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1節(jié) 趁火打劫第一

1.為何要趁火打劫→主人忙于救火,無暇顧我

2.火指什么:①天災(zāi)

②無道

③內(nèi)亂

④外患

3.如何劫:①趁危取利

②落井下石

③明助暗奪

④入伙分利

  4.何時不可劫:①恩將不可仇報

②內(nèi)有賢臣,外有強援

③欲先為不可勝

④欲以道義服天下

趁火打劫

兌上

乾下

原典: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敵方遇到的困難很嚴重,那么就應(yīng)該乘機攻擊它,以獲得利益,這是強者用來戰(zhàn)勝處于危境之敵的策略。

“剛決柔也”,這句話出自《易經(jīng)·夬卦》。《夬卦》的卦象是異卦相疊,乾在下,兌在下。乾代表的是天,兌代表的是湖澤,此卦為洪水漲上天之象!秹浴返摹跺鑲鳌氛f:“夬,決也。剛決柔也。”決的意思就是沖決。因為《乾卦》是陽剛之卦,所以剛決柔的意思,就是以陽剛沖決陰柔。因此本計引用《夬卦》卦象的涵義,就是以“剛”代表自己,以“柔”代表敵方,根據(jù)敵人遇到的危險或困難,順勢而取勝的意思。

為什么要趁火打劫呢?因為對方的營地著火了,他們必定會手忙腳亂,連救火都來不及了,哪會注意到有人趁亂打劫,縱然知道了,也會因為顧彼而無暇理我。

隋朝末期,隋煬帝荒淫無道,弒父淫母,極盡亂倫之勾當;又好大喜功,連年征戰(zhàn),并役人開鑿京杭大運河,百姓難忍其暴政,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當時翟讓領(lǐng)導(dǎo)的瓦崗寨義軍勢力較為強大,他們在汴水跟隋軍正面交鋒,奪取了官軍的貨船。雖說暫時的勝利,讓瓦崗寨一時聲名遠揚,可如果沒有長遠的方針、戰(zhàn)略指導(dǎo),也難以形成大氣候啊!翟讓一直在為此事憂慮,沒想到李密很快就為他解決了困惑,“如今煬帝征討遼東不利,朝廷又和突厥關(guān)系斷裂,內(nèi)困而外患,此誠起兵爭雄之機也。而大帥軍多糧少,不利打持久之戰(zhàn),應(yīng)當趁火打劫,直取滎陽城,以建立自己的根據(jù)地,再慢慢壯大實力,見機行事,趁機席卷二京!崩蠲艿囊环f辭,堪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讓翟讓茅塞頓開,也為義軍的發(fā)展指明了道路!疤煜掠⑿郏嵛移湔l”,當機會來臨時,就要善于把握,見機行事,當仁不讓,以過人的膽識、氣魄和謀略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來!

由上可知,趁火打劫有事半功倍之效,而火只是一種狀態(tài),它究竟具體代表著什么?

第一,天災(zāi)。對方天時不利,例如遭遇饑荒、洪旱災(zāi)或者地震的襲擊,可能會引發(fā)人心不穩(wěn)、財力交困等隱患,國家陷入混亂局面,全局失去控制,趁機攻之,勝算必多。

南北朝的時候,東齊后主親佞遠賢,大誅功臣,天下怨聲載道,盜賊四起。周武帝一直對東齊虎視眈眈,想趁機消滅它,只是覺得時機還未成熟。古人云: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東齊百姓早已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想到還遭遇天災(zāi),年景相當慘淡。有的地方半年不見一滴雨,鬧起蝗災(zāi),赤地千里,糧食顆粒無收;有的地方卻是陰雨連月,引發(fā)了洪澇災(zāi)害,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無安身之地。可以說整個東齊已經(jīng)被災(zāi)難籠罩了,從東到西,由南而北,都可以見到餓殍遍野,到處沉浸著哭聲?芍^是伏弱之狀已萌,土崩之勢已生。周武帝知道東齊大勢已去,于是率兵一舉消滅了對方。中國人一向是信天奉道,所以會把天災(zāi)當成是上天對執(zhí)政者的警示。因此,天災(zāi)頻發(fā)之年,也是謠言盛行之時,到處人心惶惶。此時,也是敵對勢力蠢蠢欲動之時。想攘外必先安內(nèi),只要能穩(wěn)定民心,團結(jié)一致救災(zāi)對外,則民不亂,何懼敵之動?

