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以不幸著稱于世的 盧梭
-
以不幸著稱于世的 盧 梭
讓·雅克·盧梭(1712—1778),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卓越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1712年6月28日,他出生于日內(nèi)瓦一個鐘表匠家庭,母親因生他而死。他由姑媽養(yǎng)大,10歲時在一個牧師家學會拉丁文,12歲時為一個公證人做仆人,后來又到一個雕刻匠店里當學徒兼雜役,生活艱辛,受盡虐待。他16歲離家出走,開始流浪。1737年,他寫出了第一部喜劇《娜爾西斯》。1750年,他的第一篇應征論文《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敦風化俗》獲得第戎科學院第一名。盧梭立刻成為哲學論壇上的著名人物。此后,他不斷發(fā)表一系列重要的學術著作,成為舉世矚目的人物。代表作有《懺悔錄》《社會契約論》《愛彌爾》等。
18世紀的法國,貢獻給人類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如伏爾泰、盂德斯鳩、狄德羅、羅伯斯庇爾、盧梭等。他們高舉起理性的火炬,焚燒著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的樊籬,給法國大地漫長的黑夜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曙光。他們的思想不僅影響了整個法國,而且影響了整個歐洲。在他們中間,最負有盛名的要算讓·雅克·盧梭。
盧梭才思敏捷,智慧超人。他無論在哲學、政治、教育,還是在文學、美學、繪畫和倫理道德等非常廣闊的領域,都表現(xiàn)出了卓越的才能,做出了十分寶貴的貢獻。連拿破侖也不得不向世人宣稱:“如果沒有盧梭,便沒有法國革命!
但是,盧梭在回憶自己的身世時卻憤然寫道:“我沒有高貴的門第和出身,但我卻得到了另外一種我所特有的東西:我以不幸著稱于世!
不幸,每個人的一生幾乎都有。但是,如果是“以不幸著稱于世”,那該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經(jīng)歷?
一
1712年6月28日,瑞士日內(nèi)瓦一個鐘表店里,一位疲憊不堪的鐘表匠把精心修好的鐘表放在工作臺上,聽著“嘀嗒”“嘀嗒”有節(jié)奏的鐘表聲,心中默默地為即將分娩的妻子祈禱:“仁慈的上帝啊,請保佑我的妻子一切順利吧!無論生男還是生女!蓖蝗唬姳硗V棺邉。糟糕,這是鐘表匠最忌諱的情況。因為他們常常用剛修好的鐘表走得好壞,來預測前景的吉兇。天。∵@會不會遇上什么大禍?這個貧窮的鐘表匠心都揪緊了。
果然,第二天,他的妻子給他生下一個兒子,但賢惠善良的妻子卻因難產(chǎn)離開了人世。鐘表匠一手抱著哇哇啼哭的嬰兒,一手撫摸著妻子冰涼的尸體,熱淚縱橫,痛不欲生。失去了妻子,丈夫還可以挺得過去,可幼小的兒子永遠失去了母親,他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兒子啊兒子,你的命好苦哇!”父親悲哀地呼喊著。
這個苦命的兒子,就是讓·雅克·盧梭。
盧梭在回憶從小喪母這一悲痛的遭遇時說道:
“我的出生使母親付出了生命,我的出生也是我無數(shù)不幸中的第一個不幸。”
母親去世后,盧梭便由他的姑母蘇薩娜·盧梭撫養(yǎng)。盧梭自出生后,身體非常虛弱,常常鬧病。姑母是位十分能干的少婦,她費盡心血,精心地照顧這個幼小的生命。多虧了她,盧梭才活了下來。
自從母親死后,父親伊薩克·盧梭經(jīng)常郁郁寡歡,他看見盧梭就不免嘆息著談論他的母親。剛剛懂事的盧梭更加感覺到了父親的疼愛和悲傷。他知道自己是用母親的生命換來的,從而使他更加懷念自己的母親。這使他幼小的心靈感到十分悲痛。
伊薩克十分疼愛自己的小兒子,他把自己對妻子的愛也全都加在小兒子身上,注意培養(yǎng)他的興趣、愛好和優(yōu)良習慣。從四五歲起,每逢飯后,伊薩克就給兒子講故事,讀小說,使小盧梭從小就酷愛讀書,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著幼小的心靈。盧梭7歲時,就已將家里的各種書籍全部看完。此后,他便到外祖父家去借書看。這期間,他讀過勒蘇厄爾的《教會與帝國史》、那尼的《威尼斯歷史》、奧維德的《變形記》、普魯塔克的《名人傳》、封得奈爾的《宇宙萬象解說》和《死人對話錄》,還有莫里哀的幾部著作。這些書使盧梭擺脫了失去母愛的悲傷,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思想早熟。他特別喜歡《名人傳》這本書,它使他逐漸喜歡了歷史上的英雄豪杰。書中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跡,常常使他感奮不已。父親也是個有愛國熱忱的人,他常常引導兒子,鼓勵他做一個“愛自由、愛藝術”的人。
盧梭晚年回憶這段生活時說:“由于這些有趣的讀物,由于這些書所引起的我和父親之間的對話,我愛自由、愛藝術的思想便形成了;倔犟高傲以及不肯受束縛和奴役的性格也形成了!
