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電影的發(fā)展歷史
什么是電影藝術
電影是繼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繪畫、建筑之后出現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它發(fā)明于19世紀末期,由最初被認為是“小學生的玩意”、“奴隸們的娛樂游戲”逐步發(fā)展成為20世紀最廣泛和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它通過攝影機以每秒拍攝若干格畫幅的運轉速度,將被攝物體運動的時空轉換過程記錄在條狀膠片上,然后將不同的膠片銜接起來,經過顯影、定影、干燥加工成電影拷貝的過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許多人同時觀看的影片。影片從最初拍攝一些活動的日常生活景象片斷,發(fā)展到現在已能夠拍攝豐富多彩、復雜變化的現實世界,具體形象地反映社會生活的能力和生動的藝術感染力。
由于電影的樣式和片種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節(jié)、刻畫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報道某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或歷史事件活動的紀錄片,也有運用各種美術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術片,還有記錄舞臺藝術表演的戲曲片等等。在這些種類中又包含若干片種。如故事片中有喜劇片、西部片、愛情片、科幻片等;美術片中有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紀錄片中有傳記紀錄片、文獻紀錄片、新聞紀錄片等。它包括文學、戲劇、繪畫、建筑、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成分,所以被稱為綜合藝術。
電影從文學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觀世界和現實關系的方法,從人物塑造、情節(jié)結構的安排、細節(jié)的描寫到敘事形式等各個方面都借鑒了文學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文學的因素。但文學進入電影,由于受電影的制約,經過消化、融合,已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而非電影加文學。電影中的文學因素和作為語言的藝術的文學有質的區(qū)別。因為盡管電影廣泛借鑒文學塑造藝術形象的經驗、方法和技巧,但文學是通過語言文學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學形象,而電影則是通過畫面和音響以及電影所獨具的特殊表現手段——蒙太奇來塑造銀幕形象。作
家用語言來寫故事、寫人、寫人的靈魂。文學形象是通過抽象的語言符號給讀者以聯想,銀幕形象則是通過可見的畫面和可聞的聲音具體地直接地訴諸觀眾的視聽感官?梢婋娪爸械奈膶W因素絕不是電影加文學。
電影從繪畫中吸取營養(yǎng),包括構圖、光影、色彩、線條的運用和處理,具有繪畫的因素,但繪畫進入電影并非電影加繪畫,電影中的繪畫因素受電影制約,與繪畫藝術有質的區(qū)別。繪畫再現生活的手段是線條和色彩,電影的手段是畫面,并且有聲音與之相配合。繪畫中的造型形象只能是化動為靜,靜中見動,不能表現對象的連續(xù)運動,銀幕中的造型形象則始終是不斷變化著的連續(xù)運動的造型形象。
電影從戲劇吸取營養(yǎng)并包容了戲劇藝術的因素,但戲劇進入電影,因受電影的制約被消化融會也產生了質的變化,并非電影加戲劇。電影的時空觀念和處理同戲劇的時空觀念和處理有著質的區(qū)別。舞臺空間是固定的,銀幕空間是不斷變化的。舞臺時間是現實的物理時間,銀幕時間則可以自由延長、壓縮、停滯的非物理時間。因此戲劇的時空表現受到限制,而銀幕的時空表現則有很大自由。不僅如此,戲劇表演和電影表演也存在著質的區(qū)別。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賞者的欣賞共時共地,同時完成,這是戲劇表演的特點;而電影表演則是另外一種情形:表演者在場表演,欣賞者缺席;欣賞者在場欣賞,表演者缺席,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賞者的欣賞不可能共時共地,也不是同時完成。因此,這就決定了戲劇表演和電影表演各有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而非一致。
