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序
-
序:舊日的來信
回到北京的時候,起風了,空氣中有冷颼颼的雨水味道,還有看不見卻散不去的霧霾。秋天,是鉛灰色的。每一棵樹,每一個人,每一棟建筑,都因此變得沉默而模糊。
十歲左右,讀外國小說,最喜歡讀到講述深秋仲冬的段落:整個世界變得蕭條,也變得不再重要,屋外的一切都切斷了與人的聯(lián)系,唯獨壁爐燃著熊熊火焰,可以裹著厚毛線織就的披肩,坐在地毯上,喝茶、看書、給貓咪梳毛,拉開猩紅色窗簾,就能看到漫天的雪。
這是一個不太能歡暢起來的季節(jié),卻足夠讓我喜歡。因為已經(jīng)不能生長,所以有漫長時光用來回憶。而回憶并不總讓人愉悅,我總在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重建中重復(fù)這個循環(huán)。
為何我總懷念過去的,卻總覺得過去的不夠好。那么你呢?
就像,燕燕說,把你的短篇小說結(jié)集出版吧,已經(jīng)這些年這些零零碎碎。
好像就是一杯檸檬茶和一杯榛果拿鐵的時間,我說,好呀。
我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在空調(diào)轟鳴的臥室里,把一堆樣刊堆在床上,一本一本地翻看。在審閱文字方面,我無法信任電腦。
不同的雜志,不同的紙張,有些雜志年代久遠,有些已經(jīng)被市場浪潮淹沒不復(fù)存在。我再一次用最初的心態(tài),一張一張翻過去,仿佛,是在讀一封封快要被氧化的,寫給自己的信。
那些名字,那些曖昧的面容,他們是我,又不是我。不同年月的細節(jié)被融進了那些虛構(gòu)的人與事中,我被自己肢解,埋藏在時光深處。那時候是輕快的,那時候是沮喪的,那時候不得不為了約稿而寫,那時候終于有為了自己而寫的故事,每個故事背后,又都有不同的因由。在寫《魚瞳》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即使曾經(jīng)還有幼稚的言辭,不成熟的心血來潮,我也想,也想回到寫《遇見時光》時的自己。不為任何人,只為自己,把心剖開,傾盡所有。
也許,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這就是一條繞不開的路。選擇面對曾經(jīng)的自己,曾經(jīng)的情緒,曾經(jīng)的遣詞造句,才能真正把它們丟下,畫一條路,到明天去。
我接受了曾經(jīng)幼稚的自己,因為我知道,只有先抵達自己,才能最終抵達他人。
在我下決心毀掉過往作品前,它們被集體拯救,也因為它們,才會有更好的文字。
請你接受它們,就像初冬第一場雪,在沉默了整整一個季節(jié)之后,它們會帶來,不太遙遠的,春暖花開。
如果2012,太陽不再升起,末日降臨,那么在此之前,我要把生命贈予我的,悉數(shù)還回去,不留分毫,不會想念。
姚 瑤
2012年秋,于北京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