10歲那年,一次意外的事變使盧梭再次受到刺激:他的父親跟一個法國陸軍上尉發(fā)生一場糾紛,那個軍官誣告伊薩克持刀行劫,父親被誣陷入獄。后來父親據(jù)理力爭,才被釋放出獄。盧梭的父親受到這一次侮辱之后,為了名譽,他被迫離開日內(nèi)瓦,出走異鄉(xiāng)。10歲的盧梭從此又離開了疼愛他的父親,被寄養(yǎng)在舅舅家里。
舅舅不久又將他送往包塞的農(nóng)村,寄養(yǎng)在鄉(xiāng)村牧師朗拜爾西埃的家里。鄉(xiāng)村的美景,淳樸的農(nóng)村生活,使盧梭心胸豁然開朗。讀書學習幾乎成了他唯一的消遣。兩年后,他又回到日內(nèi)瓦,舅舅把他送到一個法院書記官馬斯隆那里學習“承攬訴訟“業(yè)務。盧梭十分討厭這行“用卑鄙手段去發(fā)財”的業(yè)務,由此引起了書記官對他的輕蔑和辱罵。最后他被趕出了大門。1725年4月,盧梭到一個脾氣粗暴的師傅杜康曼開辦的鏤刻店當學徒。在這里,他挨打受罵,受盡師傅的侮辱、懲罰和折磨。他厭煩這里的一切,憎惡依附別人,熱愛自由,渴望獨立。為了擺脫痛苦,他又到“書的王國”中去尋求解脫。他讀書有時幾乎到了狂熱的程度。他不管得來幾個錢,都原封不動地送到租書店的女老板那里。租來書,他在干活的案子上讀,出去辦事的時候讀,蹲在廁所里也讀。師傅打他,搶走他的書,有時兇殘地把他的書撕碎、焚燒、扔到窗戶外邊。他沒有錢賠償,就把自己的襯衣、領帶、衣服拿給女老板,然后再租些書看。就這樣度過了兩年。
16歲那年,由于他不堪忍受虐待,便逃離家鄉(xiāng),開始了13年顛沛流離和寄人籬下的悲慘生活。
二
1728年3月,盧梭獨自走在異鄉(xiāng)的小路上。
他的心中充滿了憂愁。沒有母親,離開了父親,這么小就離開家鄉(xiāng),到?jīng)]有依靠、沒有親人的異鄉(xiāng)流浪,命運等待他的將是什么?他用手摸著口袋里臨走前表兄送給他的幾個小錢,熱淚不由得順頰而下。但是,他又想到,這樣可以不受虐待,無拘無束地生活,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一切,心中又充滿了喜悅。
在茫茫的世界上,盧梭東一頭西一頭地四處流浪著。
后來,經(jīng)人介紹,他認識了華倫夫人。華倫夫人原是貴族小姐,同華倫先生結婚后由于沒有生養(yǎng)子女,家庭不和,便獨身從伏沃州來到瑞士湖,皈依宗教。她詢問了盧梭的情況,十分同情地說:“哎,多可憐的孩子,這么小就到處漂泊,太可惜了!
