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3節(jié) 歷盡艱難返天庭,帝怒水劫動三清

    一日,陰君巡至地秘之處,忽聞格斗之聲,陡見黃帝身形,著實吃了一驚。地藏真陰助力擊退蚩尤之魂,縛之。黃帝暫得喘息,目睹眾鬼,始知所在,深悔此行。地藏之主親送黃帝化出陰間下界。因帝元氣大傷,法力暫失,只能緣天柱登達天界。然攀登八方天柱,以帝目前弱如老邁的體力,絕無可能。黃帝知曉,唯一可行之法——直奔中央天柱昆侖,或許隨山巔之沖天血氣升旋入天,也未可知。地藏王如離開陰間,則法力平常,亦無法協(xié)助。此去昆侖遙遙,如帝之老態(tài)龍鐘,無人隨護,萬萬不可。正好剛才帝至陰都山后,聽得眾眾鬼魂云嚷,因帝君、陰君二圣光芒照耀如白晝,不見魂魄之形,唯其間一魂懸兩肉耳 ,一魂懸兩眼蛛,令人稱奇。帝奇而問之。原來兩人耳目特靈,到了陰間,不散耳目之形,除此之外,其他部位皆化鬼影而消失不顯。一魂得名千里眼,眼觀千里之物如在咫尺;一魂得名順風耳,耳聽萬里之音如隔一壁。地藏王拔赦二魂,賜其還形,令護帝駕。
    三人上路,因與凡胎無異,亦需食糧果腹,遂一路行乞露宿。帝落魄至此,仍大駕不忘。當時代帝祝融主事,地干天燥。黃帝甚覺不爽,走不多遠,每每歇息。帝落坐平整之處,令順風耳持葉打扇,千里眼挨門討乞。本是殘羹剩飯,帝亦吃剩下,方許二人就食。順風耳倒不覺大礙,時間一長,千里眼漸生怨氣。乞討不易,挨打挨罵,尚受看門狗之戾氣。即便如此,也不過仨瓜倆棗,每天半饑半飽,生不如鬼。帝無奈,令二人扶己乞討。果然老邁得人憐,乞食有增,三人每天可以大致飽餐一頓。
    一天,三人來到一集市大戶,正趕上富家翁剛剛用罷早飯,剩下大半。黃帝急伸手討要。富
家翁拿起昨夜霉餿之食丟之。帝問,為何不把今日剩飯施舍于他。富家翁振振有辭:今日所剩一可賜予仆人,二可后半天丟棄門外供四鄰隨取。有身份人家丟棄之物亦要與家業(yè)相配,不可過次。像你等野乞,只配吃仆人所剩,或主人夜食所余。黃帝聽罷,氣撞心頭,才要發(fā)作,千里眼、順風耳趕忙勸住。好歹有點,塞塞牙縫,也算今日得食。帝無奈,用罷剩餿,繼續(xù)趕路。再行,也遇流乞,也遇賣兒賣女之貧,問之,生不如死,盼天收其命。帝甚感人世之污濁,暗暗發(fā)誓,改天換地之心漸生。其不思,生不如死之言,乃人生低谷所言,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又有一天,三人早起要翻過前面的大山,東方尚未泛白,透過霧靄,看見黝黑的山頂上火光冉冉,青煙裊裊。走近一看,原來部落正在這群峰之首舉行祭祀太陽神的大典。在遠古先民的眼里,高山之巔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正是祭祀太陽神最理想的圣地。只間部落的族長指揮著著他的臣民將祭祀物品擺放到祭祀臺上,然后有序地跪伏在地,虔誠地等待著太陽從山下的沉沉霧靄中升起。。當層層迷霧中太陽初露的時候,主持祭祀的族長唱起肅穆莊嚴的祭祀曲,衣著鮮艷的姑娘們跳起傳統(tǒng)的舞蹈,人們舉起雙手向著初升的太陽頂禮膜拜,一場盛大的遠古祭祀儀式令三人嘆為觀止。祭祀之詞鏗鏘有力,在空寂的山谷中回蕩:
