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釜底抽薪第六
-
核心:去其根本
1.如何釜底抽薪:⑴攻其信
⑵泄其氣
⑶斷其糧
⑷傾其巢
⑸擒其王
⑹去其器
⑺奪其權
⑻窮其智
⑼離其眾
⑽絕其源
⑾毀其能
釜底抽薪
履
乾上
兌下
原典: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不與敵人的精銳力量死拼,要消除對方賴以囂張的勢力源泉,與此相對應的卦象為兌在下,乾在上。
《履卦》的卦象是異卦相疊,兌在下,乾在上。兌代表澤,乾代表天。上天下澤,由于兌爻是代表陰柔,乾爻是代表陽剛,故此卦乃陰柔凌駕于陽剛之上。因此本計引用《履卦》卦象的涵義,是說我可憑此計挫敗強敵。
水的沸騰是借助火的力量,銳不可當;而火的力量是借助柴草的力量,接近它而不會有危害。因此沒有柴草,火就會熄滅;火熄滅了,水就會停止沸騰。所以揚湯止沸,是權宜之策。要想去掉它的根本,必須釜底抽薪。去掉柴草,就像去掉它的魂魄,魂魄沒有了,身體也不復存在。所以釜底抽薪是去掉它的根本。而當面對敵人時,想斷了對方的根本,應當抽取它什么東西呢?對曰:感情,勇氣,糧食,老巢,帝王,兵器,權力,智囊,士眾,水源,能源。
第一,攻其心。人皆有七情六欲,而心情的好壞又會影響行動的效益。因此,只要打擊對方的情緒,讓對方無心向戰(zhàn),那么就可以讓對方的戰(zhàn)斗力大大降低,潰不成軍。
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被困在垓下,可他當時的兵力還很強,漢軍雖處上風,一時半會卻也奈何不了楚軍。最終張良想出了攻心計,讓漢軍都唱起楚歌,楚人多年在外征戰(zhàn),對家鄉(xiāng)很是懷念,突然聽到家鄉(xiāng)的民歌,心中的無限鄉(xiāng)愁被勾起,因此都無心向戰(zhàn),紛紛逃走了,楚軍最終潰不成軍,被漢軍打得大敗,項羽也被迫自刎于烏江。東晉的時候,司空劉琨鎮(zhèn)守太原,胡人圍攻劉琨,可很長時間都未能得手,劉琨無計可施,就在夜里吹起了胡笳,以發(fā)泄自己的愁思,可能是劉琨音樂天賦比較好,感情又投入,聲音特別的悲慘嘹亮,催人淚下。胡兵聽后,轉念起家鄉(xiāng),竟然潰散了,劉琨因此得以解圍!叭朔遣菽荆肽軣o情”,只要是人,就擺脫不了情感的困惑,就會有情緒的波動。在感情面前,沒有誰敢自稱是真正的強者。總有一種情會讓你牽掛,隨時觸動你敏感的神經(jīng),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家國之情。
第二,泄其氣!皯(zhàn)者,勇氣也。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只要對方的勇氣衰竭了,他們就會失去作戰(zhàn)的動力,擒之易如反掌。
五代十國的時候,前趙游子遠和權渠交戰(zhàn),多次旗開得勝。權渠屢戰(zhàn)屢敗,信心大減,準備投降,可他的兒子伊馀卻不同意,私率精兵逼近子遠的營地。子遠的手下極為氣憤,紛紛勸子遠出門迎戰(zhàn),不料子遠卻按兵不動,回答說:“我聽說伊馀有專諸之勇、慶忌之捷、士強之猛,銳不可當。不如先緩一緩,等對方勇氣衰竭了再攻打,這是曹劌當年戰(zhàn)勝齊軍的方法。”手下眾將都覺得有理,因此就堅守不戰(zhàn)。果然,過了不久,對方的志氣都衰落了,無心作戰(zhàn),結果子遠一舉獲勝,將他們?nèi)糠@了。時間是把殺豬刀,可以消磨掉一個人所有的豪情壯志與勇氣!俺跎俨慌禄ⅰ,那也只是“初生”而已,時間久了,估計連小豬都會恐懼。何況“亢龍有悔”,陽極而陰,也沒有誰能永遠保持旺盛的氣勢。
