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節(jié) 書摘3 從詩歌中探尋王陽明的真實內(nèi)心
-
從詩歌中探尋王陽明的真實內(nèi)心
導語:古語有云:“詩言志。”與疏、表等正式公文相比,詩是更個人的寫作。詩是情緒的抒發(fā),是情感的表達,可流露志向,可暗含向往!锻蹶柮鞔髠鳎褐泻弦坏男膶W智慧》中引用了王陽明所作的大量詩。閱讀這些詩,我們能感受到陽明真實的內(nèi)心,體味到他所達到的人生境界。
獄中詩——凄慘的牢獄生活
正德元年十二月,王陽明被打入大牢,是在牢中過的新年。在此期間,王陽明寫了《獄中詩十四首》,但留世的僅有八首。通過這些詩歌,也可以想象得出王陽明在嚴寒的大牢中過得多么凄慘!丢z中詩十四首》的第一首為《不寐》:
天寒歲云暮,冰雪關(guān)河迥。
幽室魍魎生,不寐知夜永。
驚風起林木,驟若波浪洶。
我心良匪石,詎為戚欣動。
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
崖窮猶可陟,水深猶可泳。
焉知非日月,胡為亂予衷。
深谷自逶迤,煙霞日悠永。
匡時在賢達,歸哉盍耕垅!
開頭四句表現(xiàn)了獄中的嚴寒。接下來,王陽明用“我心良匪石,詎為戚欣動”兩句詩,表達了自己不為奸黨所動的態(tài)度。
“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表現(xiàn)的是國家崩潰的情形!把芍侨赵,胡為亂予衷”則敘述了面對國家崩潰,上天見而不救,自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無能為力的復雜之情。
“深谷自逶迤,煙霞日悠永?飼r在賢達,歸哉盍耕垅!”表達了王陽明面對國家已經(jīng)無藥可醫(yī)的現(xiàn)狀,希望自己也能和《論語·微子篇》里的隱士長沮和桀溺一樣,歸隱山林,躬耕田園。
第五首名為《見月》,抒發(fā)了王陽明的悲嘆之情。東正堂認為這首詩是《獄中詩十四首》中最優(yōu)秀的一首(《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八《詩二》)。以下是《見月》的全文:
屋罅見明月,還見地上霜。
客子夜中起,旁皇涕沾裳。
匪為嚴霜苦,悲此明月光。
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
胡為此幽室,奄忽逾飛揚。
逝者不可及,來者猶可望。
盈虛有天運,嘆息何能忘!
“月光如流水”之后的數(shù)句表現(xiàn)了王陽明雖然悲嘆自己的遭遇,但是對未來仍然充滿希望。
龍場詩——苦中作樂的龍場生活
王陽明初抵龍場,便披荊斬棘,搭建了一間茅草房。茅草房非常小,只有齊肩高,到處都是縫隙,早晨的涼風會呼呼地吹進來。屋頂鋪著茅草,漏雨是在所難免的。
不久,王陽明發(fā)現(xiàn)了一處鐘乳洞,于是便將自己的住處搬到洞中。這個鐘乳洞大約能夠容納百人,初名“東洞”,后來王陽明效仿家鄉(xiāng)的陽明洞,把它更名為“陽明小洞天”。當時跟隨王陽明前往龍場的家仆共有三人,當王陽明決定搬進陽明小洞天時,他們都為能夠找到這樣的天然住處,無須再費力蓋房子而欣喜。對此,王陽明在第二首詩中做了如下描述:
童仆自相語,洞居頗不惡。
人力免結(jié)構(gòu),天巧謝雕鑿。
清泉傍廚下,翠霧還成幕。
我輩日嬉偃,主人自愉樂。
雖無棨戟榮,且遠塵囂聒。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由此可以看出,王陽明和家仆都夸贊這天然的住處,并為能夠遠離俗世而感到高興。王陽明還為自己能夠過上遠古時代的生活而欣喜,他在第三首詩中寫道:“上古處巢窟,杯飲皆污樽。冱極陽內(nèi)伏,石穴多冬暄。”
接下來,王陽明又寫道:“豹隱文始澤,龍蟄身乃存!庇髦高@樣的隱居生活可以保全自己的名節(jié),就像豹子隱藏起來,以防自己的毛皮花紋被雨霧損壞;龍蟄伏起來,以保證自己的身體完好一樣。
也許有人會覺得住在宏偉的宮殿里,身著輕柔裘皮的生活才算快樂,但王陽明卻期許顏回那樣的生活?鬃釉罅滟澋茏宇伝兀Q其為:“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故王陽明又在第三首詩的末尾處寫道:“邈矣簞瓢子,此心期與論!