    “惟我炎帝,創(chuàng)世遠古。合眾開疆,功蓋乾坤。孜孜為民,急其所患。 制耒耜,興農(nóng)業(yè)。嘗百草,創(chuàng)醫(yī)藥。治麻為布,制作衣裙。日中為市,有無互通。我祖恩高五岳,澤被九州,致中華民族繁衍于華夏,為普天之下所共敬共尊。惟我炎帝,萬世典型。德被生民,蔭庇無限。因我炎帝之開拓,乃有黃帝之代承。”
    黃帝仰望高高的太陽神祭壇,黑黑的祭坑里香柴之火熊熊,心里十分羨慕。
    一路之上,黃帝殷切盼望遇到祭祀自己的儀式,一次又一次失望。倒是祭祀火神祝融的遇到不少,從而黃帝知曉祝融已代替顓頊立坐天庭。特別是正月初七是祝融的生日,人間紛紛舉行叫做“朝臺”的祭祀活動,向火神致敬。在朝臺活動中,有不少人跪在火神臺上祈求“火神”保佑,在朝拜的時候,往往有人特意帶著幾個雞蛋或饅頭放在香爐里燒,認為這種經(jīng)過“火神爺”的香火食物就是靈丹妙藥,拿回家去就能包治百病。即時,家家戶戶燒香擺供,祈求火神賜福。窮苦人家拿不出雞、魚、肉等較好的禮品,只好用白面捏蒸成雞、鴨、魚、豬頭等仿生面塑代之。后來又發(fā)展成用白蘿卜刻成香瓜圣果、亭臺樓宇等藝術品。種類也由原來單純的雞、魚、肉發(fā)展為水果、蔬菜、花草及戲劇人物、瑞禽珍獸等等,其形象逼真,生動傳神,五彩繽紛,故謂之“花供”。


    一天,他們來到一座著名的廟宇“火神臺”。廟中除了供奉祝融之外,還供奉著火神廟第一代大祭司閼伯的神像,因此該廟又叫“閼伯臺”。 火神臺形狀如墳墓,規(guī)模很大,高達十丈。據(jù)說閼伯是帝嚳君王后專門管理火種、祭祀火神的官員,稱為“火正”。在那漫長的遠古時代,風沙蔽日,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要把寶貴的火種保留下來,也是一件頗為不易的事。而閼伯卻能夠將火種完整地保存下來,為百姓世代相傳。閼伯死后,埋葬于火神廟旁,因閼伯管理火種有功,便在臺上修建了閼伯廟,供奉閼伯神像。從古至今,當?shù)匕傩彰磕甑恼鲁跗叨嫉交鹕駨R進香朝拜閼伯,形成祭祀火部群神的盛大古廟會。
    “好啊,火部眾神真是威風八面。”黃帝不由得苦笑兩聲。
    再看,到了清明,家家戶戶大門上把后羿的畫像張貼(那時還沒有左右門神,一般都是單扇柴門;富戶人家兩扇門,則貼在盈門墻正中)。大家紛紛燒香上供,祈求后羿保佑。原來清明是后羿的喪命忌日,人間流傳:后羿一出,天清地明。后羿誅殺大地上的惡獸,還人間平安;射下九個太陽,蕩清天宇。人念其功,又聞他坐地藏陰獄,當然皆愿上供獻祭。清明是后羿永遠的祭日。普通亡人過了三年的,清明當天燒紙掃墓;未過三周年的,則在清明的前一天——寒食燒紙。除為亡人送去花銷外,都有賄賂地藏王后羿的意思。其實以后羿的公正無私,這樣做大可不必。
    黃帝的心情越來越郁悶。
    來至天子下都,干脆繞城而過。順風耳早就聽得城外人聲鼎沸,走近一看,原來山南河陽之處,官宦大戶人家正在大修陵墓,光地上附屬高居豪華,堪比太廟,地下之富麗比當今天子之宮室過猶不及。走到切近,但見拖著腳鐐的赤身披發(fā)之漢,艱難地伐木抬石,時有累極而倒者;騎著高頭大馬的監(jiān)工趾高氣揚,隨手把長長馬鞭甩向苦工干瘦的身軀;監(jiān)工的仆從指手畫腳,吆五喝六,把病餓而死的苦工尸體踢翻一旁。帝心大慟,千里眼、順風耳趕緊把他架扶而過。