第三,斷其糧!氨R未動,糧草先行”,糧食是保障軍士得以作戰(zhàn)的物質基礎,失去了糧食,后勤得不到補給,必定會不戰(zhàn)自亂。
宋朝的時候,有賊人躲在梁山泊,官府多次圍剿皆未能成功。后來縣官就派人守候在梁山泊邊,日夜監(jiān)視賊人的動靜,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有人乘坐小舟出入蒲葦,給對方運送糧食。蒲宗孟得到這一情報后,嚴令禁止閑雜人等進入梁山泊。賊人因為多日無人送糧,漸漸斷炊,開不了鍋,只好散去了,不復聚眾為患。東漢末期,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交戰(zhàn),曹操采納了許攸的計謀,率兵偷襲袁軍的軍糧重地烏巢,將袁軍的糧草輜重都燒個精光了。結果,袁軍因為喪失糧草,軍心渙散,被曹軍打得大敗,袁紹也是棄盔丟甲,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人多的時候,吃飯永遠是個問題,如果連溫飽都保障不了,又拿什么體力跟敵人拼死拼活。糧食安全是國家戰(zhàn)略問題,關乎國計民生,絕不可小覷。充足的糧食儲備也是衡量軍隊作戰(zhàn)力的重要參數(shù)。
第四,傾其巢。巢穴是一個人起居安身的場所,如果連老巢都丟失了,無異于喪家犬,連個歸宿都沒有,如何能興風作浪呢?
南北朝的時候,齊神武帝率軍攻打西魏,斛律羌舉獻計說:“宇文黑獺雖然聚兇集惡,可不過是烏合之眾,作困獸之斗而已。如果堅持與他交戰(zhàn),我方的糧食將補給不足,不如棄之而直奔長安。長安防守空虛,可以不攻而克,攻下對方的老巢,他們無處可歸,必可懸黑獺之頭于軍門!鄙裎涞圩罱K沒采納他的意見,在渭典跟黑獺交戰(zhàn),結果大敗而歸。明朝初期,燕王朱棣舉靖難之役,剛開始出師不利,形勢迫在眉睫,難以前進,于是聽取了謀士道衍“勿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的建議,揮師直逼南京,一舉攻下京城,當上了皇帝,是為明成祖。人一旦失去歸宿,就會喪失依靠與寄托,就像一艘航船在海上失去了方向,回不到港灣,連個避風的場所都沒有,漂泊無依,尋不到些許溫暖。
第五,擒其王。王者,三軍之統(tǒng)帥也,只要將對方的核心給搞定,讓其群龍無首,對方必將不戰(zhàn)自亂,擒之猶探囊取物。
五代十國的時候,燕王慕容皝以慕容翰為前鋒將軍,親自率軍討伐宇文逸豆歸,逸豆歸也不甘示弱,派手下干將涉夜干率精兵迎戰(zhàn),雙方劍拔弩張,戰(zhàn)役一觸即發(fā)。慕容皝素知涉夜干勇冠三軍,想讓慕容翰避開他的鋒芒,不要與他正面交戰(zhàn)。沒想到慕容翰卻自信地說:“逸豆歸把希望都寄托在涉夜干身上,將國內(nèi)精兵悉數(shù)交于與他,想孤注一擲,做一次性投資。如果趁此機會將對方打敗,敵人定會傾家蕩產(chǎn),輸個精光,其國也就不攻自破了,何懼之有?”慕容皝深覺有理,于是派慕容翰和慕容霸兩面夾攻敵人,最終成功干掉了涉夜干,對方士兵看到主帥掛掉了,竟?jié)⒉怀绍,結果燕軍大勝而還。擒賊先擒王,斬人必斬首。只要將對方的魁首給解決掉,讓其成為無頭蒼蠅,那么他們就成不了大氣候,當然,其命運也會被人任意宰割。
第六,去其器。兵器乃防身所用,亦乃殺人必備。如果對方身無利器,赤手空拳,又如何擋得住刀林劍雨呢?
