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2節(jié) 貓城斷想

文_范亦豪


小時候,家住王府井附近,東安市場就成了我的樂園。老東安市場里有很長的一段是數(shù)不過來的書鋪、書攤,這是我常常流連的地方。記得抗戰(zhàn)勝利后那會兒,很多書攤上賣著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長大了才知道,在這個歷史的關(guān)鍵時刻,中國人最關(guān)注的是中國未來的道路問題,所以這類書紛紛上市。蔣介石給出的答案是:一黨專政,領(lǐng)袖獨裁。顯然,國民黨的慘敗就因為走的是這條死胡同。

印象很深的是那陣子書攤上還擺著老舍的《貓城記》,是晨光書局出的,書皮上出版社的標記是只大公雞。我的父親一向喜歡老舍的書,碰見必買。所以我十歲左右就看過《駱駝祥子》?墒恰敦埑怯洝肺曳藥醉,實在看不懂。問爸爸,他只說貓國就是中國。大概估計我反正懂不了,就沒再解釋,我也就沒往下看。《貓城記》只好立在書架上等著我長大。

《貓城記》其實是1932年寫的,為什么在1947年改訂再版,大概也是出版商看上了普遍關(guān)注的中國命運這個大主題。


再一次翻開《貓城記》是1959年的事。我作為一個減輕了處分的右派學(xué)生從農(nóng)場回到北京師大中文系,被安排在四年級的一個班里。經(jīng)過反右,這個系的教授里打了八個右派,其他教師也屬于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之列。當時的口號是“不能讓資產(chǎn)階級占領(lǐng)講臺”,于是我們班很少上課,主要時間是編教材和搞科研。我是沒有資格科研的,領(lǐng)導(dǎo)分派我跑腿兒,搞資料。大概是從上邊下來的任務(wù),北京師大照著上海巴金批判組的樣子成立了個老舍批判組。給我的活兒是跑北京的各大圖書館借老舍寫的書,按領(lǐng)導(dǎo)的話是“準備彈藥”。守著借來的一大摞書,我有了翻看老舍作品的機會,于是又見到了《貓城記》。

我對老舍是很有好感的,干這個差事心情常在矛盾。我猜想著他們會怎么批判老舍。這時候最讓我揪心的就是《貓城記》。老舍別的作品估計頂多扣個資產(chǎn)階級“人性論”、“人道主義”的帽子,《貓城記》要是讓他們批起來可不得了。如果這些批評家們把書里對“大家夫司基”、“馬祖大仙”、“哄”的諷刺上升到反蘇反共,老舍可就慘了。我在反右中親見,“反蘇”在諸罪中最不可赦。凡有被認為是反蘇言論的,必劃右派無疑,一條就夠。我真不想把這顆重磅炸彈交出去,我不愿看到批判家們?nèi)绔@至寶的樣子,我不忍老舍遭難。這當然是太幼稚的想法,憑我,能捂得住嗎?后來,據(jù)說批老舍的大塊文章已經(jīng)在北京的報社排了版,然而,在最后時刻不知是哪位大人物發(fā)了善心,放了老舍一馬,沒有公開批判,只拔了焦菊隱這一桿“黑旗”。老舍躲過這一劫,但也缺少了一次歷練的機會,對未來少了些思想準備。


“文革”后我的處境有了改善,到大學(xué)教書。我的專業(yè)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自然對老舍的作品有了較多接觸的機會,于是也知道了與《貓城記》有關(guān)的一些事情,這段公案的脈絡(luò)在腦子里漸漸清晰起來。

我一向愛讀老舍,喜歡他的寫實、幽默、濃濃的京味和無論寫悲寫喜總有民族精神的光亮在里頭。然而讀《貓城記》時與他別的作品的閱讀體驗完全不同,從哪兒也找不到快感,找到的簡直是一肚子的不舒服。