    來到三皇廟,三人急欲入內(nèi)求些果蔬供品,也將息一宿。黃帝進廟一看,妒心陡起。但見自己的坐像雖高居正中,卻是塵土滿面,前面香火全無,什么供品也沒有。再看炎帝像前,檀香明滅,煙霧繚繞,供品齊全,求醫(yī)問藥之人川流不息。伏羲像前,香火亦可,求卜算卦之輩絡繹不絕,奉獻施祭頗豐。千里眼、順風耳卻無別的心事,看著祭品,但咽口水,等夜深人靜之時大吃特吃,飽餐兩頓,方才依依惜別。黃帝卻什么都沒享用,一直氣鼓鼓的。
    再行,見兩部落血戰(zhàn)。一方把另一方打敗,火燒敗者村落、果林,大火熊熊,被火之老弱、生靈鬼哭狼嚎。得勝一方卻狂笑,稱放火,不過是向代帝祝融略表忠心而已。再看看他們怎么對待俘虜?shù),壯著殺,肥者燒、煮而食;對待幼者最為殘酷,砍去手腳,丟棄于自家豬圈暫養(yǎng),謂之曰人彘,肥而再食。帝心恨恨。


    為繞過三千弱水、八百里火焰山,三人直直往西,欲從昆侖西端登攀(昆侖高山向西北延伸,故弱水在此處不得合攏,火焰山更是漏洞多多。帝在天早知。后羿求藥時不知而已)。歷經(jīng)千辛萬苦,來至西方掩埋相柳之尸處,見五位天帝之臺鎮(zhèn)壓其上。伏羲、少昊、炎帝、顓頊之臺分布東西南北四方,皆威武高巨。唯自己中央的黃帝之臺,塌陷開裂,破爛不堪。帝心生忿。其不想,自己的帝臺處在相柳尸體正上,塌陷開裂,正是相柳污氣腥血過多侵蝕的結果。
    帝賭一口氣,在千里眼、順風耳的扶持下,登上西昆侖大坡來到西王母處,受到盛情款待。西王母見三人儀貌非常,能來昆侖福地絕非尋常之輩,于是先盛情款待,然后一再追問。黃帝已接近天界,法力有所恢復,氣長三分,三杯酒下肚,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王母大喜,奉獻蟠桃,為帝食療。原來王母曾讓預言女神占卜,其夫運如何。預言女神有言:其夫乃三界之主,尊貴無比。王母對預言女神發(fā)水之說不屑一顧,對夫貴之言卻深信不疑。今見黃帝,以為大緣天降,百般殷勤,甘愿鞍前馬后。帝不喜王母虎齒豹尾之形,無心與其敘情,只答應升天之后,必有厚賜。
    黃帝一行,在西王母處,食罷蟠桃,飽飲瓊漿,身輕氣爽,一氣登上東昆侖之巔。中央天柱血氣飛旋,眾皆難入其內(nèi),帝不禁坐地大放悲聲,忽見當年下凡懸圃仍飄泊云端,遂凝神聚氣,閉目默念口訣招之。眨眼間,懸圃飛降于腳下,撲騰有聲,又見故主,似乎特別興奮。黃帝扯上千里眼、順風耳同登懸圃,升入天穹,只剩下王母翹首以望。
    黃帝返天,做了三件事:第一,驅逐代帝祝融,自專天庭。第二,賜千里眼、順風耳銀甲銀身,守護銀池之殿,收為親信,稱作耳目。世人稱耳目為親信即出于此。第三,招來水神共工,令決天河,向大地降下洪水,嚴懲人類。
    堯祈求無效,又思慮嫦娥,遂棄大位于舜,結紅絲成仙衣,飛升入月宮,專修凡間男女婚配之機緣。
    天水一下,眾圣俱走。
    東方天帝伏羲不忍睹人間慘狀,帶玄女避入地秘之處。伏羲院中紫檀吸海天靈氣,已成氣候,化作紫氣星云,飄蕩東海之上。
    炎帝見民陷洪水心急如焚,唯督日慢行,盼蒸曬水魅。
    鴻鈞預言,能治此水者,必能統(tǒng)轄周天。此處可知,黃帝必然敗落。本身屬土,發(fā)水自淹,焉有不敗之理?
