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第二章
-
此外,錯誤及其后果也是一種信息。對小孩子來說,疼痛是唯一的風險管理信息,因為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尚不完善。復雜系統(tǒng)的運轉完全倚仗信息。傳遞周圍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往往不是眼睛所能發(fā)現(xiàn)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果隱蔽性:我們很難看到從原因到結果的明確指向,這讓許多傳統(tǒng)的分析方法與標準化邏輯完全失效。正如我所說的,具體事件的可預測性是很低的,因為存在這種因果隱蔽性。不僅如此,由于因果的這種非線性關系,人們往往需要比常規(guī)系統(tǒng)更高的透明度來洞察因果,但可惜,一切都隱藏在不透明的狀態(tài)中。
圖3–1可以說明為什么我對骨骼“情有獨鐘”。 在印度、非洲和美國的傳統(tǒng)社會,我們常?吹筋^頂水桶或谷物勞作的人,他們的骨骼也反映了上述規(guī)律。早期還有一首情歌唱的就是一位頭頂土罐的美麗女人。這種壓力對健康的益處勝過增加骨密度的藥—但是,這種治療方法顯然會對制藥企業(yè)的利潤帶來打擊。
讓我們再來談談骨骼的問題。我對骨骼非常感興趣。下面,我將要討論的觀點旨在說明,我們更應該通過提重物而非使用健身器來強健骨骼。我對骨骼的熱衷始于哥拉爾德•卡森緹及其同事在2003年《自然》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傳統(tǒng)理論認為,衰老導致骨骼老化(骨密度下降,變得更加脆弱),就好像荷爾蒙只有單向的傳導關系(女性在絕經(jīng)期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癥)。正如卡森緹與其他致力于此類研究的專家所言,反之亦然:骨密度的下降和骨骼健康狀況的惡化也會導致衰老和糖尿病,男性則會喪失生育能力和性功能。我們不能割裂復雜系統(tǒng)中的任一因果關系。此外,有關骨骼的故事以及對相互關聯(lián)性的誤解反映出,缺乏壓力(壓力在此是指讓骨骼負重)可能導致衰老,一個亟須壓力的反脆弱性系統(tǒng)如果長期缺乏壓力源反而會變得更加脆弱,關于這一點我們將在第二卷中講述。萊尼的練習法,也就是我在上一章中所觀察并盡力模仿的方法,似乎不僅關乎肌肉強化,還關乎骨骼強化—他對這一機制并不了解,但卻根據(jù)啟發(fā)法發(fā)現(xiàn),承受壓力對他的系統(tǒng)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圖3–1中的女人正是因為一生都在頭頂水罐勞作,因此有著非常健康的身體和優(yōu)美的體態(tài)。
反脆弱性的產(chǎn)生是有條件的。壓力源的刺激頻率非常重要:人類在急性刺激下會比在慢性刺激下表現(xiàn)得更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后給予較長的恢復期,這將使得這些壓力源成為信息的傳導渠道。比如,看到一條蛇從我的鍵盤中爬出來,或者一個吸血鬼進入我的房間,都會對我產(chǎn)生強烈的情緒沖擊,隨后,我當然需要足夠長的舒緩期(伴著甘菊茶和巴洛克式的音樂),來重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會對我的健康有利,當然,前提是我經(jīng)歷了一番艱苦的甚至英雄式的激戰(zhàn)后,戰(zhàn)勝了蛇或吸血鬼,還能在我親手擊斃的襲擊者身邊拍一張照片留念。
這樣的壓力源肯定比一個溫和但連續(xù)不斷的壓力源有益,后者大多是讓你在生活中感到壓抑的東西,包括按揭貸款、稅務問題、因拖欠報稅而產(chǎn)生的內(nèi)疚、考試壓力、瑣碎事務、電子郵件回復、填寫表格、每天上下班通勤,等等。換句話說,這是文明帶來的壓力。事實上,神經(jīng)生物學家表明,第一種類型的壓力源是必要的,而第二種類型的壓力源對人的健康卻是有害的。要想知道不給人以恢復時間的低水平壓力源的害處,只要看看所謂的中國水刑:水滴連續(xù)滴在你頭上的同一位置,而不給你任何喘息的機會。
事實上,赫拉克勒斯控制九頭蛇怪的方法就是對蛇頭被砍下后的脖頸傷口進行灼燒,阻礙蛇頭的再生,從而抑制了反脆弱性發(fā)揮作用。換句話說,他干擾了恢復的過程。
