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蔡瀾:名副其實的面癡
-
南方人很少像我那么愛吃面吧?三百六十五日,天天食之,也不厭,名副其實的一個面癡。
面分多種,喜歡的程度有別,從順序算來,我認為第一是廣東又細又爽的云吞面條,第二是福建油面,第三是蘭州拉面,第四是上海面,第五日本拉面,第六意大利面,第七韓國番薯面。而日本人最愛的蕎麥面,我最討厭。
一下子不能聊那么多種,集中精神談吃法,最大的分為湯面和干面。兩種來選,我還是喜歡后者。一向認為面條一浸在湯中,就遜色得多;干撈來吃,下點豬油和醬油,最原汁原味了。
面淥熟了撈起來,加配料和不同的醬汁,攪勻之,就是拌面了,撈面和拌面,皆為我最喜歡的吃法。
廣東的撈面,什么配料也沒有,只有幾條最基本的姜絲和蔥絲,稱為姜蔥撈面,我最常吃。接下來豪華一點,有點叉燒片或叉燒絲,也喜歡。
撈面變化諸多,柱侯醬的牛腩撈面、甜面醬和豬肉的京都炸醬面為代表,其他有豬手撈面、魚蛋牛丸撈面、牛百葉撈面等等,數(shù)之不清。
有些人吃撈面的時候,吩咐說要粗面,我反過來要叮嚀,給我一碟細面。
廣東人做的細面是用面粉和雞蛋搓捏,又加點堿水,制面者以一桿粗竹,在面團上壓了又壓,才夠彈性,用的是陰力,和機器打出來的不同。
堿水有股味道,討厭的人說成是尿味,但像我這種喜歡的,面不加堿水就覺得不好吃,所以愛吃廣東云吞面的人,多數(shù)也會接受日本拉面的,兩者都下了堿水。
北方人的涼面和拌面,基本上像撈面。雖然他們的面條不加堿水,缺乏彈性,又不加雞蛋,本身無味,但經(jīng)醬汁和配料調(diào)和,味道也不錯。
最普通的是麻醬涼面,面條淥熟后墊底,上面鋪黃瓜絲、紅蘿卜絲、豆芽,再淋芝麻醬、醬油、醋、糖及麻油,最后還要撒上芝麻當點綴。把配料和面條拌了起來,夏天吃,的確美味。
日本人把這道涼面學了過去,面條用他們的拉面,配料略同,添多點西洋火腿絲和雞蛋,加大量的醋和糖,酸味和甜味很重,吃時還要加黃色芥末調(diào)拌,我也喜歡。
初嘗北方炸醬面,即刻愛上。當年是在韓國吃的,那里的華僑開的餐廳都賣炸醬面,叫了一碗就從廚房傳來砰砰砰砰的面聲,拉長淥后在面上下點洋蔥和青瓜,以及大量的山東面醬,就此而已。當今物資豐富,其他地方的炸醬面加了海參角和肉碎肉燥等,但都沒有那種原始炸醬面好吃,此面也分熱的和冷的,基本上是沒湯的拌面。
四川的擔擔面我也鐘意,我在南洋長大,吃辣沒問題,擔擔面應該是辣的,傳到其他各地像把它閹了,缺少了強烈的辣,只下大量的花生醬,就沒那么好吃。每一家人做的都不同,有湯的和沒湯的,我認為干撈拌面的擔擔面才是正宗,不知說得對不對。
意大利的所謂意粉,那個粉字應該是面才對。他們的拌面煮得半生不熟,要有咬頭才算合格。到了意大利當然學他們那么吃,可是在外地做就別那么虐待自己,面條煮到你認為喜歡的軟熟度便可。天使面最像廣東細面,醬汁較易入味。
最好的是用一塊大龐馬山芝士,像餐廳廚房中的那塊又圓又大又厚的砧板,中間的芝士被刨去做其他用途,凹了進去,把面淥好,放進芝士中,亂撈亂拌,弄出來的面非常好吃。
至于韓國的冷面,分兩種,一是浸在湯水之中,加冰塊的番薯面,上面也鋪了幾片牛肉和青瓜,沒什么味道,只有韓國人特別喜愛,他們還說北韓的冷面比南韓的更好吃。我喜歡的是他們的撈面,用辣椒醬來拌,也下很多花生醬,香香辣辣,刺激得很,吃過才知好,會上癮的。
南洋人喜歡的,是黃顏色的粗油面,也有和香港云吞面一樣的細面,但味道不同,自成一格。馬來西亞人做的撈面下黑漆漆的醬油,本身非常美味,但近年來模仿香港面條,愈學愈糟糕,樣子和味道都不像,反而難吃。
我不但喜歡吃面,連關(guān)于面食的書也買,一本不漏,最近購入一本程安琪寫的《涼面與拌面》,內(nèi)容分中式風味、日式風味、韓式風味、意式風味和南洋風味。最后一部分,把南洋人做的涼拌海鮮面、椰汁咖喱雞拌面、酸辣拌面、牛肉拌粿條等等也寫了進去,實在可笑。
天氣熱,各地都推出涼面,作者以為南洋人也吃,豈不知南洋雖熱,但所有小吃都是熱的,除了紅豆冰之外,冷的東西是不去碰的。
而天冷的地方,像韓國,冷面也是冬天吃的,坐在熱烘烘的炕上,全身滾熱,來一碗涼面,吞進胃,聽到嗞的一聲,好不舒服。
但像我這種面癡,只要有面吃就行,哪管在冬天夏天呢。
——摘選自《活,該該快樂著》蔡瀾著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