    師傅無心,徒弟有意。鴻鈞道人遠走天涯,遍采天物,潛心煉丹;臨行分寶,并各賜佛塵一架;言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問三徒有何防身法寶。元始天尊示太極洪元珠一顆,曰玉如意,隨心所欲;靈碧道君展渾圓紫電錘一柄,號無不摧,改天換地;太上老君現(xiàn)無極寶圈一環(huán),名喚金剛套,包羅萬象。


    鴻鈞老祖稱奇,叮囑三徒用心修持,諸事謹慎,戒嗔戒癡
    此三物有深意,分別象征天地形成的三個階段:洪元、混元、太初,后經(jīng)修煉成為三圣護元制敵的大寶。
    元始天尊之洪元珠,又稱三寶玉如意,變化宏大,可現(xiàn)天地洪元之體,萬物難抵。騰浮云中,常現(xiàn)金日之狀,五色祥光照耀,瞬間遍取天地諸寶,可化仙、神、凡、怪精氣血肉,為土為木為山川湖池,如盤古幻化時一般。
    靈碧道君之紫電錘,乃混沌之體初誕新生之狀,無明始生,故代表混元。此寶出手,紫電閃過,擊山山崩,撞地地裂。仙圣受之,魂飛魄散,再無還聚之理。
    太上老君之金剛套,堅硬無比,大可變化如虹,削磕千山,套攝萬靈,尤善吸納仙、神法寶,出手無空。此物乃混沌已消,天地幻化內(nèi)外之形。圈中天大,天為上;圈外地小,地為下。金剛套反靈碧紫電錘之進化,世界已極簡約。圈乃心之相,心思所及為內(nèi),出乎意料是外。圈子之中皆有共言,視為己、友;圈子之外不敢茍同,列為他、敵。圈子是同道的最大同類項,金剛套渾顯太極初生之相,故象征太初之時。
    此三法器亦可相生相克。珠可生錘,亦可化圈;錘可破珠,只是煩惱更生。有一次兄弟賭勝,紫電錘擊破洪元珠,然珠破,從中跳出模樣類似盤祖的大力戰(zhàn)神,手持斧鑿,狠狠地把靈碧道君修理了一番。瞬間洪元珠返本還原。此舉給靈碧道君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從此再不敢對師兄造次。老君的金剛圈亦試過洪元珠。兩物在空中套交,霹靂有時;金剛套箍住洪元珠;洪元珠抖動,金剛套變扭曲,洪元珠脫身而去。而金剛套與紫電錘交手,紫電錘干脆把金剛套磕飛。不過因老君后來撰寫《道德經(jīng)》,大法玄妙,元始天尊、靈碧道君對大師兄還是推崇有加。
    道德玄妙,八十一經(jīng)包萬象;太清文高,三千六百傳生眾。(《道德經(jīng)》書成,三千六百年后,春秋時期,方托化李耳傳布人世。)
    且讓你我單目,一睹仙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馄湮囱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馀,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匈忏辟馄渲杏形。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輕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贏、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軍之后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鳎釋㈡(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梢蚤L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兇虎,入軍不被甲兵。兇無所投其角;o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馀。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尚福之所倚。福尚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被褐懷玉。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元始天尊默記《道德經(jīng)》,爛熟于心,后作《太上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又五百年,魏晉時期托化于道者而名世。
    三十六章參千年,一朝悟道飄九天。
    且讓你我,沐浴,焚香,凈手,朝誦夜讀。
    上清章第一: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閑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nèi)f神。是為黃庭曰內(nèi)篇,琴心三疊舞胎仙。九氣映明出霄間,神蓋童子生紫煙。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兇殘,亦以卻老年永延。