宋朝的時候,沅州蠻人聚眾造反,荊湖制置派兵鎮(zhèn)壓。蠻人削竹為箭,并在上面涂了毒藥,被射之人,血流染衣則死。官軍十分恐懼,莫敢向前。最終有人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結蒿為人,扮成官軍的樣子以迷惑蠻人。蠻人不識真假,看到成排身著軍服的士兵,一時萬箭齊發(fā)。沒一會工夫,就把箭用完了。這邊箭射完了,那邊官軍即刻全軍出擊,一舉摧毀他們的老巢。東漢末期,張繡制服虎將典韋,宋憲擒獲猛將呂布,都是趁其不意時,先偷走對方的兵器,而后才成功將他們搞定的。敵有利器,如虎添翼,要想降低對方的攻擊性和殺傷力,就必須去除他們的兇器。特別在匪徒劫持人質的事件中,定要千方百計,盡一切方法先讓匪徒棄械投降,以將對人質的潛在隱患給排除掉,使危害性降至最低。
第七,奪其權。有名而無實權,不過就是“光桿司令”,人家俎上之肉而已,隨時都可以被人拿來開刀,毫無還手之力。
唐武周期時,張柬之等人密謀逼迫武則天退位,將皇位讓給唐中宗,恢復李唐,可是對手握重權的武三思卻沒有采取任何制裁措施。三思就和韋皇后勾結,日夜計劃著除掉張柬之等人,以解心頭之患。后來,三思采納了謀士鄭愔的計謀,向皇上獻計說:“柬之等人功高蓋主,不如封其為王侯,罷其政事,這樣表面文章既做得好,不失尊寵功臣,體現(xiàn)皇恩浩蕩,實際上又可以奪取他們的權力,強化皇權!被噬喜恢嫉碾U惡用心,就封他們?yōu)橥。柬之等人既罷相權,不再參與朝政,自然也就實權盡失,最終被武三思所害,不得善終。在政治生活中,政客或政黨之間的斗爭往往會采用明升暗降,例如武官授予文職,來削弱對方的實力,從而達到制衡和控制他們的目的。而那么多人爭著想考公務員和一些職位的競爭會那么瘋狂,不也是因為有更大的實權,可以配置更多的財政大權,有更多的油水可以撈么?
第八,窮其智。人無智,則與庸人愚夫無異,豈能有所作為呢?人之無智猶湖之無水,久而必枯,只剩皮囊而已,毫無主見,茍活于世。
東漢初期,高峻擁兵自立,不服光武帝的管轄,光武帝遂派寇恂前去收服對方。高峻得知寇恂到達后,即刻派軍師皇甫文去拜訪他,表示決不屈服?茆吹交矢ξ哪歉睂艠樱芍^是怒不可遏,于是不顧諸將的勸諫,嚴令將皇甫文立即斬首示眾,并讓對方的副使回去向高峻稟報,說軍師皇甫文已經(jīng)被寇恂殺了,降抗與否,請他自己仔細定奪?茆窒卤妼χ鲙浀淖龇O為不解,擔心高峻會作困獸之斗,鬧出大動靜來。沒想到過了幾天,高峻竟豎起白旗,乖乖繳械投降了。眾將甚為驚訝,急問其故,寇恂笑著回答說:“諸位有所不知,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兼智囊,他死了,就沒人給高峻出謀劃策,對方無計可施,又怎敢不乖乖投降呢?”諸將聽后,佩服得五體投地。人無智則為愚、為莽,而腦子卻是越用越靈活。如果久不思考,腦子也會像鐵一樣發(fā)銹,F(xiàn)在越來越多的決策者依賴于智囊團或決策支持系統(tǒng),而自己毫無智謀。如果他賴以依靠的外物失去了,那么他也只能是無頭蒼蠅亂撞,根本沒有能力去處理所遇到的矛盾。
第九,離其眾。單槍匹馬,焉能為非作歹?唯其因人成事,方能興風作浪。所以只要將對方的手下調離開,他必將成為孤家寡人,拘之易如縛雞。
明朝的時候,明武宗寵信宦官江彬,導致他權力迅速膨脹,想趁機謀反。群臣略覺他居心叵測,以是有所防備。當時武宗南巡回京,正當彌留之際,楊廷和已定下計謀,準備擒獲江彬?墒墙蚪y(tǒng)領了數(shù)千邊兵,皆乃強悍之士,想對付起來也是個棘手的問題。如果倉促行事,對方可能會叛變,來個魚死網(wǎng)破,危及皇帝的安全。廷和左思右想,皆不得其策,只好去找王晉溪商議,結果晉溪向他獻計說:“那些爪牙不是隨駕南巡了么,給他們記個一二等功,發(fā)個勛章表揚一下,讓他們到通州領賞,不就可以除去心頭之患了么?”廷和聽了,拍手稱善,于是成功將邊兵支開。那些鷹犬被調開了,江彬不過一草寇而已,輕易就被擒獲了!耙粋好漢三個幫”,任何一個人想做成一番大事業(yè),必須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團隊,靠匹夫之勇、一人之力,是難以將事業(yè)做大做強的。項羽有八千江東子弟,沒有團隊的鼎力支持,項羽如何能成為西楚霸王?
