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完整享用食物,才不負天公造物用心良苦
-
“物盡其用”在很多人看來是中國人勤儉的表現,其實也是一種獨到的生活智慧。
在中國古人看來,天地造物,總是脫離不了五行運化、陰陽平衡的原則,大到宇宙萬物,小到一顆種子,都體現了大自然造物時制約和平衡的法則。因此,深諳此道的中國古人,最善于全面地觀察與采納食物,講究整食,從而完整吸收食物的全部營養(yǎng),不為其枝末的偏性所傷。
例如西瓜,外皮是綠色的,屬木,入肝;內皮為白色,屬金,入肺;瓜瓤為紅色,屬火,入心;籽黑,屬水,入腎;而圓圓的形狀,再加上性味甘甜則屬土。小小一顆西瓜,就這樣完美地詮釋了五行之數。
翻開古人的醫(yī)書以及食譜,我們又會發(fā)現,西瓜汁又被稱為“天然白虎湯”,去心火,解渴生津,正是夏季天賜的甘露飲,外感暑熱而發(fā)燒、多汗時,飲用幾杯西瓜湯汁,可使人神清氣爽,浮躁頓失,情緒平靜;西瓜皮的綠白色相間部分稱“西瓜翠衣”,可治療水腫、燙傷、胃炎等癥;西瓜籽仁有降血壓、清肺潤腸等作用。每一行之間的相生相克,最大程度去除了食物自身的偏性,讓食物能夠平和溫潤我們。
再例如作為中國人主食來源之一的麥粒。一顆小小的麥粒,麥殼部分金黃、堅硬,為保護麥心不受破壞而主“收斂”,略偏寒性;麥心部分雪白、略堅固,主“生發(fā)”,性質偏溫,在陽光、水分等外部條件適宜時,破殼而出。一粒麥種沒有麥殼的保護,麥籽就沒有機會長到成熟;沒有麥籽的生發(fā)力量,麥殼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二者如此相輔相成蘊藏著無限生機。
在今天的中國農村,人們磨麥子,還會講究“頭遍面”“二遍面”“三遍面”,區(qū)分麥麩麥心的配比,歲數大了的人更講究要吃麥麩存比多的面粉,以助于消化。而城里人吃慣的卻是精米白面,也就是只吃麥心磨出來的精粉,這樣吸收了麥心的“生發(fā)之氣”,而丟掉了麥麩“收斂之氣”,平衡被打亂,糖尿病、高血壓等富貴病就會伴隨著這樣的飲食習慣隨之而來了。這就像是普通人家的日子,和睦源于福難同當,咽得下麥麩,也吃得進精米白面。所以,最佳的主食不一定是天天的精米白面,粗糧細糧混合搭配的食用法則對我們的身體會更加有益。如此則圓滿和諧,和諧往往源于平衡,健康亦應如此。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