    上有章第二:上有魂靈下關元,左為少陽右太陰。后有密戶前生門。出日入月呼吸存。四氣所合列宿分,紫煙上下三素云。澆灌五華植靈根,七液洞流沖廬間;刈媳S入丹田,幽室內(nèi)明照陽明。
    口為章第三:口為玉池太和官。漱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審能修之登廣寒。晝夜不寐乃成真,雷鳴電激神泯泯。
    黃庭章第四:黃庭內(nèi)人服錦衣,紫華飛裙云氣羅。丹青綠條翠靈柯。七蕤玉龠閉兩扉,重扇金關密樞機。玄泉幽關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氣微。嬌女窈窕翳霄暉,重堂煥煥明八威。天庭地關列斧斤,靈臺盤固永不衰。


    中池章第五:中池內(nèi)神服赤珠,丹錦云袍帶虎符。橫津三寸靈所居,隱芝翳郁自相扶。
    天中章第六:天中之岳精謹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無終休,眉號華蓋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無,宅中有真常衣丹。審能見之無疾患,赤珠靈裙華茜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氣煥,子若遇之升天漢。
    至道章第七:至道不煩決存真,泥丸百節(jié)皆有神。發(fā)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靈堅,耳神空閑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倫,齒神崿鋒字羅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此中,同服紫衣飛羅裳。但思一部壽無窮,非各別住俱腦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當。
    心神章第八:心神丹元字守靈,肺神皓華字虛成。肝神龍煙字含明,翳郁導煙主濁清。腎神玄冥字育嬰,脾神常在字魂停。膽神龍曜字威明。六腑五藏神體精,皆在心內(nèi)運天經(jīng)。晝夜存之自長生。
    肺部章第九:肺部之宮似華蓋,下有童子坐玉闕。七元之子主調(diào)氣,外應中岳鼻齊位。素錦衣裳黃云帶,喘息呼吸體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難。用之不已形不滯。
    心部章第十:心部之宮蓮含華,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適寒熱榮衛(wèi)和,丹錦飛裳披玉羅。金鈴朱帶坐婆娑,調(diào)血理命身不枯,外應口舌吐五華。臨絕呼之亦登蘇,久久行之飛太霞。
    肝部章第十一: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諸要害聰明始,青錦披裳佩玉鈴。和制魂魄津液平,外應眼目日月清。百疴不鍾存無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絕念神死復生,攝魂還魄永無傾。
    腎部章第十二:腎部之宮玄闕圓,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諸六府九液源,外應兩耳百液津。蒼錦云衣舞龍幡,上致明霞日月煙。百病千災急當存,兩部水王對生門,使人長生升九天。
    脾部章第十三:脾部之宮屬戊已,中有明童黃裳里。消谷散氣攝牙齒,是為太倉兩明童。坐在金臺城九重,方圓一寸命門中。主調(diào)百谷五味香,辟卻虛羸無病傷。外應尺宅氣色芳,光華所生以表明。黃錦玉衣帶虎章,注念三老子輕翔,長生高仙遠死殃。
    膽部章第十四:膽部之宮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雷電八震揚玉旌,龍旗橫天擲火鈴。主諸氣力攝虎兵,外應眼童鼻柱間。腦發(fā)相扶亦俱鮮,九色錦衣綠華裙。佩金帶玉龍虎文,能存威明乘慶云,役使萬神朝三元。


    脾長章第十五:脾長一尺掩太倉,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靈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糧。黃衣紫帶龍虎章,長精益命賴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蚓蛱e執(zhí)方,桃孩合延生華芒。男女回九有桃康,道父道母對相望。師父師母丹玄鄉(xiāng),可用存思登虛空。殊途一會歸要終,關塞三關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饑三蟲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氣彭亨。保灌玉廬以自償,五形完堅無災殃。
