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節(jié) 儒教大宗師
-
早在1244年(乃馬真后三年),當時北方著名的才子趙璧、王鄂等相繼來到忽必烈身邊,開始向他宣傳孔孟之道,探討儒家學說和“以儒治國”。在子聰和趙璧等人的影響下,忽必烈了解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儒家的平生志向。要想平治天下,就離不開有真才實學的大儒;要想治理好中原,必須實行孔孟的圣人之道。從此,忽必烈本人對儒學深信不疑,還挑選了十名蒙古子弟讓他們跟隨趙璧學習儒家經(jīng)典,并親自檢查他們的功課。忽必烈繼續(xù)網(wǎng)羅人才,北方的著名學者張文謙、張德輝、竇默等相繼來到忽必烈身邊,深受忽必烈賞識,而張德輝又進一步澄清了當時流行的“金以儒亡”的觀念,使忽必烈樹立了改用儒者治國的決心。在劉秉忠、姚樞等人的輔佐下,忽必烈在金蓮川制定了“廣招天下英俊,講論治道”的用人方略及施政方針。在幾十年的戰(zhàn)火中,處境惡劣的儒生們如久旱逢甘露一樣奔走相告,忽必烈的“愛民之譽,好賢之名”迅速傳遍天下,人們爭先恐后地推薦自己了解的人才,一批有識之士迅速云集到忽必烈的王府。
1252年,為了取悅忽必烈,孔府還請出大儒張德輝與元好問等覲見忽必烈,跪請他為“儒教大宗師”;并建議遵照耶律楚材的方針,考選儒士,減免儒戶兵賦等負擔。堂堂華夏“圣學”,竟然請得一位雙手沾滿無數(shù)漢人鮮血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來做大宗師,孔府真正實現(xiàn)了“以德報怨”的最高境界。
雖說不識幾個漢字,忽必烈還是愉快地接受了他們的請求,出任“儒教大宗師”。心情大好之下,忽必烈蠲免了孔府和儒戶的兵賦,一群儒士彈冠相慶歡呼雀躍,“君子謀道不謀食”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
忽必烈經(jīng)常與元好問等人探討金朝由盛變衰的原因,以及歷朝人才得失的情況。郝經(jīng)對忽必烈道:“能用士而能行中國之道,則可以為中國之主。士于此時而不自用,則吾民將成為斧鉞之質,土野之糞,將會無遺類矣。”忽必烈上臺前,劉秉忠、徐世隆曾向他建議道,“典章、禮樂、法制、三綱五常之教”乃“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之,不可以馬上治”,“陛下帝中國,當行中國事”。只有推行中國原有的治國之道,才能做中國的皇帝。他們想使忽必烈認識中原文化的實質和內涵,治理漢地便必須采行漢法,因此必須創(chuàng)建制度,以便恢復秩序重建中原。他們不愿意把游牧制度移植于中原,但也不敢奢望征服者能全盤漢化,他們所期求的是糅合蒙古制度和中國治道,參照遼金遺制,制定一代之法。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