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前言
-
輿情管理——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必修課
“龍,朕疾讒說殄行,震驚朕師;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這是舜帝對他的大臣“龍”所作的一條指示,記載在我國最早的典籍《尚書·舜典》中。這段話意思是說,我十分痛恨說壞話、做壞事,那樣會驚擾我的眾多子民;我任命你為納言官,負責從早到晚傳達我發(fā)出的命令,收集向我提出的意見,一定要公平得當!這充分證明,舜無愧為一代明君。他先知先覺,深刻認識到了輿情管理對于安定人心、穩(wěn)定社會的積極作用。這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早在遙遠古代,輿情管理就在社會治理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可惜,關于“龍”如何“出納朕命”、“惟允”指示實現(xiàn)與否、經(jīng)驗教訓何在等的記載,如今我們已經(jīng)無從考證、獲得。否則,它必將是一部輿情管理寶典,彪炳千古。
不過,即便我們“寶典”在握,當今中國社會的輿情已經(jīng)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復雜性、影響力、關注度等各方面都已非當時“龍”面對的情況所能比,做到“惟允”并不容易。
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轉(zhuǎn)型期,各個社會領域的變化無論在速度、廣度、深度、向度和難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的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也由于舊有的利益格局已被打破,而新的利益協(xié)調(diào)機制尚未建立健全,利益沖突和社會分化成為了轉(zhuǎn)型過程中最為突出的社會特征之一。劇烈對抗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fā)生,光怪陸離的社會行為接二連三,就是其具體體現(xiàn)。這為輿情事件的發(fā)生提供了土壤,也給社會治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就在此時,網(wǎng)絡社會崛起,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繼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體之后的第四媒體,成為了輿情傳播的寵兒。在它們的推波助瀾下,社會輿情呈現(xiàn)出了更加難以應對的疾速性、放大性、隱匿性和無序性。輿情管理的難度加大,壓力驟增。
在遼寧西豐進京拘傳記者事件、湖南永州唐慧勞教事件、遼寧盤錦征地沖突村民死亡事件、上海釣魚執(zhí)法事件、延安城管“跳腳踩頭”事件、湖南臨武瓜農(nóng)死亡事件、貴州甕安“6·28”事件、湖北石首“6·17”事件、廣東烏坎“9·21”事件、南京“天價煙局長”周久耕事件、陜西“微笑局長”楊達才事件、廣州“房叔”蔡彬事件、廣西來賓煙草局長香艷日記門等事件中,哪一件不是“輿”煙滾滾、“輿”浪濤濤?
如今,“問題解決不了我就找記者、發(fā)網(wǎng)帖”的維權思路已經(jīng)成為廣大群眾“公開的秘密”。這是輿論監(jiān)督在不斷發(fā)力,可喜可賀!這也是領導干部在接受考驗,可敬可畏!
有的領導干部會說,惹不起,我還躲不起?答案還真得讓您失望,您還真躲不起!
“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一個村,地球村!边@是加拿大籍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的概念。那時,人們還覺得這是妄言,現(xiàn)在,這就是事實。領導干部們就在“村”里工作與生活,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社會公眾的視野之內(nèi)。尤其是,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出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的開放、便捷、匿名活動、即時互動等輿情傳播特點與優(yōu)勢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使得人人都有了麥克風、個個都成了通訊社。輿論的觸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例如陜西“微笑局長”楊達才,他因違犯黨紀國法受到懲處,罪有應得,但誰能想到,他的落馬竟然發(fā)軔于一個面相使然的微笑?因此,誰能保證自己絕不會是輿論的下一個目標?而那時,你如何應對?
當然,社會輿情并非洪水猛獸。
實際上,它是一個寶藏,只要采挖得當,就能從中受益!在汶川地震中,在溫州動車事故中,在央視感動中國頒獎禮上,在“最美司機”、“最美媽媽”、“最美教師”等人物形象中,借助正確有效的輿論引導,大愛澎湃、守望相助、人本關懷的事跡得到了充分宣傳,正能量廣泛傳遞、流淌。
它甚至是一顆靈丹,只要對癥下藥,就能起死回生!在四川會理懸浮照事件中,當?shù)卣墓帕κ艿絿乐靥魬?zhàn)。網(wǎng)友們甚至以該照片為模板進行“PS大賽”,惡搞“會理三杰”。當?shù)卣钩绣e誤,進行調(diào)查處理,表示道歉并承諾不會再犯,但輿論圍觀尚未散去。該縣政府辦干部也是當事人孫正東通過其新浪微博,針對網(wǎng)絡上的“PS大賽”,先承認錯誤后稱:“感謝全國熱心網(wǎng)友,讓會理縣領導有機會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免費‘周游世界’,‘旅行’歸來后,領導已回到正常的工作軌道,也希望網(wǎng)友把關注的焦點,轉(zhuǎn)移到這座古城上來!逼洹按ㄊ接哪辈粌H贏得了網(wǎng)友的好感,化解了事件余波,而且“借力發(fā)力”,順勢推廣了會理當?shù)氐穆糜巍?
一件負面輿情事件,搖身變成了近年來政府成功應對輿情、構建官民對話、重建政府公信的實踐范本。
如果說輿情管理是一門課,那它一定是必修課,而非各位領導干部喜歡就修、不喜歡就不修的選修課。為了拿優(yōu)秀,得修;為了不掛科,也得修。既然都要修,何必不把它修好,為己所用,成為自己成長進步的一級堅實臺階呢?
時代變遷巨大,輿情變幻莫測,社會治理任重道遠。各位領導干部就是舜帝的那位大臣“龍”,肩負著“夙夜出納朕命”的職責,必須落實好“惟允”的指示,乘“輿”而上。
愿這本書,對于各位大“龍”治“輿”,能夠有所裨益!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評價:表情: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