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搭配烹飪的訣竅:讓性味達到平和
-
吃飯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正因為平常,人們很少去深究,為什么一輩輩中國人走到今天,會留下一些亙古不變的飲食習俗:為什么我們以米面為主食?夏天為什么喝綠豆湯?南方人為什么以米飯青菜為主?小麥為什么磨成粉之后要蒸成饅頭做主食?西紅柿為什么就要配著雞蛋炒?生病之人為什么喝粥?為什么有些食物我們常常炸著吃?為什么有些食物涼拌起來味道才好?⋯⋯
這些流傳至今的飲食習慣中蘊藏的道理,在《易經(jīng)》里面有一句箴言道破真諦,“百姓日用而不知”。
清代名醫(yī)葉天士先生有一句傳世名言,“胃以喜為補”。他曾治一已病入膏肓的病人,先生閱前醫(yī)治法,遍選補藥,絲毫不見奏功,反飲食不思,病勢日趨沉重。他診得脈后對病家道:“求醫(yī)無益,食物自適,胃以喜為補,若不明胃喜知味,實難擬法,暫不投藥。”囑日以湘蓮、芡實、香糯、南棗、百合、燕窩、鴿蛋煮粥服之,病人竟日好一日,奇跡般地恢復了健康。
一道食物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味,往往是因為它對食用的人來說,沒有偏性,足夠平和,而我們的味蕾以沒有偏性的食物以美味。這里所說的沒有偏性,既是指前文說到的“整食”,更是指如何通過烹飪方法去除偏性,讓食物的味道更平和。
中國是最早用到“水火既濟”烹飪方式的國家,也就是通過煎炸烹炒蒸等方式,去掉食物的寒涼之性;中國人也是最講究食物搭配的民族,流傳至今的很多經(jīng)典飲食搭配,其實宗旨也無外乎追求食物性味的和合,以成就舒適的口感。
例如小麥面粉的性味是味甘微寒,品嘗生面粉時,口感會有些酸澀。而做成面食之后,反而香甜,這就是因為加熱過程中消除了那一點涼的偏性,而炸油條就更加極致,用油炸的方式矯枉過正,口感香酥,味美可口,但不宜多吃。
再例如大米。我們都知道水稻生于水中,大米天性濕氣比較重,吃得過多,容易出現(xiàn)腳氣等疾病,因而聰明的古代人創(chuàng)造了酥脆的“鍋巴”,化積食,以這種方式去除濕氣,口感香酥。同一種食物用不同的烹飪方式化解偏性,這不能不說是智慧了。
再例如鴨子。鴨子水中游,寒性很強。我們仔細想想會發(fā)現(xiàn),北京百年老店全聚德是以烤鴨著稱,而南京老字號桂花坊招牌是鹽水鴨。前者香酥可口,入口回甘,尤其是宮廷吃法鴨皮蘸白糖,入口即化;后者嫩香四溢,回味無窮,吃了一次還想第二次?瓷先ツ媳庇玫氖峭耆煌淖龇,都很好吃,為什么呢?儼然是都去除了鴨肉的寒涼之性。只不過全聚德用的是烤,以火力化解寒性;而桂花坊用的是鹽,一點小小的鹽,就以熱力驅(qū)逐了偏性。二者殊途同歸,流芳百世。
中國文化強調(diào)“中庸”,中華飲食也一脈相承,青睞中庸的平和之物,對待不同的食材,中國人善用烹飪手法的料理,改變食材的性味,求得中和。所以,不要輕易去改變拋棄烹飪技法,因為這些傳承下來的技法和搭配背后,是我們基因里已經(jīng)寫好的養(yǎng)生密碼。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