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jié) 做個“偷懶”的學生
-
看到題目你一定會驚訝不已,什么?!要做個“偷懶”的學生!老師和家長不是一直教育我們要勤學苦練嗎?偷懶怎么可能會有好成績?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我曾經是個事無巨細的“勤快人”,上課對老師講的每個字都聽,每句話都記,課后參考題目每道題都認真做,筆記從來都是同學們手中傳閱的范本。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都耗費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可學習嘛,不勤奮怎么能行,要想成績高,就得多付出啊。直到有一次考試前夕,我拿出我所有科目的筆記,開始復習。曾經引以為傲的筆記此時此刻跟另一本教科書沒有什么區(qū)別,我找不到重點,也不知道要從何開始復習。我第一次開始思考:是不是我的方法錯了。我回想起每天上課為了記錄老師所有的話而根本沒有自己思考時間,導致課后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消化,想起每天大量的習題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的這些勤快真的都是必須的嗎?
想要改變,就要勇于嘗試新的學習方法。于是我開始嘗試“偷懶”。第一個“偷懶”的就是筆記,只記老師反復強調的重點以及我沒有明白的地方,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思考,有時候還會把臨時想到的問題和沒有明白的地方都記錄下來,筆記沒有以前那么漂亮了,但是我卻能找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了。
其次,我在作業(yè)上也“偷工減料”。對于數(shù)理化來說,我一天要復習至少四門課程,即便是一門課程一個小時,也要至少四個小時,全部做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須選擇性做題。高考中的難題比例很少,簡單題大家都會而且不容易失誤,把握住中等難題才是關鍵,所以,非常熟悉的題目類型、簡單的題目通通不做了,如果十分鐘之內我還是沒有解題思路的題目,我也選擇放棄,有可能這就是偏題怪題,沒必要花太長的時間死磕。
對于文科來說,最主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道題目,而是要注重看題。看不同的題型,看同一個知識點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設問,看材料是如何分析如何與知識點連接上的。我會只寫簡單的思路,羅列要點,分析答案是如何從多學科多角度去說明一個問題的。例如,那些用書本條條框框的理論就能夠回答的簡單問答題我就不會做,只需要翻開參考書對照一下就可以了,我會把重點放在分析材料、解答問題上。要找準材料中所需要的理論,并和材料聯(lián)系起來,比純理論分析要難得多。文科的解答題和理科不同,并不是把書背的滾瓜爛熟的就可以,要把所學的知識點靈活的運用在材料和案例分析上,所以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把時間留給思考,不要留給筆頭。
高三,不管學校怎么減負,老師怎么減壓,我的精神壓力和課業(yè)壓力都是有增無減,同一天里每科老師都留一大堆作業(yè)的情況經常發(fā)生,即便我已經把簡單的題目省略掉了,把答案都略寫了,還是做不完,這個時候怎么辦呢? 我會先把第二天老師上課要講的內容做完,其他的作業(yè)沒有時間就暫時放一放,到了睡覺時間就立馬去休息,保持好規(guī)律的生物鐘。有些同學會惶恐:“不寫作業(yè)怎么能行呢?這樣不就退步了嗎?”
我曾經也為了作業(yè)苦戰(zhàn)到下半夜,但是開夜車的后果就是第二天上課昏昏欲睡,老師講題的時候思緒都不知道飄哪兒去了,與其量大,不如質量精。而且那么多的作業(yè)量,老師不可能一次性的講完,先做老師要講的題,后做其他的題,既能節(jié)省時間也能跟上老師的進度。自從學會了“偷懶”,我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我去掉了那些學習上的表面功夫和無用功,真正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誠然,有時候我“偷懶”過度,帶來的就是負面影響了,這種情況最常發(fā)生在寒暑假。每個假期之前都信誓旦旦的想著如何充電,如何復習,結果放假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今天玩電腦,明天出去聚會,桌面上擺著書本心思卻飛好遠,等到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又懊惱不已,說好的好好學習呢。所以,“偷懶”也要有個度,面對這些外界的誘惑時,把握好分寸,該玩兒的時候就好好玩兒,休息好了就不要再偷懶了,打開書本用心學習吧。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