其他各門藝術進入電影,同樣要產生質的變化,凡此種種,說明電影吸取了多種藝術門類,并不是各門藝術簡單地相加拼湊在一起,而是經過了化合的有機的綜合整體。電影吸取了多種藝術門類而形成綜合性的審美特性,就其實質來說,乃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有機綜合。正因為如此,作為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相結合的新型藝術——電影,它克服了傳統的純時間藝術難以充分表現空間和傳統的純空間藝術難以表現時間的局限與不足,既可以充分表現時間又可以充分表現空間,因而具有巨大的表現潛力和藝術可能性。由此也不難看出,包容了多種藝術門類的電影的綜合性實質,還在于它是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的綜合,它克服了純視覺藝術難以滿足人們對聽覺形象的審美需求和純聽覺藝術難以滿足人們對視覺形象的審美需求的局限,而具有可以融合視聽兩者之長的優(yōu)勢,成為一門最富群眾性的藝術形式。電影的發(fā)展及流派
1.電影的發(fā)展。法國電影理論家馬爾丹說,電影成為藝術,是從導演們想到挪動攝影機那一天開始的。盧米埃爾作為偉大的電影先驅者,揭開了電影史的第一頁。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發(fā)生的由無聲電影發(fā)展到有聲電影的技術革命,是電影發(fā)展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
電影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技術革命,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彩色電影的問世。
2.電影的理論流派。在涉及與電影有關的問題時,人們總會聽到“蒙太奇”這個名詞,那么蒙太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蒙太奇,是法語的音譯,原來是指建筑學中的構成、裝配。借用到影視藝術中有組接、構成的意思,也就成了影視片中分切、組合的代名詞。一堆建筑材料,沒有生命,沒有任何美感,到了建筑師手里,卻可以把它們組合成風格不同、式樣不同的各種建筑。它是電影語言中最基本的語言,如果對關系電影美學基礎的蒙太奇問題不甚了了,那么,作為電影導演,是不可能拍出好影片來的;作為電影編劇,也寫不出好劇本;作為影評人,難以評到點子上;同樣作為電影觀眾,也難以看出個名堂。
一般來說,電影蒙太奇的基本內涵就是鏡頭的分切與組合。
一部影片通常由數百個或千余個鏡頭組成。而一個鏡頭,是指自攝影機啟動始,至攝影機停止運作止,連續(xù)攝錄在膠片上的畫面。電影藝術家根據既定的思想藝術意圖,對人物、事件、動作、環(huán)境等被攝物分別拍下許多不同景別、不同角度和方位的畫面鏡頭即分切;然后再按原定的構思方案,把這些不同鏡頭有機地、藝術地剪輯組合在一起,使這些鏡頭相互間產生連貫、對比、隱喻、象征、烘托、懸念、節(jié)奏等有機聯系并構成整體,組成一部表達一定思想藝術內涵并為觀眾所理解的影片。所以,說到底,蒙太奇就是電影藝術家用以敘述故事的一種方法,是電影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好萊塢簡介
好萊塢
提起坐落在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西部的好萊塢,人們都知道它是美國電影藝術工業(yè)的中心。近一百年來,好萊塢不斷推出風格獨特、藝術超群的影片,它們使世界各地的大量觀眾陶醉;同時也涌現出許多杰出的電影明星,他們成了世界影迷仰慕崇拜的人物。好萊塢在世界影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913年建立以來,聚集著派拉蒙、米高梅、福克斯、環(huán)球、華納等大制片公司,支配著影片的生產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發(fā)行,同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導演和演員去那里拍片和表演,成為美國繁華的電影城市。
好萊塢是美國電影出品的主要基地。據有人統計,它生產的影片可以分為75種類型,其中我們較熟悉的有偵破片、西部片、歌舞片、喜劇片、驚險片、科幻片、抒情片。這些制片公司在電影方面大量投資,使電影事業(yè)在美國成了一種大規(guī)模的16工業(yè),取得了世界電影的霸主地位。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其間推出了不少傳世佳作,諸如《亂世佳人》《蝴蝶夢》《魂斷藍橋》及喜劇大師卓別林的杰作《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這些影片不僅被奉為好萊塢的經典之作,而且也為世界電影史冊增添了輝煌的一頁;世界觀眾也由此熟悉了那些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的明星:卓別林、鮑嘉、蓋博、泰勒、勞倫斯、瓊·芳登、英格麗·褒曼等。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