隱居詩——隱居依然掛念百姓疾苦
接到王陽明從江西省吉安府城送來的有關(guān)寧王叛亂的兩封奏折之后,兵部尚書王晉溪給六部的大臣們送去書信,在京師左順門召開了緊急會議。
然后,朝廷差安邊伯許泰總督軍務,統(tǒng)總兵官,平虜伯江彬及太監(jiān)張忠、魏彬俱為提督官,左都督劉翚為總兵官,太監(jiān)張永贊畫機密,并體勘濠反逆事情。
然而,就在兵部侍郎王憲為調(diào)集征討江西的糧餉而抵達臨清地區(qū)1時,叛軍已為王陽明所破,朱宸濠本人也被生擒了。聽聞此訊之后,許泰、江彬、張忠等佞臣因無法在皇上面前邀功,便秘密上疏,建議武宗御駕親征,順道沿途游覽一番南方的景色。
生擒朱宸濠之后,王陽明本打算派人將俘虜押送朝廷,但又怕朱宸濠的殘黨余孽暗中放走朱宸濠,所以決定親自押解朱宸濠,前赴京師。但最終還是只能將朱宸濠等一干俘虜交給了太監(jiān)張永,退居西湖畔的凈慈寺。那么,王陽明此時的心境又如何呢?
翻開王陽明在這個時期留下的詩作,便能窺見王陽明此時的內(nèi)心。
以《宿凈寺》為題寫下的四首詩文(《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深刻表現(xiàn)了王陽明當時的心境。四首詩中,前兩首為律詩,后兩首為絕句。第一首中吟道:
老屋深松覆古藤,羈棲猶記昔年曾。
棋聲竹里消閑畫,藥裹窗前對病僧。
煙艇避人長曉出,高峰望遠亦時登。
而今更是多牽系,欲似當時又不能。
第一首詩中,王陽明想到爾后的多難,追憶了當年的快樂時光。
而在第二首詩中,王陽明說自己之所以隱退,不光是因為無法諫阻皇上御駕親征,還因為沒有將朱宸濠等俘虜交到許泰、張忠等佞臣手中,自己的忠誠遭到了懷疑。
在抒發(fā)自己希望拋棄塵世、隱居山林的愿望同時,還隱隱表露了自己深切的憂世之情。雖然宸濠之亂已經(jīng)平定,江西省也安定下來了,但武宗卻要御駕親征,大舉南巡。昔日,唐朝的張玄素諫阻唐太宗修筑洛陽宮,輔佐唐太宗的魏征曾說過“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而當今的朝廷之中,又有誰能有回天之力,讓武宗改變心意呢?是否也有能讓即將落山的太陽再次升起的諸老呢?倘若有這樣的人在,或許皇上就會聽從自己的諫阻了吧?在詩里,王陽明表達了自己的遺憾。
第二首詩吟道:
常苦人間不盡愁,每拼須是入山休。
若為此夜山中宿,猶自中宵煎百憂。
百戰(zhàn)西江方底定,六飛南向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諸老能無取日謀?
然而,其后王陽明又吟下了第三首詩,表達了自己不為眼前時事所愁,自得孔子對顏淵所講述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的行藏之教,尋求桃源之鄉(xiāng)而居的心境。
百戰(zhàn)歸來一病身,可看時事更愁人。
道人莫問行藏計,已買桃花洞里春。
話雖如此,但王陽明卻憂世至深,自認為根本沒有隱居棄世、悠然自適的空閑,借助山中僧侶的話,吟下了第四首詩。
山僧對我笑,長見說歸山。
如何十年別,依舊不曾閑?
