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以善辯出名,是名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被莊子視為最默契的朋友。
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一段很經(jīng)典的對話,叫做濠梁之辯。
有一天,莊子和自己的好朋友到濠水游玩。兩人站在濠水的橋上,欣賞著青山綠水、美好風光。突然,莊子看到橋下的水里有幾條小魚在穿梭游弋,莊子感慨地說:“小魚是多么快樂!”他的朋友就問:“先生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反問:“先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他的朋友回答說:“我不是你,確實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的快樂;你不是魚,所以你也不知道魚是否快樂,這就對了。”莊子回答說:“我游濠上而樂,故知魚游濠下而樂也!”
這位與莊子爭論的朋友,就是莊子的老鄉(xiāng)——歷史上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惠施。
惠施(約公元前390—前310年),戰(zhàn)國時期宋國(今河南省內(nèi))人。他曾任魏惠王的國相,以學問聞名。他的著作已全部散失了,現(xiàn)在僅能根據(jù)《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的片斷記載,對他的思想進行分析研究!肚f子•天下》篇中記有惠施的思想觀點,被后來的研究者概括為“歷物十事”。
惠施是以善辯出名的。連莊子都認為“惠施之口談,自以為最賢”。從《莊子•天下》篇中記載的一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點:南方有一個叫黃繚的奇人,對研究自然有出乎常人的興趣。在聽到惠施的名聲之后,專程到北方來拜訪求教。他問惠施:“天上的日月星辰為什么不會墜落下來?地上的高山土石為什么不會塌陷下去?風雨雷霆為什么會產(chǎn)生?”惠施“不辭而應,不慮而對,遍為萬物說”。雖然我們已經(jīng)無從知道惠施是如何回答的,但從莊子這簡短的描述中,我們不難想象一位口若懸河的辯士,在對來訪的客人暢談自然和宇宙的問題。
惠施還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擔任魏惠王的國相期間,幫助惠王制定新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了魏國上下一致的贊譽;萃跎踔烈獙⒆约旱耐跷蛔屬t給惠施,但被惠施堅決拒絕了。魏惠王去世后,襄王即位。此時,魏國西邊的秦國強大起來,并開始了并吞六國的圖謀。秦相張儀提出了“連橫”的策略,以瓦解魏、韓、齊的聯(lián)合;菔┝⒖贪l(fā)現(xiàn)了張儀的意圖,堅決反對“連橫”,主張“合縱”。但魏襄王沒有采納惠施的主張。惠施就離開了魏國,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莊子一起討論學術和思想去了。
惠施和莊子,是一對棋逢對手的“冤家”朋友。他們在學術觀點上存在根本性的差異,但彼此是最好的朋友。在當時的宋國,一說起蒙邑有才華的人,人們便提起惠施與莊子;菔┑墓傥缓芨,莊子的學問很高,被人們廣為贊譽。莊子對惠施的評價是“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可以看得出來,莊子對惠施的“有才”還是肯定的。以至于惠施去世之后,莊子一改善辯的風格,變得沉默寡言。當別人問起他緣由時,莊子講了這樣一則故事:在楚國都城郢有一個人,以捏面人為生。有一次,他不小心將一個泥點濺到了他自己的鼻尖上,這泥點非常薄,甚至比蒼蠅的翅膀還要薄。于是這個人就請他最好的朋友——一位匠人用斧頭將這個泥點削掉。匠人看了看,操起斧子一下砍下去,斧頭下落的風聲都很響。郢都人鼻尖上的那個小泥點被砍得無影無蹤,而他的鼻尖卻沒受到絲毫傷害。而最妙的是,郢都人站在那兒,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后來,國君聽說了這件事,感到很好玩,就想辦法將這位技術高超的匠人召進宮中,并也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個小泥點,請他用斧頭幫他砍掉。匠人聽后,哈哈大笑,說:“大王,我雖然是有如此高的技藝,但必須有一個與我配合默契的對象。我的朋友郢都人已死,我再也無法表演這種技藝了。”很顯然,莊子是將惠施當作與自己配合最默契的朋友看待的。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是“歷物十事”之一,其基本的意思是:即使是薄到?jīng)]有體積了,仍然可以很大,因為我們還可以從面積上去認識。這種對“小大”相對性的認識,構成了惠施觀念體系的一部分。他的另外一些觀點,如“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南方無窮而有窮”、“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等等,都是在強調(diào)區(qū)別的相對性。正因為如此,在哲學史上,我們通常把惠施視為“合同異”的主要代表人物。用馮友蘭先生的話說,惠施代表的是名家的一種趨向,即“強調(diào)實的相對性”,以別于名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公孫龍“強調(diào)名的絕對性”的趨向。
智慧感言
名家是以善辯出名的。鄧析就曾經(jīng)以“話從兩面說”的手段,給后人留下了“詭辯”的不好印象。但名家和詭辯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名家關注的不是辯術本身,而是“名實之辯”。也就是說,在概念和概念所指稱的對象之間的關系。我們對這個命題的理解,也要從這種關系的角度入手。
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可以絕對化。這里惠施是用體積和面積的差異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完全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說明?v觀人類發(fā)展的歷史,有多少發(fā)現(xiàn)是在打破成見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如果形成了一種認識,就以為是顛撲不破、不容變易的真理,我們就犯了根本性的錯誤,小大、南北是如此,是非、對錯也是如此。所以,有人說:真理再邁一步,就可能成為謬誤。當然,這種變化也是有規(guī)律的,也要遵循一定的法則。我們對大千世界的認識,不正是在這種對與錯、是與非的交錯糾結(jié)中得到豐富和發(fā)展的嗎?
換個角度,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