走進火星上的貓國,一片骯臟、破敗、混亂,毫無生氣。迷葉是國食,貓人靠吃迷葉活著,越吃越糊涂,越懶惰。當官的只會敷衍、撈錢、腐敗。矮個子的敵國打進來,權(quán)貴們紛紛往前線跑,搶先去投降。有過古老文明的貓國終于亡國滅種。

很顯然,九一八事變,日軍入侵,國難當頭,對國事的焦慮和憤慨,使《貓城記》里充滿著近乎絕望的悲觀。他當然是用貓國影射中國,但這絕不是老舍心里中國的全部,貓人也絕不是他心里中國人的全部,貓國不等于中國。它是象征,是寓言。他想以這種方式敲響警世的大鐘。他在警告:如果這樣下去必是亡國滅種。他一反一貫的風(fēng)格,造出這么個異類,企望狠狠地刺一下,把在迷葉中昏沉的中國人叫醒。

這種有些激憤的寫法在那時當局并沒禁止。給他帶來大麻煩的是他在揭露大蝎這些權(quán)貴的同時,又毫不客氣地諷刺了崇尚“大家夫司基”、“馬祖大仙”的政治力量。

無法否認,“大家夫司基”影射的是蘇聯(lián)式的社會主義。小蝎解釋說它是“人人為人人活著的一種政治主義”,“社會是個大機器,人人是這個大機器的一個工作者,快樂的安全的工作著的小釘子或小齒輪”。誰都知道這是套用了列寧的話。列寧說過,“我們要努力把‘大家為一人,一人為大家’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則灌輸?shù)饺罕姷乃枷胫腥,變成他們的生活?xí)慣”(1920年5月2日《論星期六義務(wù)勞動》)!皺C器”與“齒輪和螺絲釘”則是他在《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xué)》中用的比喻。我們不知道老舍是在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看到這些話的,但既然他用“夫司基”來暗喻,認定它來自蘇聯(lián)應(yīng)該不會錯。

在貓城里,政黨叫“哄”,在眾多的哄之中,大家夫司基最厲害!按蠹曳蛩净男叛稣呤呛軙䴕⑷说摹保按蠹曳蛩净鶃淼,居然殺了一位皇上;噬媳粴ⅲ䴔(quán)真的由哄——大家夫司基——操持了;殺人不少,因為這一哄是要根本鏟除了別人,只留下真正農(nóng)民與工人”!敖Y(jié)果,大家夫司基的首領(lǐng)又作了皇上。由大家夫司基而皇上,顯著多么接不上碴,多么像個噩夢!”老舍寫出了這些荒唐,絕不是想管蘇聯(lián)的事,他只是在痛心于國家的現(xiàn)狀卻無計可施的時候,就自己知道的一些情況提出警告:再沒辦法,也不能學(xué)蘇聯(lián)那套,那太可怕太荒謬了。

經(jīng)過了蘇聯(lián)的解體和大量資料的解密,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在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曾經(jīng)發(fā)生過駭人聽聞的紅色恐怖。執(zhí)政者以“工人階級群眾性恐怖”的名義,先后殺了數(shù)以千萬計的蘇聯(lián)公民(可參見前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宣傳部長雅可夫列夫《霧靄》一書)。這在西方世界震撼強烈。老舍1924年至1929年在倫敦大學(xué)任教,后來又曾到歐洲六國旅游。他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而是關(guān)心人類命運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對地球上發(fā)生這樣大的事情不會漠不關(guān)心。他對蘇共的最初印象可能就是那時形成的。當然,他不可能有深入而全面的調(diào)查。

盡管老舍對蘇共及其領(lǐng)導(dǎo)人的暴政以影射的方式進行的諷刺和漫畫式的暴露只是《貓城記》的次要內(nèi)容,但它給老舍留下了難以估計的麻煩,它成了綁在老舍身上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爆炸的一顆炸彈。他清楚這點,這是老舍一生最大的心病。


《貓城記》剛一問世,老舍就感到了來自左翼人士的憤慨,他也后悔了自己過于放肆的冒失。1937年在他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集《老牛破車》里,他就干脆說《貓城記》“是失敗的作品”,從思想到寫法都作了狠狠的否定。他說他丟了幽默而諷刺也不成功,因為“沒有積極的主張與建議”,“又不能精到的搜出病根”。他承認,“我既寫了《貓城記》,也就沒法不叫自己傻瓜了”。