在字里行間,王陽明隱隱表述了自己的處境。
當時,王陽明作《歸興》(《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感嘆圣明天子對自己毫無半點慰藉犒勞,雖然自己此番功績難比韓信,但卻希望能夠像不問世事的邵康節(jié)一樣,隱居于西湖畔的舊居。
一絲無補圣明朝,兩鬢徒看長二毛。
自識淮陰非國士,由來康節(jié)是人豪。
時方多難容安枕?事已無能欲善刀。
越水東頭尋舊隱,白云茅屋數(shù)峰高。
其后,王陽明又作《即事漫述》(《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詩四首。
在第一首詩中,王陽明述說自己到了贛州之后,雖然立下了生擒朱宸濠等戰(zhàn)功,但這一切不過全是些虛名,到頭來,自己卻為思鄉(xiāng)而愁苦。
在第二首詩中,王陽明述說戰(zhàn)亂早已結(jié)束,而武宗卻執(zhí)意要御駕親征,自己卻無法阻止,只能為自己的無力而感嘆。在第二首詩的后半段,王陽明吟道:“煙水滄江從鶴好,風云溟海任龍爭。他年若訪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表達了自己對不問世間風云變幻、自顧隱居田園之中的陶淵明的羨慕之情。
而在第三首詩中,王陽明講明皇上御駕親征不過是無謂之舉,同時又闡述了自己思慕故鄉(xiāng)親人的歸鄉(xiāng)之情。
最后,在第四首詩中,王陽明說自己本是一介儒生,卻因世事變幻,充當了統(tǒng)率軍隊轉(zhuǎn)戰(zhàn)南北的將軍。盡管諸葛孔明和戰(zhàn)國名將田單都以其軍事才能而揚名天下,但最令自己羨慕不已的,卻是漁翁一般的閑散生活。
茅茨松菊別多年,底事寒江尚客船?
強所不能儒作將,付之無奈數(shù)由天。
徒聞諸葛能興漢,未必田單解誤燕。
最羨漁翁閑事業(yè),一竿明月一蓑煙。
對于上述的詩文,東正堂曾評價說:陽明先生用反間之謀使朱宸濠貽誤戰(zhàn)機,于瞬息之間平定天下大亂。我等雖敬服先生對大智的運用,但看此詩文,足見先生心中并未將此看作任何的成功。對于這一點,我等后學該當深思默識,領(lǐng)悟其至誠妙道。(《王文成公全書論考》卷九《詩三》)
廣為流傳的詩——樂天灑脫的儒者之情
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抵達贛州后,王陽明立刻進行了一場大閱兵,教導兵卒作戰(zhàn)。當時,江彬派人打探了王陽明的動靜。認識王陽明的人都擔心,這樣的行為會刺激到皇帝身邊那些想讓王陽明馬失前蹄的奸佞小人,其門人陳九川也為此擔憂,出言勸誡。王陽明說道:“吾在此與童子歌詩習禮,有何可疑?”并作《啾啾吟》(《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一詩:
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戚戚眉雙愁?
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
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
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
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
西家兒童不識虎,執(zhí)竿驅(qū)虎如驅(qū)牛。
癡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這是一首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詩。東正堂介紹說,佐藤一齋將這篇《啾啾吟》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又說這首詩雖然很不錯,但如果只會吟誦,卻不知王陽明當時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的話,就無法掌握其中的深意。因此,東正堂在引用了《年譜》中相應部分的內(nèi)容后說道:吟此篇時,先生正立于讒徒圍攻之中,雖一如平日泰然自若,絲毫未露危懼之情,然正所謂‘圣賢憂世之志,樂天之誠,有并行而不悖者’,今研究先生之詩,當由兩面觀察,始知先生心法如何。然世間諸生,多僅喜此詩之豪懷,常誦讀,未與其他諸詩同考,以致不知先生之疏心。(《王文成公全書論考》卷九《詩三》)此論所言甚為有理。
說來,這篇《啾啾吟》雖然闡述了到達樂天灑脫境地的儒者之情,但同時也展現(xiàn)了王陽明的心學已經(jīng)到達了純熟的境地。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