華倫夫人為盧梭想辦法、找職業(yè)。她先把他送到撒丁王國首都都靈的志愿領洗者教養(yǎng)院,以便通過改教(脫離新教,改信天主教),依靠善男信女的慈悲找到一個工作。一天早晨,一個老牧師把盧梭和一批新入教者集合起來,對他們進行訓誨。這個矮小的老牧師,神色嚴肅,口中念念有詞。而盧梭心中對天主教本來就十分厭惡,聽了他第一次布道,盧梭忍不住向老牧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由此引起了一場辯論。老牧師憤怒地拍打著桌子,以借口不懂法語一走了之。第二天,教師們怕盧梭擾亂大家的情緒,便把他隔離出來,和一個年輕而口才又好的牧師住在一間屋里,專門受訓。那位牧師常常無故攻擊新教,盧梭據(jù)理反駁,因此引起很多不快。更不能容忍的是一個同來受訓的斯拉夫人,對盧梭產(chǎn)生了曖昧的感情。這是一個同性戀者,他常常對盧梭動手動腳。盧梭從未見過這種無恥行為,便四處宣揚,說這個斯拉夫人得了神經(jīng)病。一位教士嚴厲地訓斥了盧梭,說他散布這些有損神圣道院的名譽,對這種事根本不必小題大做。受訓結束以后,盧梭剛剛走出舉行改教洗禮儀式的教堂,教士們對他說了一聲“祝你走運”,就把他推出道院,砰地一聲關上了大門。
盧梭又走投無路了。他夾著自己的小包,在都靈的大街上游逛,看哨兵上崗,聽軍樂隊演奏,欣賞王宮的富麗豪華,有時又一個鋪子一個鋪子地招攬鏤刻活計,以求糊口,多虧他當年學過這門手藝!
后來,他被人介紹到顯赫的古豐伯爵家里做仆從。出于盧梭從小積累起來的學識,他特別受到這個家庭的賞識,開始做些抄抄寫寫的秘書工作,后來伯爵想提拔重用他,但盧梭覺得這樣過于屈從,太不自由。他認為,即使他飛黃騰達了,“不論何等輝煌,也比不上青春時代真正的自由的快樂”。于是,他在心里高呼:“再見吧,都城;再見吧,宮廷、野心、虛榮心;再見吧,愛情和美麗”,就離開了古豐伯爵家,又開始流浪。
一路上,他靠自己制作的一個小噴水器,沿途表演,求得人們的施舍,但還不能糊口。沒有多長時間,小噴水器被弄壞了,他也無法再進行表演,就開始給別人當仆從、做翻譯、教音樂、抄寫樂譜,什么事情都干過。在顛沛流離中,上上下下,三教九流,他廣泛地接觸社會,特別是社會的底層。這對盧梭思想的發(fā)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一次在法國,他又饑又渴地走進一戶農(nóng)民家里。這個受盡封建專制壓榨的農(nóng)民,不敢給他吃的,為的是怕征收附加稅。他漂泊到巴黎,看到的是遍地垃圾的小路,丑陋污穢的房舍,到處是乞丐、車夫、縫衣婦以及沿街叫賣舊東西的小販,一片骯臟和貧窮的景象。這一切,都在他心靈中激起強烈的憤慨。盧梭出身貧寒,在不同等級的環(huán)境里待過,他認為那些達官貴人腐化墮落,而下層人民卻過著凄慘的生活,這是何等的不平等!他說:“在我心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對于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的同情和對壓迫他們的人所抱著不可遏止的痛恨,就是從這時萌發(fā)的!