    上睹章第十六:上睹三元如連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靈夜燭煥八區(qū),子存內(nèi)皇與我游。身披鳳衣銜虎符,一至不久升虛無。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圓閉牖窗。三神還精老方壯,魂魄內(nèi)守不爭競。神生腹中銜玉當,靈注幽闕那得喪。琳條萬尋可蔭仗,三魂自寧帝書命。
    靈臺章第十七:靈臺郁藹望黃野,三寸異室有上下。間關營衛(wèi)高玄受,洞房紫極靈門戶。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發(fā)神語。右有白元并立處,明堂金匱玉房間。上清真人當吾前,黃裳子丹氣頻煩。借問何在兩眉端,內(nèi)俠日月列宿陳,七曜九元冠生門。
    三關章第十八:三關之中精氣深,九微之內(nèi)幽且陰?跒樾年P精神機,足為地關生命棐,手為人關把盛衰。


    若得章第十九:若得三宮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侖。重重樓閣十二環(huán),自高自下皆真人。玉堂絳宇盡玄宮,璇璣玉衡色蘭玕。瞻望童子坐盤桓,問誰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千千百百自相連。一一十十似重山,云儀玉華俠耳門。赤帝黃老與己魂,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日月飛行六合間。帝鄉(xiāng)天中地戶端,面部魂神皆相存。
    呼吸章第二十:呼吸元氣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在前。朱鳥吐縮白石源,結精育胞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回九道明。正一含華乃充盈,遙望一心如羅星。金室之下可不傾,延我白首反孩嬰。
    瓊室章第二十一:瓊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當中立。長谷玄鄉(xiāng)繞郊邑,六龍散飛難分別。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忽之禍鄉(xiāng)三靈歿,但當吸氣錄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當決海百瀆傾。葉去樹枯失青青,氣亡液漏非己形。專閉御景乃長寧,保我泥丸三奇靈。恬淡閉視內(nèi)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愨矣匪事老復丁,思詠玉書入上清。
    常念章第二十二:常念三房相通達,洞得視見無內(nèi)外。存漱五牙不饑渴,神華執(zhí)巾六丁謁。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起自形中初不闊,三官近在易隱括。虛無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當污。九室正虛神明舍,存思百念視節(jié)度。六府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治生章第二十三:治生之道了不煩,但修洞玄與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無為魂魄安,清凈神見與我言。安在紫房幃幕間,立坐室外三五玄。燒香接手玉華前,共入太室璇璣門。高研恬淡道之園,內(nèi)視密盼盡睹真。真人在己莫問鄰,何處遠索求因緣。
    隱影章第二十四:隱形滅形與世殊,含氣養(yǎng)精口如朱。帶執(zhí)性命守虛無,名入上清死錄除,三神之樂由隱居。倏欻游遨無遺憂,羽服一整八風驅?伛{三素乘晨霞,金輦正立從玉輿。何不登山誦我書,郁郁窈窕真人墟。入山何難故躊躇,人間紛紛臭帤如。
    五行章第二十五: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jié)。可用隱地回八術,伏牛幽闕羅品列。三明出華生死際,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二光煥照入子室。能存玄真萬事畢,一身精神不可失。
    高奔章第二十六:高奔日月吾上道,郁儀結璘善相保。乃見玉清虛無老,可以回顏填血腦?阢曥`芒攜五皇,腰帶虎箓佩金珰,駕欻接生宴東蒙。
