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基礎教育落后?下篇
-
在美國,兒童上學不是負擔,而是享受。10歲左右的小學生一般是上午9點以前入學,下午3點就放學了。中午有營養(yǎng)午餐(高收入家庭學生自掏腰包,低收 入家庭的孩子實行減價折扣、窮人家的孩子則是免費),來去有免費校車接送。在課堂上的時間只有4小時,其中一部分還是做課堂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開動腦 筋,獲得一些基礎知識和技能。大部分作業(yè)在課堂上用電腦完成,很少回家做作業(yè)。如果有作業(yè),常常是用電腦做個生日賀卡,或者做些折紙手工、畫些簡單圖畫, 都是孩子們感興趣、樂意完成的事情,感覺不到所謂學習壓力是什么滋味。
美國中學階段不分文科班和理科班,對學生的數(shù)理化基礎知識掌握的要求并不高。高中只有代數(shù)和幾何屬于必修課,而且代數(shù)不強求背公式,幾何也不大教證明,三角在許多州屬選修課。但對英文演講寫作訓練的要求較高。學校設有很多的選修課,可以讓你按照自己的興趣發(fā)展。
美國的教育是通識(通才)教育,讓學生有廣闊的視野,允許學生自由發(fā)展。學生在中學、大學學到了一種社會的責任感:首先是做人,做人是根本。大學教育也不只是某種專業(yè)技能的教育,本科的必修核心課程包含不少文史哲知識。
通識教育一般定義為專業(yè)教育之外服務于學生的智能、情感和社會化等方面發(fā)展的教育。傳統(tǒng)上,通識教育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社會科學教育、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 教育等。在當今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全球化和國際化愈益加強的時代,通識教育的范疇也相應地得到了拓寬,很多大學都將信息技術應用、外語、多元文化等的教育 包括進去了,并融入了跨學科、跨文化教育的理念,更注重通識教育的整合性、目的性和確定性。許多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了普通知識、整合學習、公民教育、 文化多樣性、經(jīng)典原著學習、智能教育等廣泛領域的內容。
所以美國大學生能言善辯,常見校園集會上不乏口若懸河的演說家。
雖然美國沒有像大多數(shù)國家那樣統(tǒng)一管理全國教育事業(yè)的主管部門,但不等于無所作為而沒有全國性教育規(guī)則。
1994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簽署了由參、眾兩院經(jīng)過激辯通過的《美國2000年教育改革法案》。其中第一部分內容是《美國2000年教育目標法》,確定了美國2000年的八項教育目標。其中第三項目標,專門提出了基礎教育的目標:
“全面大幅度地提高中小學生的基礎文化水平,提高全體學生的推理能力、解決難題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寫作的能力和進行流暢交流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能掌握和使用兩種以上語言的學生的比例;所有學生都要參與促進個人品德良好發(fā)展的活動,參加促進身體健康的社區(qū)服務和培養(yǎng)個人責任感的活動,接受體育、衛(wèi) 生教育,保證身體健康和精神飽滿。使學生學會開動腦筋,成為負責的公民,能接受繼續(xù)教育并在生產部門順利就業(yè)。”
然而,為貫徹這個目標的方式是十分靈活多樣的。
美國中小學教育中,語文、數(shù)學、科學、地理、歷史、外語和藝術七門功課為主課,但沒有全國統(tǒng)一教材,一般由出版公司編寫教材。同一門課程,市場上有各種不同版本的教材,學校師生有很大自由選擇的空間。
美國學區(qū)制度各自為政,教科書出版商到處奔跑,到各地學區(qū)推銷自己的教科書。各學區(qū)也不停地在各種各樣的教科書里選擇,并不斷根據(jù)當?shù)貙W校學生的應用情況,向出版商提出各種新的要求。
試想一旦全國統(tǒng)一使用一套由政府雇用的“專家”編寫的教材,并以同一考試方法來分高低,容易把人們的思想固囿在一個狹窄的范疇里。
美國中小學的其他輔課更是由各學校甚至教師自行決定其內容、教材和教學方法。輔課的原則只有一個:貼近生活,務求實用。美國中小學為孩子們開設園藝、 電腦、駕駛、縫紉、烹飪、木工、機械、攝影、繪畫、樂器等豐富多彩的實用專業(yè)課程。這些課程通過對孩子實行各種基礎的技術培訓,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 子們了解生活、謀生的一般知識,也從中激發(fā)學生對大千世界、千行百業(yè)的興趣。
另外,美國法律規(guī)定,任何一個國民在18歲之前,必須全部掌握非常實用的基本急救知識,要求明確,巨細無遺。實際上從幼兒園開始就設置了急救課程。
美國基礎教育中這樣一種高度自由開放的教育模式能夠存在、延續(xù)和發(fā)展,還與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接口方式”直接相關。美國沒有統(tǒng)一的大學升學考試, 錄取新生沒有“一刀切”的做法。學生高中畢業(yè)升入大學時只需參加一個“學業(yè)能力考試”,這項測驗主要是考核學生的數(shù)學和語文水平。在一年中,學生可參加幾 次這樣的考試,哪一次的成績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績?yōu)闇,從而避免?ldquo;一考定終身”的偶然性。
大學在錄取學生時,除了看“學業(yè)能力考試”的成績以外,還要看學生平日各學科成績,看學生的品行、興趣愛好、特長、個人自傳、老師推薦信以及參加社區(qū)服務的情況。注重的是綜合素質,而非一次考試的成績。
越是好學校,越是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課外大量閱讀或獨立研究的有關信息,藝術、音樂或體育等方面的愛好及成就,為社區(qū)獻出時間無償服務(義工) 的情況,以及是否具有領導才能和團隊精神,還從他們提交的天馬行空、五花八門的作文中捕捉他們的心靈和社會責任感。旨在培育有健全人格的人,會學以致用的 人,因而既貢獻社會又樂在其中的人。
大體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傳授過去千百年里科學家對自然世界運行規(guī)律性的發(fā)現(xiàn),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作為一個科學家那樣解決問題,使用證據(jù)、運用邏輯,真正理解科學過程是如何進行的。這需要學生們積極主動探尋,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典故,在這里得到了踐履。
美國中小學以至大學課堂上,很少填鴨式的灌輸,而多為啟發(fā)式的講述和提問。學生不懂隨時可以提問,而老師也經(jīng)常以開放式的問題和互動討論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認識。
教師非常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要求學生在掌握數(shù)據(jù)來源及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提交課程作業(yè),或作口頭報告,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學 生也經(jīng)常挑戰(zhàn)老師的權威,其想象力有時超出老師的知識范圍,這個時候老師會坦誠地講:“我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答案跟我們分享嗎?”
美國的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一貫重視獨立思考、自己動手和社會實踐。大學也越來越強調“學習與服務并重”,許多課程秉持義工精神,將課程直接設在需要 服務的社區(qū)乃至國外。例如,校方鼓勵醫(yī)學科目的大學生在診所或醫(yī)院擔任義工,讀藝術教育的學生到公立中小學去義務輔導,選環(huán)境科學的學生協(xié)助商家減少污染 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