1731年底,盧梭走投無路,又找到了華倫夫人。
華倫夫人十分溫和地說:“可憐的孩子,你又回來了。我知道你這樣小的年齡到處流浪是非常困難的!睆拇艘院,在近10年的時間里,盧梭就一直寄居在華倫夫人家里。他有時做文書或音樂教師之類的工作,沒有工作就依靠華倫夫人的年薪過日子。在這段時間里,他進行了刻苦的自學,廣泛地學習了音樂、數(shù)學、天文、歷史、地理、文學、美學,系統(tǒng)地鉆研了唯物主義哲學。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作品,給了他深刻的影響。盧梭回憶說:“我把伏爾泰所寫的東西都讀了,一篇也沒有漏掉……引起我用優(yōu)雅的風格寫文章的愿望!痹诖似陂g,盧梭寫出了他的第一部喜劇《娜爾西斯》,并譜寫了不少樂譜。
盧梭在如癡如醉的學習和同華倫夫人深摯感情的生活中,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他的青少年時代,幾乎都是在漂泊流浪中度過的,長期過著饑寒交迫的痛苦生活。但是,他高尚純潔,不貪圖個人的榮譽和財富,向往自由,在貧賤的生活中保持著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從來沒有因為貧窮而發(fā)出一聲嘆息或流過一滴眼淚。他過早地走向了社會,社會也更多地給他以教育。不幸的青少年生活經(jīng)歷,對于他世界觀的形成,對于他后來成為一位激進的平民思想家,起了深遠的影響。
三
如果說盧梭是一個哲學家、思想家,那么倒不如說他首先是一個音樂家、作曲家和詩人。
1741年,盧梭由于華倫夫人另有所愛和夫人家境每況愈下,心中十分痛苦,便帶著他所創(chuàng)作的劇本和樂譜研究成果,離開華倫夫人,前往巴黎謀生。盧梭十分喜歡音樂,又經(jīng)過不斷地自學和研究,創(chuàng)造出一種用數(shù)字代替音符的簡易記譜法,并寫出了獨具創(chuàng)見的著作《音樂記譜法》。他打算將這些革新成果和撰寫的《論現(xiàn)代音樂》論文帶往巴黎藝術院,想借機出名。
但是,直到第二年8月,巴黎藝術院才同意討論他的音樂革新成果。他宣讀了自己的論文,有條不紊地回答了委員們提出的一些問題。他一直宣稱,自己的記譜法是音樂史上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但有些委員不同意他的意見。一位委員說過去已有一個叫蘇埃蒂教士首先創(chuàng)造了以數(shù)字代替音符的記譜法,盧梭的記譜法是沿襲前人的。盧梭感到十分冤枉,盡管他一再宣稱這是自己的獨創(chuàng),其優(yōu)點是前人的方法無法相比的,但委員們大多數(shù)投了反對票。
盧梭雖然失敗了,但心里很不服氣。只有一位叫拉莫的委員給他的成果以中肯的評價。他說:“你的記譜符號很有價值,它代表音階強弱相差的度數(shù),這是普通的樂譜符號所不能代替的。不過學習的人需要費一番腦子才能學會,這是缺點。至于現(xiàn)在所流行的符號,好處在于中間加進間接符號,使人一看就清晰明白。而你的方法,學習的人需費腦力去計算音階的度數(shù),光憑眼看是不易明白的!北R梭聽了這樣的話,心中才有了一點安慰。
為了生活,他決定把自己的音樂手稿整理之后,找一個出版商,以《現(xiàn)代音樂論》出版,并盼望能由這本音樂著作引起較大的反響。然而,他想得過于樂觀了。書出版之后,銷路卻很差。這使盧梭又遭受一次沉重的打擊。雖然他一心想從音樂方面打開缺口,希望能就此出名,但除了極少數(shù)學者對他加以贊譽之外,一切都好像沒有發(fā)生一樣。天地之間太大了,空氣太沉悶了,一個涉世未深的青年想成名成家,是多么艱難!
盡管遭遇不幸,但不幸中的大幸是他在這里碰見了狄德羅、豐特海涅、霍爾巴赫等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特別是他同狄德羅之間的親密關系,一直持續(xù)了15年之久。這些人對盧梭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后來,法國政府借口狄德羅“散布危險思想”而將他逮捕入獄,盧梭聞訊焦急萬分,心如刀割。他上書法國當局要求釋放狄德羅,如果不然,他愿意陪狄德羅過監(jiān)獄生活。狄德羅的被捕對盧梭是一次刺激,但使他懂得了:從事科學、哲學研究是要冒殺頭風險的。為了追求真理,應該像狄德羅一樣,什么也不怕!有一天,盧梭前往范塞納監(jiān)獄探望被關押的狄德羅。