朋黨之禍,最著名的就是范仲淹與呂夷簡之爭。包拯的與眾不同之處是他出于呂門而又反對呂派。當初包拯是因為受呂夷簡的薦舉而受到提拔的。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然而當呂派指責范仲淹、韓琦、富弼等為“朋黨”時,包拯對此深惡痛絕。他上疏仁宗說:“臣伏聞近歲以來,多有指名臣為朋黨者。其間奮不顧身,孜孜于國,獎善嫉惡,激濁揚清之人,尤被誣罔,例見排斥!彼粌H僅是單純地站在公正立場譴責呂派,支持范派,而且剴切指出朋黨之禍!肮蔬M一賢士,必曰朋黨相助;退一庸才,亦曰朋黨相嫉。遂使正人結(jié)舌,忠直息心,不敢公言是非,明示勸戒,此最為國之大患也!卑鲇趨伍T而反對呂派,并非“有恩不報”,亦非“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是明辨是非公忠體國,從而使任何一黨均無攻擊他的口實。其三,包拯在廣大臣民中享有極高的威信。他具備封建時代最高的德行至孝至忠。父母去世,他養(yǎng)親廬墓十載、不登仕途,非常人所能。任官后,時時不忘忠君,處處注意愛民。張?zhí)镌凇额}辭》中說:“公(包拯)上裨帝闕,下瘳民病,中塞國蠹,一本于大中至正之道。”包拯確不愧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至忠之臣。他不但勤于政事,且善于政事。敢于冒犯權(quán)貴,執(zhí)法如山,反對太后干預朝政,嚴懲貪酷官吏。他要求“嚴修武備,精選將材,裁汰老弱,招慕義勇,廣儲糧食以提高戰(zhàn)斗力”(《包拯集·前言》)他自身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端问贰繁緜髡f,“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皞骷矣械牢┐婧,處世無奇但率真”。他一生一以貫之,宋人張環(huán)說:“公行也備,才也果,言也誠,志也忠,自初仕逮于考終命,其節(jié)未嘗少衰變!彼麄人品格是無一毫可被人詆毀的。此又是他官運不敗原因之一。
最后之原因是包拯的革新建議及彈劾進諫均未曾在根本上動搖達官顯宦的特權(quán),其目的是在維持大宋王朝的長治久安,但在客觀上又符合廣大民眾的利益,因此受到人民的稱頌。所以宋仁宗即位之后,在他掌握的顯赫的爵位中,一直給包拯留下一個席位。包拯是中國民間傳說中最著名的清官,有大量的戲劇在演他的故事,有不少小說講他的故事。包公戲歷久不衰的原因,是因為世道黑暗,民不聊生,貪官多而清官少,人們從心里呼喚清官的出現(xiàn)。編戲的人把快意的事、為民除害的事都加在包拯身上,在現(xiàn)實社會里看不到清官,在舞臺演演、唱唱也是對現(xiàn)實污濁腐敗的一種抨擊和發(fā)泄。后世讀者如能把讀史和看戲結(jié)合起來,那將體會更深。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杰出的愛國英雄文天祥
宋代是個可悲的時代,趙家皇帝對宋太宗的“守內(nèi)虛外”一直奉為基本國策。太宗說:“國家無外患,必有內(nèi)憂,外患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nèi)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彼J為外患不可怕,只是“邊事”而已,所以大宋皇帝都把精力全在防止“內(nèi)患”上了,結(jié)果幽燕送給了遼國,西北送給了西夏,中原送給金國。到理宗、度宗、恭帝時,便把南宋送給蒙古人了。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體貌豐偉,美晰如玉。少年時見學宮所祭祀故鄉(xiāng)先賢歐陽修、楊邦義、胡銓畫像,皆謚“忠”,心中羨慕,發(fā)誓道:“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倍畾q時中進士,對策集英殿時,滔滔萬余言,一揮而成,宋理宗欽點第一名狀元,著名學者考官王應麟說:“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