第二,無道。為政無道,必定朝野皆憤,不得民心,趁機攻之,猶探囊取物也。

戰(zhàn)國的時候,宋康公有一個外號叫“桀宋”,桀是夏朝末代國君,也是暴君的代言人?倒恢T侯冠此“美稱”,看來他的為政之道跟桀也是有得一拼。】倒耐跷皇桥炎,驅(qū)逐他的兄長所得。自從當上宋君后,他窮兵黷武,淫蕩無度,經(jīng)常和婦人亂搞,為長夜之歡。看到哪家大臣的妻妾比較有姿色,就強行占為己有,供自己蹂躪;并視臣民性命猶草芥,濫殺無辜,群臣有敢進諫的,就親自拈弓搭箭將他射殺。康公的種種作為,可謂是人神共憤。齊湣王知道康公王位是要做到頭了,于是派人出使楚國和魏國,邀請他們共同出兵攻打宋國。結(jié)果,三路盟軍氣勢洶洶,一路勢如破竹地攻下宋國,將宋國的地盤給分了。愛民者,民恒愛之;棄民者,民又何必憐之。君不愛民,必有愛民之人替君恤之。如果敵人無道,我方就可以替天行道,順天應(yīng)人,取而代之。

第三,內(nèi)亂。一個國家如果出現(xiàn)了內(nèi)亂,像農(nóng)民起義或者權(quán)臣篡位的,必定無力于外交。我方就可以渾水摸魚,取之易如反掌。

戰(zhàn)國的時候,燕王沒有將王位傳給太子,而是讓給了宰相子之。子之做了三年燕王后,國內(nèi)出現(xiàn)大亂。將軍市被和太子平密謀奪位,沒想到舉事不成,市被竟反過來攻打太子,最終的結(jié)局是,太子兵敗逃亡他國,而市被為子之所殺。燕國人對這場時間持續(xù)長達數(shù)月、死傷幾萬人的動亂感到相當恐恨。齊宣王聽說燕國出現(xiàn)動亂,自知有機可乘,于是派大將匡章率五都之兵,因北地之眾以攻打燕國,燕國士兵早就對子之恨之入骨,又豈肯為之賣命?不僅不出戰(zhàn),還干脆將城門打開,放齊軍入境,不做任何抵抗。齊軍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順利進入燕地,將子之抓起來殺了,剁成肉醬,同時也將燕王噲的性命給了結(jié)了。內(nèi)政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往往會變成嚴重的外患,其根源就在于內(nèi)部矛盾的激烈演化,最終會導(dǎo)致武力沖突,從而造成軍疲政乏之局面,給那些早已有所圖謀的外敵以可乘之機。

第四,外患。對方如果遭受強敵凌辱,兵戈不息,長此以往,國力必將勞困,我趁其衰敗之際,攻之,如湯化雪也。

春秋的時候,秦軍和楚軍在丹陽交戰(zhàn),結(jié)果楚軍出師不利,被打得大敗,失去對漢中郡的控制權(quán)。楚王對這次失敗極為不甘,決心跟秦國再干上一番,以洗雪國恥。于是出動三軍再次與秦軍一決雌雄,雙方在藍田展開了生死殊搏,可結(jié)局還是秦軍略勝一籌,楚軍屈居下風(fēng)。韓、魏兩國聽說楚軍再次落敗,就趁對方軍疲士乏之際,聯(lián)盟偷襲楚國。韓、魏盟軍到達鄧地后,楚人才發(fā)覺,楚王怎一個震驚了得,簡直嚇得屁滾尿流,如果后方失守,自己連老家也回不了了,于是馬上割城賠地跟秦軍講和,而后率兵馬不停蹄地返回楚國,以做好抵御對方偷襲的準備。近代,俄國趁著清政府受西方列強蹂躪之際,出兵占據(jù)了我國西北大片疆土。一個國家如果遭受了外敵的凌辱,往往會從此一蹶不振。其原因并不在于戰(zhàn)爭的一級破壞,而在于失敗的二級影響,因為那些潛在的敵人會落井下石,就像一頭受了傷的雄獅,那些餓狼總會竭盡全力也想撲上去咬一口。在這樣四面受敵,內(nèi)外夾攻的攻勢下,境況猶如雪上加霜,最終只能土崩瓦解。

