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什么樣的批評讓聽者如沐春風
-
批評人的時候,盡管動機和出發(fā)點都是為對方好,但方式不恰當?shù)脑挘碗y以取得應有的效果。在批評時要心平氣和,要誠懇認真,冷靜而有耐心,這比板起臉來訓人的效果更好。還有一點,在批評時要因人而異,要采取不同的辦法,比如,對年輕人,要注意語重心長,寄予希望;對中年人,最好是旁敲側擊,點到即止;對長輩和上級,則要巧妙一些,委婉一些。
下面介紹幾種批評的方法,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分別選用。
。1)糖果批評法。
在教育界里,流傳著一個陶行知用糖果批評學生的故事:
陶行知當校長的時候,在校園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當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里去。
放學后,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看見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陶行知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隨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里,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王友更驚疑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guī)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的!”王友一聽校長這么說,感動得哭了:“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說:“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送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
陶行知在批評學生時,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進行獎勵,寓獎勵于批評之中,這種批評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顯。
。2)委婉批評法。
在批評別人時,應該是對事不對人。有些人之所以做錯事,常常是因為不知道正確的標準是什么,所以做錯了也不知道錯在哪里。批評這種人時必須直接指出錯誤所在,他才會明白,才會改正。當然,提出這種錯誤時,一定要講究方法和策略,盡量使用委婉的方式。
美國總統(tǒng)林肯發(fā)現(xiàn),工作人員每天送到白宮辦公室的報告都冗長復雜,而且抓不住重點。他想批評一下工作人員,讓他們改進,可是他并沒有直接指責工作人員不會寫東西、能力不行等,而是在談對報告的看法時對工作人員說道:“當我派一個人出去買馬時,我并不希望這個人告訴我這匹馬的尾巴上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點何在。”工作人員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下次再寫報告時,就改正過來了。
(3)幽默批評法。
幽默是最好的“糖衣”,也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如果批評能以幽默的方式來表達,這樣既能實現(xiàn)批評的目的,又不至于傷了彼此的和氣。
在批評別人時,19世紀的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羅西尼幽默而又睿智。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新編了一首曲子,請羅西尼前去欣賞。羅西尼一邊聽一邊站起來脫帽,接連做了很多次這樣的動作。演奏完畢后,作曲家關切地問他:“我看閣下經常站起來脫帽,是不是我們這里太熱了呀?”羅西尼一聽,說道:“不是的,我這個人有個習慣,一見到熟人就站起來脫帽,剛才我從你的樂曲里遇到了好多熟人,所以就頻頻站起來脫帽了。”
顯然,羅西尼從作曲家的曲子里聽出了很多抄襲之處,但是他沒有直接指出來,而是用這種幽默的方式表示自己發(fā)現(xiàn)了,作曲家自然就心領神會了。
。4)以情動人批評法。
這里有兩個關于批評的事例。
有一家公司,辦公區(qū)內寫著“禁止喧嘩”。有一天,大家因為前一晚都看了一部電視劇,所以高興地聊起了劇情。老板聽見后,走到他們面前,大聲地罵道:“你們不識字嗎?沒見這里寫著‘禁止喧嘩’嗎?”工作人員立刻沒了聲音,等老板走后,有人說道:“我看他也不識字,剛才他的聲音可比我們說話的聲音高得多!”大家一聽,都捂嘴偷笑。
有一位企業(yè)家經過廠房時,看到幾個休息的工人在廠房里吸煙,而在他們旁邊的一塊牌子上醒目地寫著“禁止吸煙”。這個企業(yè)家沒有批評工人,而是從包里拿出一盒煙,發(fā)給每人一支,然后說道:“如果你們能到外面吸這支煙,我真是感激不盡。”幾個工人一聽,趕緊掐滅了手中的煙,還說道:“下次一定注意,再不會在廠房內吸煙了。”
有些時候,板起臉來訓人起到的效果很有限,以情動人反而會更奏效。長輩或領導發(fā)現(xiàn)下屬或晚輩在做事時有失誤的地方,若是以情來打動他們,會讓做錯事的人因心存感激而主動地改正錯誤。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