    玄元章第二十七:玄元上一魂魄煉,一之為物叵卒見。須得至真始顧盼,至忌死氣諸穢賤。六神合集虛中宴,結珠固精養(yǎng)神根。玉{氏}金龠常完堅,閉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煉獲飛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黃童妙音難可聞,玉書絳簡赤丹文。字曰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鸨麍D備靈關,前昂后卑高下陳。執(zhí)劍百丈舞錦幡,十絕盤空扇紛紜;疴徆谙鲫犅錈煟苍邳S闕兩眉間,此非枝葉實是根。
    紫清章第二十九: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俠侍端;f物使我仙,飛升十天駕玉輪。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長存。積功成煉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內(nèi)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百谷章第三十:百谷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心典章第三十一:心典一體五藏王,動靜念之道德行。清潔喜氣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棟梁。晝?nèi)贞拙澳洪]藏,通利華精調(diào)陰陽。
    經(jīng)歷章第三十二:經(jīng)歷六合隱卯酉,兩腎之神主延壽。轉降適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無老,知白見黑急坐守。
    肝氣章第三十三:肝氣郁勃清且長,羅列六府生三光。心精意專內(nèi)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玄液云行去臭香,治蕩發(fā)齒煉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嚨神明通。坐侍華蓋游貴京,飄飖三帝席清涼。五色云氣紛青蔥,閉目內(nèi)眄自相望。使心諸神還相崇,七玄英華開命門。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猶可還。過此守道誠獨難,唯待九轉八瓊丹。要復精思存七元,日月之華救老殘,肝氣周流絡無故。

    肺之章第三十四:肺之為氣三焦起,視聽幽冥候童子。調(diào)理五華精發(fā)齒,二十六咽玉池里。開通百脈血液始,顏色生光金玉澤。齒堅發(fā)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當憶此宮有座席,眾神合會轉相索。
    躲藏章第三十五:躲藏羽蓋看天舍,朝拜太陽樂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還歸是胃家。耽養(yǎng)靈根不復枯,閉塞命門保玉都。萬神方胙壽有馀,是謂脾建在中宮。五藏六府神明主,上合天門入明堂。守雌存雄頂三光,外方內(nèi)圓神在中。通利血脈五藏豐,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竅去不祥,日月列布設陰陽。兩神相會化玉英,淡然無味天人糧。子丹進饌肴正黃,乃曰瑯膏及玉霜。太上隱環(huán)八素瓊,溉益八液腎受精。伏于太陰見我形,揚風三玄出始青;秀敝g至清靈,坐於飆臺見赤生。逸域熙真養(yǎng)華榮,內(nèi)盼沉默煉五形。三氣徘徊得神明,隱龍遁芝云瑯英?梢猿漯囀谷f靈,上蓋玄玄下虎章。
    沐浴章第三十六: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約得萬遍義自鮮,散發(fā)無欲以長存。五味皆至正氣還,夷心寂悶勿煩冤。過數(shù)已畢體神精,黃華玉女告子情。真人既至使六丁,即受隱芝大洞經(jīng)。十讀四拜朝太上。先謁太帝后北向,黃庭內(nèi)經(jīng)玉書暢。授者曰師受者盟,云錦鳳羅金鈕纏。以代割發(fā)肌膚全,攜手登山歃液丹。金書玉景乃可宣,傳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靈碧道君作《太上黃庭外景玉經(jīng)》,亦于魏晉時期傳世。
    黃庭三卷心中玄,內(nèi)外兼修萬載全。
    且讓我等,卷不離身,隨時研看。
