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節(jié) 第八章
-
二
一口氣寫到這里,我的心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
公子魏牟后來看了這篇文章后,感慨說:
先生喜歡使用提問的方式而不是全然判斷的方式討論問題,甚是高明!您的思緒就像風(fēng)一樣自由穿行于截然對立又相悖相成的彼此、是非、可與不可……之間,游刃有余,波譎云詭,啟人思維的方式令人震撼啊!
我苦笑一聲,其實這樣做是很費心力的,若非如此,弄一些平淡無味的說教誰會聽?
我又想起自己經(jīng)常做的一個夢,在夢中我變成了一只愜意快樂的蝴蝶,在空中飛呀,飛呀。這也許就是我悟到的物我兩忘,物我不分的極致境界吧。
因此在這篇文章的最后,我寫到了自己的這個夢: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人們?nèi)绻軌蜻_到一種與物合體的境界,不論生死、彼此、物我、是非、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則萬物齊一,大道自然出。道是萬物的本質(zhì),也是 生命的本質(zhì),是思想與追尋的本質(zhì),道是全部,是一切,是永遠也是無窮,是運動也是造化,是本體也是驅(qū)動,是本源也是歸宿,是物之齊、論之齊、生死與是非之 齊。
生的對立面即死,死的對立面即生。存在的對立面就是虛無,虛無的對立面就是存在。同樣,認(rèn)可、認(rèn)同、接受的對立面就是懷 疑, 就是不接受、不認(rèn)同、不認(rèn)可。你認(rèn)定了某種東西、某種主張、某種道理為是,那么,同樣的原因、同樣的道理,也會使你認(rèn)為原來你信仰為是的東西,后來成了 非。而當(dāng)你認(rèn)同某種觀念的同時,必然存在著未必完全認(rèn)同、逐漸修改認(rèn)同或從此不再認(rèn)同的潛臺詞。
世人啊,道之境,道之緣,其實并 不渺遠無從靠近,它存在于你的思考與感悟之中,存在于你的取與所取之中,存在于你的嘆息與明白了悟之中,存在于始而哀之,繼而茫之,終而明之的運程中。只 要在凝神萬物時忘掉物我之間的區(qū)別界限,開放五官之覺,去除世俗的褊狹,你就能化人生的荒謬為神奇、為大道、為逍遙與齊物!
這就是我的《齊物論》。
三
寫罷《齊物論》,我突然想起了多年以前聽說的關(guān)于孔丘的一則軼聞,便拿來講給藺且眾徒們聽: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橛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cè),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ā肚f子•外篇•達生》)
孔丘有一次到楚國去,經(jīng)過一片樹林,看見一位駝背老人羅鍋著腰,用一根長長的竹竿粘蟬。只見老人竹竿所到之處,竿頂?shù)酿っ娼盍ⅠR把蟬粘得牢牢的,稱得上是“百發(fā)百中”,就像從地上撿石子兒一樣輕松。
孔丘看得很吃驚,嘴巴張得大大的。好久,等老人放下竹竿準(zhǔn)備休息一會兒,孔丘就上去搭訕說:“老人家,您的功夫真是精妙!是不是有什么技巧門道呀?”
老人呵呵地笑著說:
我有道。我在粘蟬的木桿上放置兩個泥丸,然后用雙手平舉木桿,盡量做到不讓泥丸落地。這樣堅持不懈地練上半年,那么用桿粘蟬十有六七都能成功。更進一 步,如果能夠在木桿上放置三個泥丸而不落地,粘蟬十有八九都能成功。再進一步,如果在木桿上放置五個泥丸而不落地,那么,粘蟬就像在地上拾起一件東西那么 容易。當(dāng)此之時,我的身體就像樹木的根那樣靜,我的手臂就像樹木的枯枝那樣穩(wěn)。雖然有天地之大、萬物之眾,但是,它們都與我毫無關(guān)系,我的心中、眼中、手 中,唯蟬翼之知。我的心胸十分的安靜,我的身體十分的靈巧,任何事物都無法干擾我的精神對蟬翼的關(guān)注。這樣,我怎么能不粘蟬若拾物呢?
說完,再也不理睬孔丘,竟自挑著蟬籠走了。
孔丘聽了,轉(zhuǎn)身對他的弟子們說:
你們聽見老人家說的了嗎?我以前老給你們講用心專一、定性凝神,你們看,這位老人家就是一個榜樣。
藺且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這就是佝僂丈人粘蟬的道嗎?
是啊,小子,當(dāng)一個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某一個事物時,他的精神就會與物合而為一,佝僂丈人粘蟬的手藝說明,人要想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須擺脫束縛,將全部身心投入進去,做到物我為一;做到這一點,也就是達到了“道”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