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jié) 第五章
-
(三)強化慎獨意識
所謂慎獨,也就是在沒有任何監(jiān)督的情況下,仍能夠謹慎自律,嚴格要求自己,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控制住不當?shù)挠瑖婪雷龀鲈杰壍氖虑。應該說,能做到這點實在不易。
有這么一個事例,明代有個叫曹鼎的人,官職接近于今天的檢察官。一次,曹鼎抓到一位很有姿色的女賊。因離縣衙太遠,途中便與女賊同住一廟。月光下,女賊千方百計勾引曹鼎。見此,他寫了“曹鼎不可”的紙條貼在門上,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越軌。轉(zhuǎn)念一想,這荒郊野外,送到嘴邊的肉,不吃不就太虧了,吃了又有誰知曉呢?他撕掉門上的紙條,正想破門而入時,忽然又覺得不妥,認為如果做了,就成了因私欲而廢公法的行為。想到這里,他又把紙條貼了上去。過了一會,他又生一念,女賊是犯人,我做了壞事,她也不敢說,于是又撕掉紙條;可又一想,這是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萬萬不能做,于是又把紙條貼了上去。就這樣,一晚上他折騰了十多次,總算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之身。
看了這個故事,人們會立刻想到這樣兩個問題:一是真正做到在女色面前慎獨,其思想斗爭的激烈程度,不亞于同犯罪分子白刃相見;二是面對美色誘惑較多的今天,做到慎獨、“不可”,守住道德底線,是要有堅強意志的。
強化慎獨意識,就要克服僥幸心理。僥幸心理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心理。它常常使人做出不正確的判斷,錯誤地估計形勢,從而迷失方向,誤入歧途。所有違法亂紀的人都是愛耍小聰明,感到只要自己算計得好,偽裝得巧妙,事情辦得隱蔽,能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做了違法違紀的事情也不會被發(fā)現(xiàn)。殊不知,組織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伸手必被捉,誰也逃脫不了這個規(guī)律。實際上,那些貪官誰不懂得這些道理?誰不知道貪腐的性質(zhì)和下場?問題是,在一些人的眼里,貪污腐敗的真正問題是被抓,沒被抓就算不上貪污腐敗。這真是一種社會病態(tài),同時也是一種社會悲哀。有良知的人,不應該隨波逐流,不應該指望僥幸。
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質(zhì),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在無人監(jiān)督而又有利可圖的情況下,不為之所動,不做出越軌行為,才能保證自己“既順利起飛,又安全著陸”。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提倡慎獨。據(jù)《后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在荊州當刺史時,薦舉了王密為昌邑縣令。后來楊震調(diào)任東萊太守,路過昌邑時,王密為了報當年的舉薦之恩,深夜來拜望楊震,送上了黃金十斤。楊震推辭不要說:“故人(我)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為楊震怕被人知道才不敢收下自己的禮物,于是就勸道:“暮夜無知者!睏钫饑烂C地說:“天知、神知、我知、子(你)知,何為無知?”王密聞言十分羞愧,遂攜金而返。楊震的子孫為緬懷其清正德操,取堂名為“四知堂”。歷代詩人也留下不少稱頌楊震品德之作,曾鞏在《四知金》詩中寫道:“自重肯悲三獻玉,不知常慎四知金”。
按理講,干部當?shù)揭欢ǖ募墑e,工作干到了一定的機關,對那些常識性的道理不用他人講,自己都是清楚的;對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自己都應該是了解的,不需要他人和組織的提醒。然而現(xiàn)實世界就是這樣不可思議,最容易記住的事情往往最容易忘記,最容易明白的道理往往最不容易接受,最需要吸取的教訓常常最難于消化,最不應該犯的低級錯誤都是發(fā)生在高級人物身上。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因貪污受賄過億而被判處死刑。他在悔過書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我總以為朋友靠得住,并心存僥幸地認為,自己所做的這些事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會有問題,即使出了事,組織上查,也會有人替我擋一下。”結果當然是一人犯罪一人當。
常言講,“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如果懷著僥幸的心理,以為接受了“好處”別人不知道,便心安理得,這是非常愚蠢和危險的。還有一句話值得謹記:人不能把錢帶進墳墓,錢卻能把人送進墳墓。
一位紀委領導在基層檢查工作時,忠告基層官員說:“為官交友,要特別警惕三種人:一是官不大,特別能辦事的人;二是掙錢不多,特別能花錢的人;三是不太熟悉,特別能套近乎的人!边@很有現(xiàn)實針對性。
在實際工作中,機關干部強化自律意識,要做到四個管。阂皇枪茏∽约旱淖,不亂吃,不亂說;二是管住自己的腿,不跑官要官,不去不該去的地方;三是管住自己的手,向上不伸手,向下不插手;四是管住自己的心,不低俗,不庸俗,不惡俗,始終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陽光心態(tài)。
(四)為官不縱小惡
孟子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因為小善能積大德,小惡能積大錯。一個人犯錯誤甚至犯罪,一個干部從廉潔走向腐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因此,古今中外都極力倡導“為官不縱小惡”。