那敵人的營地既然起火了,我應(yīng)當怎么打劫呢?我乘人之危,可以說是無道,也算是盜賊了。然而行軍打仗,非合于道方動,只要對我方有利就可以出擊。當然,做偷盜也是要講究技巧,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的,否則,只會自投羅網(wǎng)。

第一,趁危取利。敵人處于危難之中,我就趁其勞困而不能自衛(wèi)之際,出兵攻打?qū)Ψ剑@樣定能獲得豐厚的利益。

戰(zhàn)國的時候,魏將龐涓兵敗自殺后,魏國開始走下坡路,國力日漸衰敗。秦相商鞅見有機可乘,向孝公進諫說,可以趁魏國新敗之際,諸侯眾叛之時,順勢討伐對方,魏國虛弱必定不能支撐,因此會遷徙,那么秦軍就可以占據(jù)險要之地,向東以制約諸侯,成就帝王之霸業(yè)。孝公對商鞅的一番說辭很是認同,于是就任命他為將軍,領(lǐng)秦軍攻打魏國,剛好跟秦軍對陣的魏將是商鞅的好朋友,商鞅深知兵不厭詐之理,因此使詐欺騙了魏將公子卬,結(jié)果將魏軍打得大敗。魏國不得已之下,只能把河西之地獻給秦國,并把首都遷到大梁,自稱為梁國。當別人陷入困境,力量受到削弱之時,正是我方大展宏圖,趁機大撈一把之日。所謂的“英雄造時勢”,就是要抓住機遇,順天應(yīng)人,完成新老勢力的交替。

第二,落井下石。敵人已落井,可謂是苦不堪言,我再下石,這分明是雪上加霜,將對方逼入絕境,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春秋的時候,秦穆公派孟明等人帶兵偷襲鄭國,沒想到在路上聞知鄭國已有防備,因此不敢貿(mào)然動手,可又不甘心空手而歸。當?shù)弥瑖鴽]有防備時,于是趁機攻打滑國,大肆搶掠而歸;瑖呢敻凰查g被搶劫一空;蔡油龅交魢5惹剀姵吠撕,滑國幾乎變成一座廢墟,殘敗不堪;緹o法興復(fù)自己的國家,就在這國破家亡的悲境中,與滑國相鄰近的衛(wèi)國卻趁機出兵圍攻滑國,一舉得勝,吞并了滑國的地盤,滑國的名字從此消失在地圖上,淪為衛(wèi)國一塊屬地。這個世界從來就是弱肉強食,強者不會因為你是弱者而憐憫你,讓自己受餓。只要處于食物鏈的底端,就逃不了被吃的宿命。想改變自己任人宰割的命運,就只有適應(yīng)競爭生存的法則,努力讓自己變?yōu)閺娬摺?

第三,明助暗奪。對方的營地起火了,我表面上是去幫助對方滅火,助其一臂之力,實際上是趁亂取利,暗中劫奪對方的財富。

春秋的時候,陳國的公子招和公子過擁兵謀反,想奪取王位,陳哀公看到兒子們竟干起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自覺愧對列祖列宗,竟氣憤到自縊身亡。由于陳國無君,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世子也逃亡到國外,只能暫立公子留為國君。后來世子被反對派殺死了,公子留勢單力薄,只好向楚國求助,請求楚靈王發(fā)兵攻打陳國。靈王接到這樣的喜訊,自覺蒼天待己不薄,居然掉餡餅給自己?伤是強忍心中的喜悅,裝作很同情世子留的樣子,答應(yīng)了對方的請求。結(jié)果,陳國確實是給楚國消滅了,可公子留等人也被殺死了,陳國的宗廟被楚人毀掉了,并淪為楚國的一個縣。這個社會,不是所有人都會真心幫助你,有多少人是扛著道德的大旗干盡喪盡天良之事。所以,當自己陷入困境時,不是所有人的援助都可以接受的。如果因為感激而失去警惕性,無異于開門揖盜、引狼入室,讓自己蒙受更大的損失。