途中,他偶然發(fā)現(xiàn)第戎學院的征文廣告,題目是《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敦風化俗?》盧梭一時有感,思緒萬千,他決意應征,熱情洋溢地投入這項工作。他認為,科學和藝術的進步不僅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反而起了傷風敗俗的作用。自然是美好的,應該以美好的自然來代替罪惡的“文明”。他借機抒發(fā)了埋藏在自己心中已久的思想和情感,一氣呵成,并請狄德羅指教。狄德羅在監(jiān)獄中對盧梭的觀點加以指點和熱情的鼓勵。雖然這篇論文全盤否定科學和藝術是錯誤的,但作者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貴族虛偽的“文明”和輕佻的文藝,認為它們掩蓋了社會的罪惡,束縛了人類自由的天性。這種敢于否定封建文明和蔑視傳統(tǒng)觀念的戰(zhàn)斗精神,引起了全法蘭西的矚目。
1750年7月,第戎學院宣布:盧梭的應征論文《論科學與藝術》榮獲首獎。于是,盧梭聲譽大振,名揚法國,成為文壇上風靡一時的著名人物。這篇論文的得獎和發(fā)表,是盧梭一生中重大的轉折。他決心放棄在音樂方面的追求。從事思想、哲學方面的研究。
1755年,第戎學院又以《人類不平等》的題目公開征文。盧梭撰寫了題為《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的論文應征。文中認為:很久之前存在著一個“自然狀態(tài)”,那時人人平等,人人自由。后來由于生產(chǎn)技術和知識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私有財產(chǎn)和私有觀念,從而使人類進入了文明社會,也使人類失去了天賦的自由和平等。法律、官吏、國家、戰(zhàn)爭,是這種不平等發(fā)展的頂峰。因此,人民為了奪回自己的自由,有權利進行反抗,“以絞殺或廢除暴君為結局的起義行動,與暴君前一日任意處理臣民生命財產(chǎn)的行為同樣合法。暴力支持它,暴力也推翻它!边@種尖銳的揭露和激動的呼喊,啟示了革命,喚醒了民眾。這篇戰(zhàn)斗的檄文,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遺憾得很,正是由于盧梭這種激進的民主思想,被人視為“危險”分子,他的文章沒有中獎,反而遭到了一些攻擊。連啟蒙思想界的一些戰(zhàn)友也對他望而生畏,不斷進行譏諷。1755年8月30日,被譽為思想界泰斗的伏爾泰,在答謝盧梭贈書的回信中說:
“我收到了您的攻擊人類的新著……從來沒有人花過如此多的腦子來說服我們重新變成野獸,捧讀大作,真想又要用四只腳來爬。”
對手這樣的譏諷嘲笑,盧梭旗幟鮮明地給予反駁。他說,我之所以強調(diào)原始的人和自然狀態(tài),并不是想使人類再返回到野蠻狀態(tài),重新過野獸般的原始生活,而是要說明人的本性,要把由自然形成的人和因環(huán)境與人的進步使他的原始狀態(tài)有所改變區(qū)別開來。要從現(xiàn)有的人類性質中辨別出哪些是原始的,哪些是人為的,進而探索和認識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由于思想觀點的分歧,終于導致盧梭同伏爾泰之間的決裂。對于其他一些人的攻擊,盧梭更是予以堅決回擊,決不后退一步。
在社會生活的風風雨雨中,盧梭慢慢地成熟了。他認為,人在社會中生活,第一要堅持奮斗,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停止;第二要能頂著各種攻擊和不幸,在任何惡劣環(huán)境中決不低頭;第三要“做一個自由的有道德的人,無視財富與榮譽”,要始終保持自己獨立不羈的人格。
1752年,宮廷演出他創(chuàng)作的歌舞劇《鄉(xiāng)村魔法師》,請他出席。盧梭前往觀看,故意舊衣襤衫,不修邊幅,以示怠慢。演出后,國王親自“賜給”他年金,他為了“以后敢于講人格獨立、主張公道的話”而謝絕。為了躲避出名以后帶來的種種麻煩,他從1756年至1762年,隱居在巴黎近郊的蒙特莫朗西森林附近。在此期間,他出版了3部重要作品:長篇小說《新愛洛伊絲》、政治理論著作《社會契約論》和哲學小說《愛彌兒》。