不縱小惡,對組織來講,是對干部的愛護,對干部自己來講,是自我的保護。據(jù)資料介紹,外國一些國家機關,或是企業(yè)公司,對公務人員的“小惡”懲處極嚴。一次友人聚餐,一位在杜邦公司任職的朋友說起這家跨國公司不放縱管理人員“小惡”的舉動時,舉了一個例子:電話費報銷必須勾出因私電話,并由自己掏錢。公司十幾萬、幾十萬的年薪都付了,何必計較電話費這一區(qū)區(qū)小利?其實,杜邦公司有一個道德準則,它要求每個管理人員都必須按照這個準則辦事,像勾電話費這樣的小事,正是為了考驗管理人員的品格,倘若你在電話費上被人查出有“小惡”,就會立刻被“炒魷魚”。
美哈佛大學以實行案例式教學而聞名于世。在講倫理課時,有這樣一個案例:某個國內(nèi)教育委員會的官員,因為替自己的女兒代寫了一篇《奧賽羅》的讀后感,被人舉報,查實后受到如下處分:撤職,并不得再在教育或其他“讓人民信任的崗位”擔任公職。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從小惡到大惡,是量變到質(zhì)變的關系。不縱小惡,說到底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漸,及時克服小缺點、小錯誤,把它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之中,長此以往,必然會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堅固的“長城”,有效抵御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和行為的侵蝕。
(五)把得失賬算明白
無論如何,一個人在世俗的生活中要堅守住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分析一下,這些年之所以出現(xiàn)這么多大小官員貪污腐化、紛紛落馬的問題,實際上并不是這些人天生就壞,這里面既有權力監(jiān)督、運作機制不健全、不科學的客觀原因,也有為官者自身定力不行,賬沒有算明白,不慎失足的主觀原因。
作為山東人,我一直對發(fā)生在齊魯大地的歷史故事——“公儀休拒魚”深感敬佩,這是何等聰明的算賬的方法。身為魯國宰相的公儀休十分喜歡吃魚,有求于他的人就投其所好,給他送來新鮮珍貴的魚,公儀休堅決不收。送魚的人感到非常不理解,就問他,聽說您喜歡吃魚,現(xiàn)在送魚給您,你為何卻不收?公儀休回答說,正是因為我喜歡吃魚,才不能收你送來的魚;我現(xiàn)在擔任宰相,可以用自己的俸祿買魚吃,如果因收了你的魚而被免官,不僅沒人再給我送魚,自己也沒錢買魚了。為了自己能一直有魚吃,所以我才不收你的魚。
類似的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向大臣們算過。每次選拔一批新的官吏,朱元璋都是找他們談一次話,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奉勸大臣們不撈薪俸以外的不義之財。他說,老老實實守著自己的薪俸過日子,就好像守著井底之泉,井雖然不滿,卻可以每天汲水,泉不會干。受賄來的外財真有用處嗎?你搜刮民財鬧得民怨沸騰,再高明的密謀也隱瞞不住。一旦事發(fā),首先關在監(jiān)獄里受刑,判決之后再被送到“勞改工場”服苦役,這時你那些贓款在什么地方?在數(shù)千里之外呢!你的妻子兒女可能收存了,也可能根本就沒有見到,那些贓物多數(shù)藏在外人手里,這時你想用錢,能到手嗎?你家破人亡了,贓物也成了別人的東西。所以說,不干凈的錢毫無益處。
有人還提出,常思貪欲之害,給自己算好“七筆賬”,一算政治賬,自毀前程;二算“經(jīng)濟賬”,傾家蕩產(chǎn);三算名譽賬,身敗名裂;四算家庭賬,妻離子散;五算“親情賬”,眾判親離;六算自由賬,身陷牢籠;七算“健康賬”,身心憔悴。左算右算,算到最后,總不劃算,害國害家,害人害己。
著名導演馮小剛有段話很有意思:“年過半百終于活明白,讓自己高興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錢掙得再多又怎么樣?能帶走嗎?去山西采景,看了十幾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無處可循,拿鑰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最近,又有人提出了“你是不是富有人”的算賬方法。假若你失去了一條腿或是一只手臂,你愿意付多少錢讓它們重新回來?假若你失去了聽力或是視力,你愿意付多少錢讓你重聞聲響,重見光明?假若你得了致命的頑疾,你愿意付多少錢讓你重獲健康?假若你所愛的人離你而去,你愿意付多少錢讓他(她)們重新回到你的身邊?假若有人用重棒打你的腦袋,使你失去了所有的記憶,你愿意付多少錢把美好的往事想起來?想象一些對你很重要的東西,假如你要失去它們,問問你自己,你愿意付出多少錢將它們留?如果你現(xiàn)在仍然擁有這些東西,你難道不是一個很富有的人嗎?
總而言之,算賬的目的是看得到的收獲大小,得失如何,真正會算了,就會越算越明白。正如羅蘭所說:“所謂收獲,并不專指實際利益,正相反,有時你放棄利益,反而更是收獲。最淺顯的說明是,如果你放棄賄賂,你就收獲了清白。你放棄了投機,你就收獲了原本應該屬于你的錢財。你放棄了自私自利,你就收獲了友誼。你放棄了無謂的名利誘惑,你就收獲了鑿井汲泉、屬于你自己的成功”。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虧。有人說得好,你得到了名人的聲譽或高貴的權力,同時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額財產(chǎn),同時就失去了淡泊清貧的歡娛;你得到了事業(yè)成功的滿足,同時就失去了眼前奮斗的目標。我們每個人如果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得與失,就會發(fā)現(xiàn),在得到的過程中也確實不同程度的經(jīng)歷了失去。整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得而復失的過程。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