五十年代前期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依照上級的精神決定,除給魯迅出版“全集”外,要給幾位大作家出“文集”。能得到這種難得的待遇在全國也不過寥寥幾人,其中有郭沫若、茅盾、葉圣陶、巴金、老舍和曹禺。名義上是“文集”,實際上主要作品都要收進去。不久,那幾位的都按時出了,唯獨老舍堅持不出。舒乙不久前還回憶說出版社的方白多次到家里找老舍,極力說服他,老舍就是不松口。舒乙認為主要還是因為《貓城記》。我以為舒乙這個判斷十分可信。老舍自己就表示過:“最糟的,是我,因?qū)Ξ敃r政治的黑暗而失望,寫了《貓城記》!彼麤Q定不再重印那本書。這部“最糟的”書沉重地壓在他的心上,成了邁不過去的坎兒,連累到整部文集難產(chǎn)。

1951年開明書店給他出了《老舍選集》。在自序里他又一次表示悔恨,說,《貓城記》“不僅諷刺了當時的軍閥、政客與統(tǒng)治者,也諷刺了前進的人物,說他們只講空話而不辦真事。這是因為我未能參加革命,所以只覺得某些革命者偏激空洞,而不明白他們的熱誠與理想”。

過來的人都知道,既然你有了“事兒”,再檢討再臭罵自己也沒用,如果需要算你老賬的話。何況老舍還是“避重就輕”,小心地繞過那些致命的要害問題呢!

老舍向來是實誠人,但是在這個事兒上我不得不說他的確是“避重就輕”,他有難處,不敢過于實誠。

老舍有點兒太天真,他大概是想讓大家和他一樣翻過曾經(jīng)“最糟的”這一頁,最好是忘掉它。他保證以后不偷懶,“按照毛主席所指示的那么去創(chuàng)作”。老舍就差表示“將功贖罪”了。

老舍說到做到,他以極其勤奮的努力,小心翼翼,步步緊跟,寫了大量歌頌共產(chǎn)黨、歌頌新政權(quán)、歌頌新社會的作品。在老作家中他的成果最多,影響最大,這是公認的。


然而,想讓人們忘記這部作品是不可能的,無論他們對它的注意是出于什么動機。畢竟《貓城記》給人的印象太深了。

1949年之前由于文藝思想的多元,我們還能看到兩位獨立的文藝批評家對它的贊賞。王淑明先生曾專文評介《貓城記》,稱之為“現(xiàn)在幽默文學(xué)中的白眉”。李長之先生的專論中評價為“還算有興味的化裝講演”。這雖有批評的意味,但含著明顯的善意。

1949年后文藝批評的標準已達到空前的統(tǒng)一。在幾部高校教材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中,王瑤、葉丁易、劉綬松等幾乎是眾口一詞地批評它是“失敗”的、“有錯誤的”、“有害的”作品。而到了1959、1960年,如前文講到的,老舍及其《貓城記》幾乎上了全民大批判的戲臺。

批判的巔峰出現(xiàn)在老舍被瘋狂迫害而絕命太平湖之后。1969年《北京日報》突然發(fā)飆,在12月12日、13日、15日、18日這四天,以整版的篇幅聲討“反動作家老舍”,其中兩版是專門來批《貓城記》的。在發(fā)起這一輪批判的第一天,加了一個重要的編者按。按語里邊有一句話值得特別地注意。它說:“如今,社會帝國主義正在利用老舍這個無恥之徒的亡靈,為他們猖狂反華服務(wù)!边@道出了這場鞭尸大戰(zhàn)的一個重要起因。