特別是《愛彌兒》,是盧梭經(jīng)過20年思考,用了3年時間創(chuàng)作的心血結晶。它是盧梭最滿意、最系統(tǒng)的一部著作。書中,他主張自然神論,認為神存在于人們的心中,是人民的安慰者,而不是人民的統(tǒng)治者。這種神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因此,不需要什么“神的啟示”,所有的教會、教義、教條、教士都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應統(tǒng)統(tǒng)取消。
這篇著作給盧梭帶來了極大的災禍。以狄德羅為首的無神論陣營譴責他,認為他這是對宗教神學的讓步和投降。天主教和新教更是不遺余力地攻擊他。巴黎天主教會發(fā)出了聲討書,法院下令通緝他。他的書被當眾焚燒。并揚言要燒死盧梭。為了躲避當局的迫害,盧梭不得不逃亡國外,又開始了他顛沛流離的生活。
四
盧梭首先逃到日內(nèi)瓦。那是他理想的“自由之土”。一到達日內(nèi)瓦,他“撲通”跪在地上,捧起一把黃土深深地親吻著,盡情地享受著自由的歡樂。
但是,沒幾天,瑞士當局得知他逃到國內(nèi),立即發(fā)布一則消息:命令盧梭一日之內(nèi)必須離開瑞士領土,并下令焚毀他的全部著作。看來“自由之土”也并不自由了。盧梭又急忙逃到受普魯士管轄的納沙泰爾。
盧梭當時寫給朋友莫頓的信中說,“我的處境一定使伏爾泰和杜金先生感到滿意了吧,他們急于想看到我被瑞士驅逐出境。”但是,伏爾泰仍是不斷打聽盧梭的行蹤,想從他的言行中尋找毀謗他的材料,以便達到中傷盧梭的目的。
盧梭到達納沙泰爾后,不料那里的教會也將《愛彌兒》和《社會契約論》列為禁書,不準發(fā)行。教會認為《愛彌爾》是異端邪說,《社會契約論》是煽動革命。他們把盧梭的民主原則看成是瘋狂的思想!墩撊祟惒黄降鹊钠鹪础芬咽贡R梭身處困境,遭受詆毀。現(xiàn)在《愛彌兒》被查禁,他更是陷入被抨擊的浪潮之中。
盧梭心情不快,想尋求安靜,便不斷到教堂去做禮拜。由于外界的攻擊,他已很難再找到工作。他當時待在家里,編織腰帶,然后把編織好的腰帶分贈給鄰居的婦女們。
與此同時,盧梭還在同巴黎教皇畢蒙進行激烈舌戰(zhàn)。
畢蒙教皇說盧梭宣揚的是假道學,說他是“一個自認為學識豐富而誤入歧途的人,一個用繁雜的思想來曲解道德的人,一個泯滅讀者道德觀的人,一個主張人類社會平等又想將人類貶低到禽獸地步的人”,并建議嚴厲制裁這個制造、散布異端邪說的人。
盧梭對這些無恥的誹謗,立即進行反駁。他在心力交瘁的情況下,發(fā)表了《致畢蒙教皇書》,駁斥了畢蒙教皇的污蔑。
《致畢蒙教皇書》發(fā)表以后,又引起很大震動,不少人都參加了譴責盧梭的行列,甚至有的舞蹈教師也寫信駁斥盧梭。不久,日內(nèi)瓦當局取消了盧梭的永久公民權,這是對盧梭又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他熱愛自己的祖國,但現(xiàn)在卻沒有了公民權。不僅如此,在日內(nèi)瓦的市面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本《公民的情感》的書,這本書極力抨擊、污蔑盧梭的人格、思想以及道德觀。這是由伏爾泰和盧梭過去的一位朋友福尼寫的。書中充滿對盧梭的誹謗,甚至將他把子女放在孤兒院一事也拿來進行攻擊。伏爾泰憑著自己的聲望,使《公民的情感》很快風靡日內(nèi)瓦,引起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對盧梭的攻擊。
一天晚上,盧梭正在睡覺,突然被一陣劇烈的聲響驚醒。原來有人用石頭在砸他的窗戶。盧梭趕快躲進廚房,身體貼著墻壁,以防石頭擊中。就是這樣,還是被一塊石頭擊中了腳。幸好鄰居的仆人聽到后外出求援,警察及時趕到,才阻止了這場亂子。這時,盧梭的住所前已積滿了石塊、果皮和各種雜物。
在這里已無法再居住下去了,他想到比埃納湖中的圣波埃爾島上隱居。那個小島只有半里長,四周長滿了樹木、青草和灌木林,十分幽靜,是個理想的隱居之地。但是他剛剛住了一個多月,伯爾尼當局就命令他盡快離開。他又被趕了出來。
后來,在朋友的協(xié)助下,他前往英國去尋找大衛(wèi)·休謨,便遷居至英國的烏登市。在那里,他開始寫作《懺悔錄》。外界知道后,一些人策劃要焚毀這本書,盧梭十分擔心。一年多以后,他變賣了一些東西,悄悄溜到法國。