    上部經(jīng)第一:老君閑居作七言,解說身形及諸神。上有黃庭下關元,后有幽闕前命門。呼吸廬間入丹田,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黃庭中人衣朱衣。關元茂龠闔兩扉,幽闕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氣微,玉池清水上生肥。靈根堅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朱。橫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閉之。神廬之中當修治,玄膺氣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絳。子能見之可不病,橫理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呼吸廬間以自償。子保完堅身受慶,方寸之中謹蓋藏。精神還歸老復壯,心結幽闕流下竟。養(yǎng)子玉樹令可杖,至道不煩無旁午。靈臺通天臨中野,方寸之中間關下。玉房之中神門戶,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達法海源,真人子丹當吾前。三關之中精氣深,子欲不死修昆侖。絳宮重樓十二環(huán),瓊室之中五色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長城玄谷邑。長生要慎房中急,棄捐淫俗專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雞子長留心安寧。推志游神三奇靈,行間無事心太平。常存玉房神明達,時思太倉不饑渴。役使六丁玉女謁,閉子精門可長活。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無敗洿。歷觀五藏視節(jié)度,六府修治潔如素。虛無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煩。垂拱無為身體安,虛無之居在幃間。寂寞廓然口不言,修和獨立真人宮,恬淡無欲游德園。清凈香潔玉女前,修德明達神之門。

    中部經(jīng)第二:作道優(yōu)游深獨居,扶養(yǎng)性命守虛無。恬淡自樂何思慮,羽翼已具正扶骨。長生久視乃飛去,五行參差同根蒂。三五合氣其本一,誰與共之斗日月。抱玉懷珠和子室,子能守一萬事畢。子自有之持無失,即欲不死入金室。出日入月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進退合乃久,玉石落落是吾寶。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曉根基養(yǎng)華彩。服天順地合藏精,七日之午回相合。昆侖之上不迷誤,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宮丹城樓。俠以日月為明珠,萬歲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陽/物自來,內(nèi)拘三神可長生;暧咸炱侨霚Y,還魂返魄道自然。庶幾結珠固靈根,玉牝金龠常完堅。戴地懸天周乾坤,象以四時赤如丹。前仰后卑列其門,選以還丹與玄泉。象龜引氣致靈根,中有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此非枝葉實是根。晝夜思之可常存,仙人道士非有異。積精所致和專仁,人盡食谷與五味。獨食太和陰陽氣,故能不死天相溉。試說五藏各有方,心為國主五藏王。受意動靜氣得行,道自將我神明光。晝?nèi)照颜岩棺允,渴可得漿饑自飽。經(jīng)歷六府藏卯酉,通我精華調(diào)陰陽。轉陽之陰藏於九,常能行之可不老。肝之為氣修而長,羅列五藏主三光。上合三焦下玉漿,我神魂魄在中心。精液流泉去臭香,立於玄膺含明堂。雷電霹靂往相聞,右酉左卯是吾室。
    下部經(jīng)第三:伏於志門候天道,近在子身還自守。清靜無為神留止,精神上下開分理。精候天道長生草,七竅已通不知老。還坐天門候陰陽,下于喉嚨神明通。過華蓋下清且涼,入清靈淵見吾形。期成還年可長生,還過華下動腎精。立於明堂望丹田,將使諸神開命門。通利天道存靈根,陰陽列布若流星。肝氣周還終無故,肺之為氣三焦起。上坐天門候故道,津液醴泉通六府。隨鼻上下開兩耳,窺視天地存童子。調(diào)和精華治發(fā)齒,顏色光澤不復白。下于喉嚨何落落,諸神皆會相求索。下入絳宮紫華色,躲藏華蓋觀通廬。專守心神轉相呼,觀我神明辟諸邪。脾神還歸依大家,致於胃管通虛無。藏養(yǎng)靈根不復枯,閉塞命門如玉都。壽傳萬歲年有馀,脾中之神主中宮。朝會五藏列三光,上合天門合明堂。通利六府調(diào)五行,金木水火土為王。通利血脈汗為漿,修護七竅去不祥,二神相得化玉英,上稟天氣命益長。日月列布張陰陽,五藏之主腎最精。伏於太陰成吾形,出入二竅合黃庭。呼吸虛無見吾形,強我筋骨血脈盛;秀辈灰娺^青靈,坐於廬下見小童。內(nèi)息思存神明光,出於天門入無間。恬淡無欲養(yǎng)華莖,服食玄氣可遂生。還過七門飲太淵,通我懸膺過青靈。坐於廬間見小童,問於仙道與奇方。服食芝草紫華英,頭戴白素足丹田。沐浴華池生靈根,三府相得開命門。五味皆至善氣還,被發(fā)行之可長存。大道蕩蕩心勿煩,吾言畢矣慎勿傳。
    黃庭二經(jīng)俱借太上老君之名而作,可見《道德經(jīng)》之空前絕后、高深莫測。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