這句話的背景是什么?據(jù)舒乙回憶,在中國“文革”鬧得最兇的時候,蘇聯(lián)翻譯出版了《貓城記》,一下子就發(fā)行了七十萬冊,同時在特瓦爾多夫斯基主持的《新世紀》雜志上全文連載。蘇聯(lián)的評論說,老舍早就預(yù)見了“文革”,《貓城記》里打老師,殺老師,燒書,都寫了。

蘇聯(lián)在那時候為什么格外青睞《貓城記》?我以為從政治需要出發(fā)大概主要有兩點:一、蘇聯(lián)正在肅清個人迷信及其影響,清算斯大林專制獨裁的罪行,而老舍早在1932年的這部書里,就清醒地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生靈涂炭的可怕。盡管他對真相的了解有限,但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他的看法。這很了不起。紀德訪蘇之后,發(fā)表《從蘇聯(lián)歸來》,不客氣地批評了蘇聯(lián),那是1936年的事,老舍要比他早得多。二、當時蘇共領(lǐng)導(dǎo)人強烈反對中國發(fā)動“文化大革命”,而《貓城記》里早就表現(xiàn)出老舍對類似文化革命的胡鬧的擔(dān)憂。

“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蘇聯(lián)大捧老舍,“我們”當然得大批老舍。再加上老舍曾被“劉少奇在文藝界的代理人周揚”捧為“‘五四’以來的進步作家”,還被彭真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的稱號,當然就更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了。于是老舍就成了“復(fù)辟資本主義的吹鼓手”,《貓城記》就成為“老舍反共反人民的自供狀”。但是在寫批《貓城記》的文章時,我猜想批判家們一定有個難解的尷尬。因為《貓城記》最大的“要害”是反蘇共領(lǐng)導(dǎo)的暴政,可現(xiàn)在卻是蘇聯(lián)人大張旗鼓歡迎《貓城記》,這話又該怎么說呢?只好裝作沒看見,一字不提,管它合適不合適,給它戴上一個“擁蔣反共的鐵證”的帽子吧,反正也沒有人敢反駁。

抓住《貓城記》上演的這場鞭尸鬧劇,或者還可以告訴我們,老舍決心辭世與《貓城記》估計也很有關(guān)系,或者說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文革”已經(jīng)血淋淋地迫害到他的情況下,他會預(yù)料到再升級的下一步很可能要拿《貓城記》和他算老賬。因為在整人者的黑賬當中,《貓城記》肯定是老舍最大的“歷史問題”。他將因之遭到更難以忍受的侮辱和迫害。果然,《北京日報》的四個整版證實了這已久的蓄謀,即使沒有“蘇修”的緣故,這也是早晚的事。所以,“何立從東來,我向西方走”(見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

也許是“文革”余威還在心里起著作用,也許更主要是因為老舍本人對《貓城記》的否定,直到1978年老舍夫人胡絜清先生編《老舍論創(chuàng)作》這個集子時,還“猶豫了很久”才決定把老舍的《我怎樣寫〈貓城記〉》一文收了進去,并且用了很長的篇幅(約占后記的三分之一)作了說明。而老舍的女兒舒濟1984年編《老舍文集》時,一反常規(guī),不按發(fā)表的時間順序,竟把《貓城記》編在第七集,排在《無名高地有了名》(1955年)和《正紅旗下》(1979年)的后邊。這大概也是“猶豫了很久”的結(jié)果。其中的矛盾心情誰都能理解。到了“文革”之后,由唐弢主編的最具權(quán)威的高校教材上仍然判定《貓城記》“嚴重歪曲人民革命運動,并錯誤地嘲笑了革命者”,比“文革”前顯然升級了。所以,能不擔(dān)心嗎?