在法國,他仍是一個通緝犯。為了隱身,他改名雷諾,偷偷住在法國西部的林莫西地區(qū)。在這里,他為了充實生活,常常到處采集植物標本,研究起植物學來,并繼續(xù)寫他的《懺悔錄》。然而,三四個星期之后,又一起突然爆發(fā)的事件迫使他再次遷居。原因是一位看守城堡的人,常常和盧梭一塊喝酒、聊天,后來突然死亡。盧梭成為懷疑對象,被認為是在酒里放毒,毒死了那個人。他十分痛苦,為失去一位朋友感到傷心,又為受到懷疑而感到氣憤。后來,終于證明那人是自然死亡。但是,盧梭想離開此地。幾天后,他遷到了尚貝里。第二年春天,他又遷居巴黎,住在古老的布拉屈斯鎮(zhèn)。平時,盧梭謄寫樂譜和作曲,并開始撰寫《對話錄》。為了免遭外界懷有惡意的人的攻擊,他不聲不響地寫著。這時,他的性格已變得十分孤僻,不相信任何人,不讓任何人進他的書房,很少接見朋友,也不同以往的熟人聯(lián)系,在非常憂郁的環(huán)境中艱苦地寫作。
《對話錄》寫成之后,他不知如何處理,因為法院禁止出他的書。沒有辦法,他決定把這本書送往圣母院,把它放在圣壇前,托全能的主幫他保管。他把《對話錄》包好,上寫“托付給全能的主保管”,并附一篇禱詞:
“公理與正義之神,受害者的保護者,請你接受我的禮物。我將這手稿置于你的祭壇前,寄托給全能的主保管。
“我是個十分不幸的陌生人,孤獨、漂泊,得不到別人的幫助,而且還常常遭到人們的嘲笑、譏諷、貶損和迫害。在以往的15年中,遭受了比死還難的屈辱,貶損我的尊嚴,而且所受的這一切迫害,我無法了解它的原因。我沒有辯解的機會,我與外界聯(lián)系的權利也遭剝奪。我對于人類不再存有希望。因為他們充滿了欺騙、誹謗與謊言。
“我將我的作品托付給你保管,讓它傳到一個較好的下一代手中,他們將從我的作品中發(fā)現(xiàn)一個既無怨恨、也不欺騙別人的人遭受了怎樣的命運……”
寫完這篇禱詞,盧梭已淚流滿面。
但是,當他雙手捧著書稿走向教堂的時候,發(fā)現(xiàn)教堂的大門早已上了大鎖,全能的主好像也不愿意接受他這一委托似的。盧梭迎頭挨了一棒,昏昏沉沉地搖晃著身體,回到了住所。
在漂泊不定、悲慘凄苦的晚年,盧梭還貢獻給人類一部杰出的著作《懺悔錄》。這是他在逃亡中斷斷續(xù)續(xù)寫成的。書中記載了他從出生到1766年之間50多年的經(jīng)歷。全書充滿了對自由、自然的熱愛和對破壞自由、自然的各種封建勢力的痛恨,充滿了平民的自信和尊嚴。在這部自傳性的著作中,盧梭一開始就向自己面對的黑暗社會提出了勇敢的挑戰(zhàn)。他在書中寫道:
“不管末日審判的號角什么時候吹響,我都敢拿著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果敢地大聲說:“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請你把那無數(shù)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然后,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面前,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有誰敢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盧梭這種坦率的性格、堅強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幾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
1776年秋,他開始寫最后一部作品《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想》。他覺得自己在世界上煢煢孑立,一身之外,別無兄弟、親人、朋友,是個被眾人異口同聲謾罵的人,是一個凄慘的孤獨者。同年10月,他正在散步,突然一輛馬車駛來,盧梭趕快躲閃,不料一只狗朝他撲來,他跌倒在地,嘴唇淌血,渾身疼痛,在地上躺了很久。沒想到,當?shù)氐膱蠹垍s抓住一點,又開始對他進行了侮辱。盧梭嘲笑著說,看來他們對我這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想”也不放過。這種攻擊,豈不是又增加了我寫作的素材?難得呀,難得!
1778年7月2日,這位18世紀最杰出的民主主義思想家,以不幸著稱于世的人——盧梭,因腦溢血,永遠離開了人間。他終于擺脫了人世間的種種不幸和痛苦,進入了無憂無慮的天國。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