第十,絕其源。人不能離開水,馬不能離開草,截斷對方的水草,則其人馬必將困乏,哪里還能再作戰(zhàn)呢?
東漢初期,馬援任隴西太守時,參狼羌和塞外的其他部落寇略漢朝邊境,并殺死了地方官。馬援接到這一情報,知道形勢刻不容緩,立即率軍前往鎮(zhèn)壓。漢軍抵達氐道縣境內(nèi)時,羌人已將人馬安頓在山上了,馬援派人察看了一下周圍的地形,得知山上并無水源草地,對方的人畜飲水是個難題,因此迅速占據(jù)了有利地形,切斷了對方的水源草地,而后堅守不戰(zhàn)。羌人駐扎在山上,本想居高臨下,跟漢軍來場大廝殺,沒想到漢軍竟奪取了自己的水源地,按兵不動。過不了幾天,羌人軍馬由于得不到水草補給,人馬困乏,戰(zhàn)斗力大大下降,難以跟漢軍匹敵,迫不得已之下,其首領帶著十多萬戶羌人逃往塞外,其他種族萬余人全部投降了馬援。中印邊境問題一直是個敏感的問題,印度私吞我國藏南大片國土,可印度的母親河恒河發(fā)源于中國,只要以開發(fā)水能為名,在雅魯藏布江上修建大壩,截斷對方的水源,印度人是絕對不敢那么屌,敢跟我大天朝分庭抗議的。
第十一,毀其能。能源者,猶石油、煤炭等,都是戰(zhàn)爭所要奪取的,也是交戰(zhàn)所依賴的。如果能源被毀了,猶如心臟失去了血液,難以再跳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本就是能源小國,很多能源都要依賴于進口和從敵人身上掠取。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英國和美國就中止出口能源給日本,小日本因為缺少石油和煤礦等能源,最終日益困敝,沒轍就只能投降了。當今中日關系反復無常,小日本不肯正視歷史,仗著有美國撐腰和自己那點家伙,屢次做出有傷中日兩國人民感情的事情,中國只要禁止稀土的出口,日本人失去制造武器的金屬鐵礦,必將向中國搖尾乞憐,不敢囂張。而當年陳水扁主政臺灣時,之所以敢那么屌,是因為他們研發(fā)的導彈可以打到三峽區(qū)域。如果大陸大部分都靠水能發(fā)電,那么三峽一毀,能源必將大大受損,形勢定會不戰(zhàn)自亂。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能源往往是戰(zhàn)爭爆發(fā)的落腳點。誰擁有更多的能源儲備,誰就能更好地維護本國的國家安全,在綜合國力的競爭和未來的發(fā)展中脫穎而出,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強國。
大俠點評:釜底抽薪,是去勢之計。治標不如治本,治標乃權宜之策,治本方是長遠之計。毀其所依,斷其所賴,去其所恃,則敵人猶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何愁不得破乎?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