我最近一次讀《貓城記》是由觀看話劇《貓城記》引起的。這次我是以兩種方式讀的,一是讀原著,一是讀那立在舞臺上的由今天的一些年輕朋友改編和演出的《貓城記》。

話劇《貓城記》是今年北京南鑼鼓巷藝術(shù)節(jié)的一個首演劇目?磻蛑拔野选敦埑怯洝氛页鰜碇刈x了一遍。我想象不出這些年輕人會把它改編成什么樣兒。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震撼人心的演出。方旭(改編和主演)和他年輕的團隊以現(xiàn)代的眼光和極具想象力的藝術(shù)方式詮釋了八十年前老舍書寫的故事,續(xù)寫著接受主體創(chuàng)造性的行程。改編者用足了原書的框架,用足了主要的精彩。他們把原著帶有象征神秘色彩和黑色幽默的故事,與鮮活的現(xiàn)實銜接在了一起。連原著的語言也不時被演繹成今天的口頭語言,甚至網(wǎng)絡(luò)語言。通道一經(jīng)打通,貓國變得近在眼前,觸手可及,于是臺上臺下一起激動,一起火爆,一起思索,整個劇場互動了起來。我佩服主創(chuàng)人的精神和勇氣。觀劇之后我高興地對方旭說:“老舍如果看了你這個戲,第一,會嚴肅批評;第二,在心里要豎大拇哥,偷偷大呼過癮,痛快!”同時,我也真切地感到只有在這相對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中,《貓城記》才能在舞臺上亮相。

沿著這種解讀的思路,回過頭來看《貓城記》,八十年前的貓城不是漸行漸遠,反倒是漸行漸近了。

八十年前《貓城記》里所寫的貓國的現(xiàn)實固然是取自當年的國情,只不過是加以象征化藝術(shù)化了的。但歷史是有頑固的延續(xù)性的,我國尤其厲害,特別是那些制度性弊端和國民性頑癥。我們原來習(xí)慣的閱讀方式是追尋作者的本意,但只要改變一下閱讀的角度,就會抗拒不住地要產(chǎn)生關(guān)于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想。書中的許多現(xiàn)象似乎就是不久前身邊發(fā)生的,完全沒有陌生之感,有的在“文革”前、中、后,有的近在今天。

我信手摘引一些,你來聽聽。

——錢,定為國魂。把別人的國魂弄在自己的手里,是高尚的行動。

——迷葉,定為國食。上上下下人人離不開它,那是寶貝,吃迷葉讓人麻醉,讓人舒服,讓人閑散。

——作政治的需要迷葉。自從迷葉定為國食后的四百多年,貓國文明的進展比以前加速了好幾倍。

——有個當官的,自己走路,不叫七個人抬著,人家不但不學(xué),還說你“假冒為善”。

——學(xué)校里有人,而無人格。教員為掙錢,校長為掙錢,學(xué)生為預(yù)備掙錢。

——入學(xué)并不為讀書,也就不讀書,因為入學(xué)為的是得到資格。

——打是會使人立刻變成獸的,打一次便增多一點野性,所以到現(xiàn)在,學(xué)生宰幾個校長或教員是常見的事,這是沒有人格教育的當然結(jié)果。

——青年人,平日看一切不合適,一看到便宜,個人的利益,他們對什么也覺得順眼了。

——有學(xué)校而沒有教育,有政客而沒有政治,有人而沒有人格,有臉而沒有羞恥。

——國民失了人格,國便慢慢失了國格。

——迷葉能把“個人”救活,可是能把國家治死。

……

我無需再引,也無需加注,明者自明。

但重讀這些故事和警語,我們已經(jīng)不會像當年老舍那樣沮喪和絕望。今天的中國不僅存在腐敗,更存在著日益增長的光明的力量,健康的力量,清醒的力量,這給了人們以老舍那時所不可能有的信心。

老舍的《貓城記》磕磕絆絆地走了八十個年頭。今天在大歷史這面鏡鑒中,它站立了起來,卻很奇妙地讓人感到它漸行漸近了。

魯迅曾經(jīng)切望他的文章速朽,希望文章和它所針砭的時弊一起消亡。由魯迅的話我想到老舍的《貓城記》。《貓城記》而今理直氣壯地站立起來被人們認知和理解,我為此也為老舍感到欣慰,又更強烈地盼望《貓城記》速朽。這應(yīng)該也是老舍先生痛切地期望的。

2012年7月24日


選自《散文選刊》2013年第1期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