是時元兵南侵,南宋朝廷昏暗腐敗,奸相賈似道專權(quán),排斥文天祥。文天祥在《御試策》中提出全面改革的策略改革不息論。他痛斥宋朝“貪官暴吏”“滔滔皆是”,官場中是“濁滓橫流”。他批評守內(nèi)是殘酷鎮(zhèn)壓人民,虛外是對敵磕頭求饒,必須徹底改革。他是我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提出改革不息論的政治思想家,但是他遭到上至皇帝下至大官僚的反對。有識之士一致認為朝廷如用文天祥執(zhí)政,一致對外,宋朝必勝。故相江萬里見天祥,語及國事,感慨萬千地說:“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卑褟团d宋朝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降元,忽必烈命左丞相伯顏率二十萬大軍南犯,時文天祥任贛州知州。元蒙侵宋已歷三十年,元兵已是“力弊、師老、財費”打不下去了。但元蒙滅宋之心不死。度宗死,恭帝立,元軍又大舉南犯,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太皇太后謝氏下詔天下勤王。文天祥奉詔涕泣,立即聚兵積糧,招募民兵一萬人,將赴臨安勤王。文天祥的朋友勸阻他說:“當今元軍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nèi)地,君以烏合萬余赴之,是何異驅(qū)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說,“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庶幾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蔽奶煜檎J為只要道義在胸,天下抗敵英雄豪杰都揭竿而起便可成抗敵的功業(yè)。
原來文天祥為人“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然亡國在即,他“痛自貶損,盡以家資為軍費。每與賓佐語及時事,則流涕,曰:‘樂人之樂者憂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蔽奶煜槁暑I(lǐng)勤王軍赴臨安時,當時江南江北大片土地仍在宋朝手里,由于元朝所進行的戰(zhàn)爭的非正義性和野蠻性,它受到了南宋軍民的殊死抵抗,天下事仍大有可為。但宋朝皇帝固守祖宗之法,拒絕改革,厭惡良謀,頑固地守內(nèi)虛外,猜忌英杰之士。禍國殃民的賈似道不得已被罷免之后,又任用了一個實際是賈似道繼承者的陳宜中做右丞相,力圖防止天下豪杰乘抗元之機拔起,而隨時準備向元朝奉表獻土乞哀。太皇太后謝氏、陳宜中之流視文天祥等為眼中釘,必欲排之而后快。文天祥深知,宋朝衰亡的原因是一直以來的虛外守內(nèi)的軟弱政策。他在臨安向皇帝上疏:“朝廷姑息牽制之意多,奮發(fā)剛斷之義少,乞斬師孟釁鼓,以作將士之氣!蹦纤螢楂I媚元朝,任命無恥降將呂文煥的侄子呂師孟為兵部尚書引起國人憤怒。文天祥又說:“宋懲五季(代)之亂,削藩鎮(zhèn),建郡邑,一時雖足以矯尾大之弊,然國亦漸寢弱。故敵至一州則破一州,至一縣則破一縣,中原陸沉痛悔何及!”這是宋亡的癥結(jié)所在,倘能改變,宋并非注定要滅亡。
此時元軍統(tǒng)帥伯顏已率大軍包圍了京城臨安,要右相陳宜中出城談投降事宜,陳怕當?shù)準子峙職㈩^或被扣留,趁黑夜逃走了。此時文天祥挺身而出,他說:“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且意北尚可以口舌動”,且“欲以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謝氏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二十日,文天祥一行五人到了元營,伯顏原以為文等是來投降的,豈知文天祥要求元人退兵,并警告說:“能如予說,兩國成好,幸甚,不然,南北兵禍未已,非爾利也!辈佉运老嗤{,文天祥巋然不動。伯顏放歸其四人,而拘文天祥。次日正當文天祥在元營痛罵伯顏失信將他扣留時,忽報宋新任右相賈余慶已奉謝氏之命以恭帝名義向元朝投降了。至此文天祥所作的一切努力統(tǒng)統(tǒng)幻滅了。