表3–1顯示了兩種類型的壓力源之間的區(qū)別。請注意,在機械體和有機體之間還有一些過度類型,雖然它們往往會被歸入機械體或有機體的范疇。
表3–1?機械體或有機體 (生物體或非生物體)
機械體,非復雜系統(tǒng) 有機體,復雜系統(tǒng)
需要持續(xù)修復和維護 自我修復
厭惡隨機性 喜歡隨機性(小幅變化)
無須恢復 在受壓后需要恢復
相互依賴性低或沒有 相互依賴性高
壓力導致材料疲勞 缺乏壓力導致萎縮
常用導致老化(消耗) 閑置導致老化
在沖擊下會反應不足 在沖擊下會反應過度
時間只會帶來老化 時間帶來老化和衰老
讀者可以在本書第二卷中了解到實施自上而下管理的政治制度(或類似的復雜系統(tǒng))所面臨的核心問題。脆弱推手們錯誤地將經(jīng)濟視為需要每月定期維護的洗衣機,或者將你的身體的特征與光盤播放器的特征混為一談。亞當•斯密本人就將經(jīng)濟比喻為一臺上了發(fā)條就將持續(xù)運轉的手表或時鐘。但我可以肯定,他在思考經(jīng)濟運行時并不會將其與手表或時鐘的運行原理聯(lián)系起來,他更傾向于將經(jīng)濟視為有機體,只是缺乏一個理論框架來進行恰當?shù)谋磉_。因為亞當•斯密深諳復雜系統(tǒng)的不透明性,以及系統(tǒng)內(nèi)各部分的相互依存關系,否則,他不可能發(fā)明“看不見的手”這一概念。
但是,唉,柏拉圖還不如亞當•斯密,柏拉圖宣揚的是眾所周知的“國家之船”的比喻,將國家比作一艘海軍艦艇。當然,艦艇需要船長的操控。他最終認為,適合做船長的唯一人選就是具有哲學思維的國王、一位擁有絕對權力的仁慈明君,也是世界上一切美好良善的化身。我們時常聽到有人喊“誰在統(tǒng)治我們”。就好像這個世界真的需要有人來統(tǒng)治一樣。
均衡,不再均衡
社會科學家們常用術語“均衡”來形容對立勢力(比如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的平衡,因此,小小的干擾或如鐘擺那樣的偏移,都會招致往相反方向的調整,從而令其恢復穩(wěn)定?傊,這被認為是經(jīng)濟調整的目標。
深入探討一下這些社會科學家們給我們指出的方向,我們就會明白,這樣的目標可能是行不通的。復雜性理論家斯圖爾特•考夫曼就用均衡的概念對表3–1進行了明確區(qū)分。對非有機體、非復雜體來說,例如,桌上擺放的某個物體,均衡狀態(tài)(根據(jù)傳統(tǒng)定義)就是靜止狀態(tài)。而對有機體來說,(這種意義上)的均衡只發(fā)生在其死亡的時候。讓我們來看看考夫曼所用的一個例子:拔掉灌滿水的浴缸缸底的塞子,一個漩渦開始形成,并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這種類型的情況離所謂的“均衡狀態(tài)”可能“差遠了”,但有機體和動態(tài)系統(tǒng)似乎都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對它們來說,正常狀態(tài)離不開一定的波動性、隨機性,信息的連續(xù)交換,以及壓力,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一旦被剝奪了波動性,就將給它們帶來傷害。
針對兒童的犯罪
我們不僅厭惡壓力,也不理解壓力,殊不知,徹底消除波動和變化只會危害生命、生活、科學和智慧。
每當我想到美國高中年齡段以上的人口中有1/10的人在服用某種抗抑郁藥,如百憂解,我就會感到萬分憤怒和沮喪。確實,當你經(jīng)歷情緒波動的時候,你還得找出理由解釋為何不服用某些藥物。當然,在嚴重的病理情況下,你確實需要服藥,但我的情緒、悲傷,突如其來的焦慮,實際上是智慧的第二來源—甚至是第一來源。天一下雨我就變得倦怠無力,隨著雨點開始敲擊窗戶,奏出魏爾倫筆下秋天的《哽咽》時,我就更容易陷入冥想,寫作速度越來越慢。有時,我會陷入詩意的憂郁狀態(tài),用葡萄牙語說就是saudade,或者土耳其語hüzün(源自阿拉伯語中表示悲傷的單詞)。而其他日子里,我則更積極,更有活力—我會少寫作,多走路,做做其他事情,與研究人員爭論,回復電子郵件,在黑板上畫圖表。我是不是也該變成毫無情緒困擾的蔬菜或快樂的白癡?
如果20世紀就有百憂解,那么波德萊爾的“脾氣”,埃德加•愛倫•坡的情緒,西爾維亞•普拉斯的詩,以及許多其他詩人的悲嘆,所有這些有靈魂的東西,都將了無聲息……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