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第二章
-
。ā肚f子•雜篇•寓言》)
有句俗話,孩子總覺自己的好,父親給自己的兒子說媒不合適,所以,當爹的夸獎自己的兒子一百句,也 頂不上別人夸獎一句更管用,這不是父親的問題,而是其他人的問題。同樣,要說明一個道理,寓言故事的方式則更形象,更吸引人,更能讓人信服。表面上答非所 問,其實答案就在寓言故事里。
當然,莊子這種寄寓他人論道風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天生豐富奇詭的想象力,外加上色彩斑斕的南游經歷做底子,質料汗牛充棟,源源不竭,別人即便想效仿也只是皮毛功夫,精髓是學不去的。
那么著書寫文章闡發(fā)妙“道”,也可以像平時的授業(yè)、論辯一樣用自己最擅長的“寓言”方式來進行嗎?
應該沒問題,就用“寓言”來結構文章,它就是莊周的利器:水中自由自在的魚、空中展翅高飛的鳥、灌木林間的鴳雀、生于陰濕的土菌,列子、姑射山神人……,此時莊子的腦海里浮現出疊加不窮的無數意象。
二
我知道屬文的時機到了,妙思雋語如噴泉涌動,揮筆寫下了一段文字: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內篇•逍遙游》
在遙遠的北方,天黑水暗,叫做北冥。北冥有魚,名鯤,從頭到尾不知道幾千里長。鯤變成鳥,名鵬,背脊不知幾千里長。鵬努力飛起來,翅膀好像天際的云。鵬 這種鳥,平時浮游海上,每到海水徊流成大漩之年,便要憑借水勢升空,遷飛到南冥去。南冥在遙遠南方,同北冥一樣也是海洋。
鯤鵬享受的是浩瀚的海洋,是巡天的飛翔,是對于自身的突破,是靈魂突破肉身,是生命充溢宇宙,是思想突破實在,是無窮突破有限,是想象、擴展、尊嚴與力量突破人微言輕,身賤草芥,命薄如絮,被世俗看得扁扁的不可承受之輕。
我想,寄寓鯤鵬的閑適與優(yōu)游其實就是逍遙,它的前提是無事、無承擔、無煩惱、無權利義務的契約束縛,即不處于尊卑上下、親疏遠近的人際網絡之中而自得。純是主觀感受,自己能樂、能取樂或自以為樂就行。這個關于逍遙的思維與幻想體系的別具風格,也令莊周非常興奮。
那么這一篇文章的題目就定為《逍遙游》吧,他知道自己寫文章首先就是要給人們指出一條破執(zhí)解放之路,實現個人的與內心世界的超脫。他對《逍遙游》題目的確立不禁暗暗自得起來。
后來,人們傳看《逍遙游》開頭這段文字后,都覺得莊子所寫高深莫測,不知其用意為何:這么大的魚,為什么起一個這么小氣的名字?“鯤”可是用來稱呼小魚的。并且為什么要寫魚變化為鳥了呢?
莊先生把大家弄得都像霧里看花般心下不明。
唉!世間萬物,原本自在往來,無高下之分,無大小之別,它們可以相互包容轉化,衍生出大自然的五彩斑斕。世人往往“固執(zhí)”:開疆拓土,地域遼闊,便稱諸侯之霸;錙銖之輕,毫末之細,便是卑微低賤之物。從“道”來看,至大即至小,至小即至大。
高與低,大與小,人與物,天與地,只是相對而言,懂得大小、轉化之理,也就能夠明白我為何擬“鯤”為大魚之名。得“道”之人,往往能忘卻地力之困,心游 萬仞,隨物賦形:在水為魚,在天為鳥,在山為石,在林為木。他們乘水御風,倏忽而來,踏云而去,天地間悠游無滯。世間的人們往往固守一端,禁錮于先人禮 法,經驗之物,違背自然妙常,實與“道”相去甚遠,又如何能領略逍遙之樂?令人堪憂。
莊先生思索與道行一向高深莫測,我等愚鈍之人望塵莫及。但經您講解,我們也暫且明白了其中道理的一二,那先生為什么又要讓鯤鵬離開北冥飛去南冥呢?那路途可是“不知其幾千里”之遙啊!
正因為北冥之地不理想,才飛往南冥。我這是在寫寓言,南冥象征著圣地凈土。我年輕時曾到過楚越南部之地,那里和北方我土有天壤之別,居民不問禮義,不固 守生死,不崇尚權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肢體靈動,心性本真,確實是一片淳樸混濛的自然凈土。現在你們應該明白我為何設計鯤鵬從北方飛向南方了吧。
人們聽完莊周的苦口婆心,靈魂似乎受到了一絲震顫:
先生的寓言的確高妙、深奧又發(fā)人深省,看似朦朧晦澀,但實則有撫慰心靈的功效,遭受戰(zhàn)爭與生活困頓之苦的我們,需要先生的寓言來慰藉解脫以求暫時忘卻人世的不幸。
莊周點點頭。
鴳雀是不可能了解鵬飛南冥的。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