文天祥從營中逃出,乘船在東海上漂流,南下到了福建,與擁立端宗的張世杰,陳宜中等合作繼續(xù)抗元。當時張世杰指揮的軍隊還有十七萬,民兵三十萬,文天祥新招募的新軍數(shù)萬人。但主持朝政的張世杰,雖是抗元首領(lǐng),但缺乏政治家的復國遠見。當元軍向福安進攻時,他挾持端宗與重兵撤退到海上,從此他一直未離海,使文天祥陸地上的軍隊陷于孤立。
文天祥的可貴之處,是他臨危不懼,憑借自己所組織的愛國部隊,獨立奮戰(zhàn),直至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在海豐五坡嶺被俘。其母及子都死于戰(zhàn)事。文天祥在潮陽見張弘范,昂然不拜,弘范知天祥為人以客禮待之,逼其寫書招降張世杰等人,文天祥說:“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弘范再逼之,文天祥提筆賦詩一首: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讀罷,惶窘不安,只得一笑而已。廠山兵敗,張弘范置酒慶功說:“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蔽奶煜槊鎸敕兜热藶榛⒆鱾t的無恥行徑,淚流不止,他說:“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文天祥被押往元大都,路過金陵住在館驛,感而賦詩:
草合離宮轉(zhuǎn)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北行途中,曾絕食八日,竟未死,到大都元人為誘降計,將他送至華麗的賓館,文天祥坐至天明,不久被囚禁在兵馬司。蒙古人統(tǒng)治元朝,人口稀少,自覺文化落后,歷史淺薄,單憑軍事暴力無法征服漢族民心,故千方百計誘降文天祥。元丞相博羅欲招降他,文天祥在博羅面前昂然而立,說道:“自古有興有廢,帝王,將相滅亡誅戮,何代無之!我盡忠于宋以至死,愿求早死!辈┝_問:“汝謂有興有廢,且問盤古至今日,幾帝幾王?”文天祥答:“一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我今日非應博學弘詞科,何暇泛論!”博羅問:“棄德祐嗣君(指歸降的恭帝趙顯)而立二王,忠乎?”答曰:“當此之時,社稷為重,君為輕。吾別立君,為宗廟社稷計也。從懷,愍(指西晉懷帝,愍帝被匈奴俘虜)而北者非忠,從元帝(指司馬睿、東晉元帝)為忠;從徽、欽(指北宋徽欽二帝被金兵俘虜)而北者非忠,從高宗(宋高宗趙構(gòu))為忠!币幌锰谜脑捳f得博羅語塞良久。他惱羞成怒,又問:“汝立二王竟成何功?”文天祥從容答道:“立君以存宗社,存一日盡臣子一日之責,何功之有!”博羅問:“既知其不可何必為?”微笑回應:“父母有疾,雖不可為,無不下藥之理,盡吾心焉,不可救,則天命也。天祥今日至此,唯有一死,不再多言。”博羅被文天祥駁得張口結(jié)舌,無一言相對,欲殺之,但忽必烈想到文天祥的德才及影響仍欲勸其歸降。忽必烈為勸降文天祥直無所不用其極,南宋歸降的德祐小皇帝被逼來勸文天祥應識時務,為天下效力,對昔日的國君,文天祥只好說:“圣駕請回!眲e無他言。
文天祥被囚在土牢里,數(shù)年來面向南坐,從不面北,土牢廣八尺、深四尋,一小鐵窗。夏日,地下積水,晴天悶熱,種種水氣、火氣、穢氣等七氣匯聚,非人所居。但他用孟子所云“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的一腔正氣,戰(zhàn)勝了污濁的七氣。寫出了傳誦千古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薄皶r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痹娭袣v數(shù)董狐、張良、蘇武、顏真卿、張巡、諸葛亮等歷史上的正氣英烈人物。胸中懷有天地正氣,這黑暗污濁的囚牢,成為了“安樂國”,在小屋里展讀歷史典冊,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一一展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文天祥是中華民族正氣歌中的最強音,當之無愧。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