第四,入伙分利。敵人的營地起火,我不僅不趁機打劫它,反而援之以手,助其滅火,等事情成功之后,對方必定會感激我,對我論功行賞。

西晉的時候,西秦軍進攻洛陽,河南太守恭靖因城固守,可雙方力量懸殊,堅守也撐不了多久。雍州刺史楊佺期想發(fā)兵相救,可自己勢單力薄,去了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因此只好派人向魏國求救,魏王沒有馬上做決定,而是先派張洛去打探,摸清戰(zhàn)況。佺期對張洛說:“雍州兵寡糧少,洛陽的安危全系于魏國身上。如果貴軍能保全洛陽,我方將有厚報;如果洛陽失守了,與其讓羌人得到它,不如讓它落入魏國之手。”張洛覺得對方很有誠意,因此回去之后就說服魏王發(fā)兵援救洛陽,并一舉擊退了秦軍,保全了洛陽。當然,魏國得到對方的報酬也是大大的,絕對劃算。打劫的方式有很多,不是都要明目張膽地去搶,有時候換個花樣,變相撈一下,往往要比你強取豪奪的效益來得高一些,這就叫各有所需、各得其所。

當然,行軍打仗,也不是見到所有的起火了都可以打劫。所謂水火無情,火本身就是危險之物,若有不慎,很可能就會引火燒身,損兵折將,反受其害,連自己的家當都給燒光了。

第一,恩將不可仇報。所謂“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別人有恩于我,我又豈能趁其危難之際,不思報答,反而算計對方,干此禽獸不如、人神共憤的昧心事呢?

春秋的時候,晉惠公為政無德,把國內(nèi)搞得一片烏煙瘴氣。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晉國年景不好,居然還遇上旱災(zāi),鬧起饑荒。晉國倉廩空虛,無力救濟百姓,只好向秦國求救,秦穆公爽快地將米借給了對方。第二年,秦國也鬧起了饑荒,而晉國的糧食卻大豐收。秦國迫不得已,就向晉國借米,晉惠公接到秦國的求救,不僅不幫助,反而覺得這是個扳倒秦國的好機會,因此發(fā)兵攻打秦國,想趁機撈一把。秦穆公沒想到晉惠公是如此狼心狗肺之人,于是率軍抵抗,幸運的是,晉國的百姓沒有忘記秦國的大恩大德,大部分站在秦國這邊,惠公失去民心,結(jié)果三次交戰(zhàn)都被打敗了,并成為秦軍的俘虜!把蚬蛉,鴉反哺”,動物尚且有感恩之心,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又豈能豬狗不如,一切唯利是圖,連基本的感恩回報之情都沒有呢?

第二,內(nèi)有賢臣,外有強援。敵人的營地雖然著火了,可內(nèi)有智者坐鎮(zhèn),外有強鄰為應(yīng),火勢必將很快被撲滅,千萬不可以輕舉妄動,引火燒身。

