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孩子是爸爸成長的催化劑
-
孩子不在是一種解放嗎?
只要有一個同事說妻子帶著孩子出遠門了,家里沒人,周圍其他人就會七嘴八舌地說可以過得輕松一點了。這是因為他們覺得可以不用聽妻子的嘮叨,也不用早回家,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
所謂“喜歡做的事情”一般就是工作日和朋友或同事喝酒到很晚、周末睡懶覺到很晚、整天游手好閑。當然也有爸爸進行平時自己沒時間進行的興趣、愛好、活動或處理沒有做完的工作。
就像媽媽偶爾也需要從育兒中解脫一下一樣,爸爸偶爾也需要這樣。如同職場中有假期一樣,在家庭中也需要一點變化來點綴一下生活。
但是我不同意因為照顧孩子而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說法(當然,不照顧孩子、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情況除外)。一般人認為如果不照顧孩子,就能學學英語或享受自己感興趣的生活,還可以為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不一定都如此。
如果像準備考試這種需要絕對的時間保證的事情,確實在照顧孩子的情況下很難做到。但如果是一天抽兩個小時就可以的事情就不應該拿照顧孩子當借口了。因為從一天24小時中可以抽出這樣的時間。
不是“尋找”一小時,而是“撿起”一小時
所有的上班族除了平時加夜班以外,周末還要加班,很繁忙,而且必然有一年會特別忙。我在2002年就是這樣。在繁忙之中,我出了我的第二本書——《孩子們,和爸爸一起玩吧》。周圍的人都開玩笑地說我說忙都是謊話,還應該再給我加點兒工作任務。周圍的人都很驚訝,我上著班,怎么能定期每兩年寫本書、制作家庭報或旅游書、教育孩子呢!其實是一個很小的生活習慣改變了我的生活。
誰都可以一天努力一小時。即使乘坐末班地鐵下班,凌晨一點多到家,只要下決心,也能在睡覺之前抽出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
這不是尋找隱藏時間的游戲。說是隱藏,但是顯露的時間很多,比如看電視的時間、睡覺的時間、喝酒的時間等,生活各處都有可以用的時間。我們并沒有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如果從中節(jié)約一部分,就能有一個小時的充分時間。問題不在于怎么尋找到這一個小時,準確地說是怎么撿起這一個小時。
孩子們在我身邊的時候我更能充分利用時間
我覺得反而是孩子們在我身邊的時候更容易抽出一小時的時間。在妻子和孩子們去姥姥家的時候,理論上我可以多學點英語或讀更多的書,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我的效率和孩子在不在家沒有必然聯(lián)系。
孩子們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反而更能有效地利用時間。比起毫無緊張感地度過悠閑的日子,在忙碌的日子里,自我激勵、把時間分成幾半來用更能充實地度過一天。
在孩子們小時候,當他們醒著的時候,我會對他們竭盡全力。因為幼小的孩子在醒著的時候很需要爸爸,并且爸爸平時很忙,再加上有兩個孩子就更是如此了。
一天中,只有在孩子睡著以后我才能做自己的事情。一般孩子們9點睡覺,所以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9點以后做。9點之后,我們夫婦倆有充足的時間聊天、處理各自的事情,因為這是一天之中我們唯一能做自己事情的時間,所以我很珍視。這是一段不短的時間,可以把要緊的事情集中放到這個時間來做。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睡覺的時間漸漸延遲到十點、十一點。我晚上可以用的時間也跟著往后推,可用時間的長度也減少了。但神奇的是,現(xiàn)在即使孩子們醒著,我也可以抽出一點時間了,因為孩子們有時候在外面玩,周末和朋友們在外面做游戲,還需要自己做作業(yè)。孩子們開始晚睡的時候我的時間好像減少了,但事實不是這樣的,一天中“最少三小時”基本上沒怎么變。
這種“確保的時間”是絕對不能荒廢的。如果能充分地利用時間,比起孩子不在的時候,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反而能更充實地利用好時間。
孩子可以鞭策我的人生
靜靜想來,這么努力、充分地利用時間的原因不僅是因為這是好不容易才抽出的時間,而是我發(fā)現(xiàn),比起孩子不在,他們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反而想更努力地生活,無論孩子們是醒著還是睡著都是這樣。
孩子們鞭策著我的人生。他們是關注我人生的人,也是見證我人生的珍貴證人。我不在乎不認識的人是否認可我,但是我希望認識我的人,特別是孩子們能認可我。人的存在感受歸屬感或認可度的影響很大。如果我得不到孩子們的認可,那么我和我人生的存在感會被大大地動搖。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孩子們鞭策著我為尋找人生的意義而努力。
孩子們是最近距離關注我的人。他們?yōu)榱讼裎一虿幌裎叶χ。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不管從哪個層面上說,我對孩子們的人生都產生著巨大影響力。我當然希望能對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比起一百句話,用一個行動來展現(xiàn)更有說服力。比如在周五晚上,我很想舒服地看一部電影放松一下,但是當孩子們看著你在努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時,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去拿書或打開電腦。孩子們關注的眼神讓我能努力地生活。比起其他人,我最想在孩子們心中留下我的人生印跡。妻子是最了解我人生的人,除妻子之外,我希望孩子們也能更好地理解我的人生。
當我想安逸的時候,孩子們就成了敲打我的竹篦
一般認為孩子是大人的反面教師。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孩子有著天真無邪的樣子、學以致用的姿態(tài)、善意看待事物的態(tài)度等,這些都是大人所不具備的,所以大人用這種形式表達對孩子的向往。
懂得從孩子身上學習的人是有著了不起性情的人!叭诵,必有我?guī)熝!边@句話眾所周知,但是真正執(zhí)行起來卻并不容易,向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學習更是如此。孩子是父母的反面教師,不能單純地從意識上認為孩子只是“教科書”而已。
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意識到孩子的存在,這對自己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教誨。人們在生活中意識到他人,而擁有最強烈或最看重這種意識的就是孩子們。一開始向長輩學習、后來向同伴們學習、最后自覺對自己的安逸敲響警鐘,這樣才能長大!敖虒W相長”的意思就是“教和學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孩子是我們的老師。
我喜歡聽禪師們發(fā)出的竹篦的聲音。我喜歡他們右手握著短竹篦、敲打左手手掌發(fā)出的聲音,更喜歡為了警示修行者的困倦或姿勢,用長竹篦敲擊修行者的肩膀發(fā)出的聲音。
每當我想享受安逸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xiàn)”,拿著竹篦敲擊我的肩膀。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