春秋的時候,齊孝公想重振霸業(yè),聽說魯國鬧饑荒,就蠢蠢欲動,想趁機攻打?qū)Ψ剑虼讼扰筛呋⑾热ゴ蛱揭幌绿搶,摸清對方的底子。因為魯國的關(guān)系網(wǎng)不錯,后臺也很硬,孝公擔心對付不了對方。高虎奉孝公之命抵達魯國后,本來趾高氣揚,氣勢咄咄逼人,沒想到遇到了俊才柳下惠,那小子曾經(jīng)坐懷不亂,德才兼?zhèn),能言善辯,將高虎駁得理屈辭窮。高虎羞愧萬分地溜回齊國,勸孝公不可出擊。沒想到魯國不解氣,認為齊國太過囂張和小看自己了,于是派人向楚國借兵,楚國看到魯國受欺受,就出兵攻打齊國,攻下了齊國陽谷的地盤,齊國實在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吃不到狐貍?cè)夥慈堑靡簧眚}!按蚬芬惨粗魅恕,有時候?qū)Ψ酱_實無足輕重,可對方的后臺老大我們卻實在惹不起。四大名著歸根到底也是在比后臺關(guān)系!段饔斡洝防锸抢献犹焐嫌腥耍端疂G傳》里是老子江湖上有人,《紅樓夢》里是老子朝廷里有人,《三國演義》里是老子有的是人。所以下手之前要三思,所謂的“知彼”,不僅要了解對方,還要摸清對方的關(guān)系網(wǎng)。

第三,欲先為不可勝。乘人之危,不如自力更生。打劫成功了,不能一勞永逸;失敗了,卻有可能一蹶不振。因此不如讓民休養(yǎng)生息,養(yǎng)精蓄銳。鞏固自家后院,不讓敵人有可乘之機。

東漢初期,匈奴內(nèi)部遭遇災(zāi)荒,瘟疫疾播,各部相互混戰(zhàn),實力大為削弱。漢臣都很高興,以為匈奴的末日到了,紛紛勸光武帝趁機攻打匈奴,不給匈奴喘息的機會。光武帝卻不以為然,認為東漢剛建立,國力還很虛弱,民眾亦不富強,攻打匈奴的時機還未成熟,因此拒絕了群臣的建議,與民休養(yǎng)生息,以恢復(fù)元氣。結(jié)果,國力日益強盛,百姓安居樂業(yè)。匈奴聞知后,自知難以和漢朝抗衡,很是害怕,因此就派使者向漢朝示好,雙方互贈禮物,握手言和。所謂“禍起蕭墻”,矛盾往往來自內(nèi)部,有時候,與其苦苦暗算別人,倒不如留點時間來鞏固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實力,不讓敵人有可乘之機,而后憑借自身的威力,威懾敵人,讓敵人俯首稱臣,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第四,欲以道義服天下。以武勝人,難以長久。唯有以道義服人,爭取民心,讓對方心悅誠服,方能成就王者萬世之霸業(yè)。

唐朝初期,突厥頡利日益衰落,國人離散。剛好又遇上雪災(zāi),凍死了很多羊馬,百姓也有很多受凍而死的。群臣大多勸唐太宗趁機攻打突厥,太宗義正詞嚴地說:“剛剛和人家盟約而背棄對方,此乃不信;乘人之危,此乃不仁;縱然獲勝了,亦乃不武。即使對方的部落都反叛了,六畜都死光了,我也始終不主動出擊,一定要等到對方有過錯,然后才會兵戎相見!北姵紝μ诘男亟笈c氣度大為折服。初唐時,貞觀能采取開明政策,對各少數(shù)民族的同胞一視同仁,待以道義,因此各國都向唐朝納貢稱臣,將唐朝的皇帝稱為“天可汗”。中國人民向來愛好和平,喜歡以道義服人,故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因此即使有時被狗咬了,也能以德報怨,以人性的方式對待對方,而不會像瘋狗一樣反咬對方一口。我們堅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主張構(gòu)建和諧世界,決不搞霸權(quán)主義和強權(quán)政治!

大俠點評:趁火打劫,是乘勢之計。如果火勢不夠大,時機還不成熟,不適合打劫,我方就應(yīng)當隔岸觀火,靜觀其變,待機而動;如果火勢夠猛烈,敵人損失慘重,元氣大傷,那就隨機應(yīng)變,順勢而動,不可錯失機遇。所謂“敵之害,吾之利也”。順時應(yīng)勢者,就像水離開高處流向低處一樣,是順從了天地宇宙之法則,并沒有違背用兵之道。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